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思维导图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9-03-20高莉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外语系
高莉 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外语系
一、核心素养的提出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自从上个世纪末以来,国内外一直在研究核心素养,早在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就提出21世纪公民必备的四大核心素养: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启动的研究项目认为,现代社会中的儿童和成人要能够应对当今世界的复杂挑战,必须具备“互动地使用工具”“自主行动”和“在社会异质团体中互动”三组能力。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提出“学会改变”的教育主张,并将其作为终身学习和发展的第五大核心素养(成尚荣,2015)。
我国在研究核心素养初期主要是介绍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2013年我国正式揭开了研究核心素养的帷幕,并于2016年9月正式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林崇德,2016)。核心素养体系的提出为我国“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做出了具体的回应,让教师认识到不能只对学生教授知识,还应经常这样思考:当学生把所学知识遗忘时,还能留下什么,把眼光更多的放在思考学生将来的发展和满足社会的需要,更要根据实际情况培养学生。
二、思维导图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思维导图别名心智导图,由英国学者托尼·巴赞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是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的结构类似于脑神经元的分布,使用大脑所有的皮层技能(张虹,2017)。它通过刺激,使大脑处于警觉兴奋状态,并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把各级分支关系用图表的方式表现出来,利用各式图像、符号和颜色等建立起大脑记忆链接渠道,使复杂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由于种种原因,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普遍比较薄弱,过于深奥的学习方法学生也难以接受,但是思维导图简单易学,能够将英语的语法、视听说等抽象、繁琐、缺乏关联性的语言信息和知识点转化成内容丰富又具体,结构明了清晰,符合认知规律的图表,能有效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和创造力。除此之外,思维导图中各式的线条、丰富的色彩、各类符号、图像及其他元素,还能调动高职学生构思、设计和制作导图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大脑联想、想象能力,促进新旧知识的融汇整合,探究新旧知识的联系贯通。
总之,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像式思维的工具以及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辅助工具,也比较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基础,对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思维导图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笔者将结合本校应用英语专业大一学生语法课程使用教材《致用英语语法》及商务英语专业大一学生视听说使用的教材《新编实用英语视听说初级教程(上)》中的教学过程,具体阐述思维导图在其中的使用。
(一)思维导图在应用英语语法课程中的使用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英语专业的大一新生,由于本校这一专业在招生时对专业成绩并没有限制,所以学生之间英语水平相差很大,有些同学对语法了解很少。以《致用英语语法》第八章为例,内容是“sentence”,其中介绍了三种句子类型。如果教师在课程开始的导入环节,直接向学生提出如“What are the sentence patterns in English?”这样的问题,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可能就无从下手,导入也缺乏趣味性,起不到引起学生注意力和学习兴趣的作用。但是通过思维导图,教师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运用现有知识来获得新知识。在导入部分先让学生翻译三个句子(分别是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接着,教师在黑板中间画出一棵大树,在树干上写上“sentence”这一贯穿整章内容的中心词,再以它为中心向外扩展画出三根大分枝,让学生结合导入部分的三个句子,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想出三种句型,并将这三个次级标题分别写到对应的大树枝上。在学生自己构建思维导图的时候,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使用不同的形状、颜色、线条、字体来区分分类,加深理解和记忆。有了之前的指导和帮助作为基础,学生再往下构建思维导图就信手拈来了。
思维导图的使用绝不仅仅是应用在语法课堂的导入和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在复习阶段使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大家头脑中已经对思维导图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学习的具体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有一些模糊。这时翻看一下之前自己做过的思维导图,那些各异的形状,不同的色彩,各式的线条都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回忆起具体的内容。饼状图可能是在学习词的分类的时候用过的,树形图用在了学习句子结构;红色部分是当时的重点难点,橙色部分是老会忘记的那一部分;诸如此 类。通过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结构,采取理解性记忆和结构化思考结合的方式,开启了大脑的无限潜能。
(二)思维导图在英语视听说课程中的使用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大一学生,课程设计时,同样要注意从学生的已知探索未知。以第五单元I don’t like horror movies为例,之前学生在视听部分了解到电影有不同的类型,为后面描述自己喜爱的电影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导入时提出问题“What’s your favorite movie and why?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movie?”最开始学生在介绍自己喜欢的电影时,对电影的分类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时态方面也可能会有些混乱。这时,笔者先在黑板中间写好movie,然后画出三个分支。其中一个分支指向电影类型,下面再延展出更多关于电影类型的小分支;一个分支指向电影介绍,包括电影的主要演职人员、导演等等,还要提示学生使用一般现在时;一个分支指向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有了这个思维导图作指导,学生在描述的时候更有针对性,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的同学也能说上五六句话,更有一些英语基础较好的同学能组织成一个四五分钟的关于这个主题的演讲。大家都反映有话可说,头脑中像是有一张网,最中间的是电影的名字,然后向外不断延展,自己做的思维导图印象深刻,不同的颜色和形状也加深了记忆印象,不像之前站起来就会很紧张忘记自己要说什么。
不仅是在说的这个部分,许多同学反映老师在课堂上教的记忆单词也可以使用思维导图这个思维方式更令自己获益良多。在第五单元中,movie这个单词是贯穿整个单元的中心词,分支出的电影类型方面的单词就是16个,还有一个分支可以表示对电影的看法感想。如果再把这个单元单词记忆的思维导图汇入到前面四个单元当中,那么单词就不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词汇量也会像滚雪球般,厚积方能薄发,而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单词网络,再也不用刻意拿着一本四六级单词本为了考试而去背单词,也不会临时抱佛脚。
四、结语
笔者通过在英语语法课和视听说课程中适当使用思维导图,不仅有利于丰富高职英语课堂的教学形式,使课堂更加有趣,而且能够促进学生的英语应用技能、英语综合素质的提升,最重要的是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发散和归纳思考的能力,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有效地提升了学生整体素质,从而实现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