APP下载

利用互联网做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

2019-03-20雷华杨旸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传播力研究 2019年19期
关键词:防震减灾灾区

雷华 杨旸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是防震减灾工作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全民防震减灾意识的重要途径[1]。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新的历史发展契机。“地震+互联网”已经成为地震监测速报、预测预警、灾害预防、应急救援等防震减灾各个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活力,甚至成为各领域开展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目前,我国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正在广泛使用和推广,利用网站的形式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是互联网科普宣传的重要形式,我国在该方面的工作已经初见成效,但是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何更好的利用网站平台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是我们必须要讨论的问题。

一、网站在地震中的表现

在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中,各大网站成为了本次灾难的第一时间的新闻报道者。通过许多的官方网站与商业网站,民众能了解到详细的灾区情况。在抗震救灾当中,网站成为了发布实时最新消息的平台。在地震发生后的18 分钟,新华网发布了关于汶川地震的第一条快讯,25 分钟后,“四川汶川发生7.8 级地震”经新华网领先发出后,1 分钟内点击率破万,而电视台则是在地震发生后32分钟才首次报道,比互联网媒体慢了将近14 分钟[2]。

在汶川地震发生之后,各大网站不仅24 小时不间断对灾区情况进行图文直播,还设置了信息上传平台,收集身边感人事迹,让公众们了解灾区的人性光辉,并通过各类搜索引擎寻找失联人员,开通心理咨询平台,邀请心理学专家远程帮助灾区居民疏导心理障碍,平复灾区人民内心的恐惧情绪。

通过各类网站,能迅速构建起一道地震灾害防卫线,公众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灾区情况,并及时捐献救灾物品,同时还能有效的将人与人之间紧密相连,为共同抗灾贡献力量。

通过网站进行科普有别于传统科普的一项重要特征就是网站能充分发挥媒体优势,通过视频、图片、声音、三维影像等形式将内容生动的呈现给观众。且有着更好的互动性,网民之间能通过在线通讯、发帖、留言等形式进行实时的沟通与交流。

二、防震减灾网站科普现状

通过对中国地震局官网及其相关链接下的31 个省级地震局、15 个直属单位的官方网站的地震科普专栏进行了调查对比,并由此总结出互联网上的防震减灾科普现状[3]。通过调查发现,目前的网站内科普内容基本以一般性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且多偏重于文字性叙述,各个网站之间的科普内容存在着极大的雷同性,缺少关于地震及其相关行业的最前沿科技与内容报道,缺乏地区或者业务特色的科普产品,网络传播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三、通过网站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意见和建议

科技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也带动着人民对保护自身财产生命安全需求的增加。而地震灾害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加强地震灾害风险管理,提升群众防震减灾意识迫在眉睫,通过网站进行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和科普意义重大。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提升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网站宣传和普及[4]。

网站宣传内容设置必须科学合理。互联网知识科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吸引网民的注意力,那就需要突出科普内容的特色,摆脱传统宣传科普方式与内容的束缚,大力发展原创且内容丰富优秀的科普作品。积极开展与地震、科技、传媒等合作,并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及技术人员开发原创科普作品。可以适当通过评选、征集等方式,吸引社会公众力量,并对优秀原创内容给予一定程度的奖励,鼓励创作。其次,科普宣传需要注重的就是宣传内容的科学性,它有别于传统文学作品,它所表述的必须是科学、有效的,不能进行虚伪杜撰。

网站宣传应注意公众的科学思想与精神培养。防震减灾知识科普的内容设计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并且把宣传科学思想、方法与精神摆在最前端的位置。因为科学知识是不断发展变换的,可以适当让网民参与具体的科普实践中,比如通过3D 显示、模拟仿真等技术让公众了解地震监测、探测等相关仪器设备的操作,去深入的了解防震减灾的各项业务,不仅能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还能让公众在参与的过程当中去加深理解,去提高感知,提升科普效果。

更加完善的网站服务功能。互联网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及时性。科普网站虽然无法向新闻媒体、自媒体等一样做到实时的更新,但是如果一直保持一副“老面孔”,也无法吸引网友的阅读兴趣。相关科普网站需要依据内容进行及时调整,例如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地震方面最前沿的信息、科技、设备等,做到随时更新,并提供最全面的信息。网站还应根据网友阅读习惯对整体框架设计、布局搭配进行编排,保证其浏览的科学性。让网民能够更好,更全面的获取地震科学知识,同时也更能保证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实际功效。

猜你喜欢

防震减灾灾区
防震演练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单导线防震锤复位装置方案设计
家庭防震
首尔七成房子不防震
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
农业减灾自救 刻不容缓
减灾就是效益
灾区援建项目代建制及其实践探讨
中华儿慈会为玉树地震灾区提供100 万元紧急捐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