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新探索
——以新京报“我们视频”为例
2019-03-20董子涵哈尔滨师范大学
董子涵 哈尔滨师范大学
作为上世纪电子技术发展下的产物,电视新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作为其主体的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在新时代下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现状
如今,在互联网由PC 端走向移动端的过程中,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新媒体逐渐在新闻报道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然而,作为非官方媒介的“新媒体”为何凭借着短短几年的发展历程便对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产生了威胁?本文将结合新京报“我们视频“中的典型报道,对在新媒体环境中的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进行浅层探析。
(一)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以事实为主
当某一广泛关注事件的事实无法公之于众时,主流媒体的公信力便会迅速下降。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之中,主持人以及新闻记者应该坚守的是客观地根据事实加以理性分析的能力。记者的“记”字可以分开为“言”和“己”,代表着以自己为承担事实与传播的媒介,通过语言将其传递给电视受众。这其实也起到了电视受众与事实之间的桥梁的作用,然而这座桥梁必须要是直的,以满足受众对于客观事实的需求。
(二)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以宣传为辅
早在报业时代,有报业大王之称的普利策奖创始人约瑟夫普利策就为过去的追求轰动效应和充满政治偏见的新闻报道开拓了全新的渠道,建立了新型的新闻报道模式,他将抑恶扬善与为公共事业服务结合起来,强调了新闻报道的公正性。
而说回到我国,作为党的喉舌,新闻媒体所要履行的更多的是宣传党政思想的职责,而这一“宣传”概念,在十几年前便有所改变。叶皓先生在其所写的《从宣传到传播:新时代的宣传工作中的创新趋势》一文中提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这篇发表于2009年的文章中,提到了当时在政府官方网站上,对于“宣传”一词的译法已经由原来的 propaganda,更换成了如今的 publicity,虽然二者直译皆为宣传,但是后者更强调了“公之于众”,或与“公众利益”相关等含义。从那时开始,尊重新闻规律、满足群众的知情权便成为了对电视新闻工作者的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发展挑战
电视媒体作为主流媒体,其公信力与市场占有率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然而,在新技术逐渐发展的21世纪,以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为代表的电视新闻媒体面临着以新媒体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挑战。
(一)电视媒体在新媒体时代下面临时效的挑战
1.新媒体较之电视媒体的创新
新媒体被称为一种基于新技术而产生的全新媒体形态。我们在网络上查找到的关于传媒领域的,涉及到“新媒体”的文章有很多,自21世纪10年代初以来,相关学者就对此进行了研究。那么新媒体的“新”新在哪里?“新”的最重要的两方面一方面是新技术,一方面是新渠道,而在这两种“新”的影响下,我们也要对新思路进行研究。所谓的新思路就是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为以电视新闻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寻找新的发展思路。
第一,新技术是新媒体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甚至未来受众将不满足于仅有声音和画面的二维空间,虚拟现实技术或许可以引导观众进入一个全新的层面。因此,以新媒体为例,几乎所有新形式的出现都需要依靠新技术的发展。第二,当谈到新渠道,除报纸、杂志到广播和电视此类传统媒体渠道以外,移动互联网所占据的份额也在逐渐扩大。如果没有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那么新媒体便没有新的渠道可以进入人们的视野。
2.新媒体较之电视媒体的优势
在如今的“万物皆媒”的环境中,为应对新媒体的挑战,传统媒体不断做出适应时代的改变,如新京报与腾讯新闻共同推出的符合时代潮流的短视频新闻板块“我们视频”。与此同时,在我国用户量上亿的短视频或直播软件中,也经常会出现一些由非专业人员拍摄记录的新闻视频。而短视频软件的用户量上亿,说明了至少有千万以上的人可以随时随地做一名“记者”,至少有上亿人可以接收到来自新媒体的最新消息,如果恰好是一条有价值的消息,那么裂变式传播将就此展开。然而,其与以“我们视频”为代表的权威媒体的报道的真实性与权威性常常相距甚远。
(二)电视媒体在新媒体时代下面临受众的挑战
1.新媒体时代下受众对于信息的需求
与此同时,受众对于信息的强烈需求,为电视新闻报道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价值。同样地,正是因为新闻媒体人需要满足受众的这种需求,便有了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需要。自从上世纪60年代“信息社会”一词被提出后,在信息社会中,信息与知识作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被广泛地传递于人们的生活之中。那么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体系下,多元化的知识体系的架构同样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则是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所无法全然满足的。这需要媒体报道和传播发挥作用,我们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分开来讲。
于传统媒体而言,其所制作的内容虽然从时效性上来看不如新媒体的快,但是无论内容选题还是话题深度都会有所保证。但是不理想的一点是,这些优质内容大多需要在电视上播出,于轻便程度以及自由选择程度而言,移动端的优势远多于电视。
于新媒体而言,它可以满足受众对于多元化、多领域的信息的需求,如通勤时间打开新闻客户端、休息时间打开微博客户端、娱乐时间打开短视频客户端等。值得一提的是,一些知名媒体人正是因为看到了以“我们视频”为代表的新闻短视频领域的巨大发展前景而从电视台走向新媒体,如曾经的央视评论员彭远文和王志安。
2.新媒体时代下受众亦可成为记录者
在人人皆可记录的环境下,新媒体在向受众传递大量碎片化信息之后,受众有可能在嘈杂的喧哗下,被卷入到信息的漩涡中,从而扰乱了其对事实真相的分辨能力。如今在一些可以充当记录者身份的网络主播渐渐有了上万的粉丝之后,他们的身份已逐渐由普通网民上升至接近意见领袖(kol)的程度,其传播速度更快、传播影响力更加广泛。而“我们视频”便可以被称为新闻界的“kol”之一,这种权威媒体赋能的意见领袖往往更能保证信息传播的客观性与真实性。
三、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发展要求
在电视媒体与新媒体共存的今天,挑战与机遇也同样并存。新媒体虽然能以其“新”与“快”迅速在人们心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其客观性、真实性、深刻性仍无法在短时间内赶超电视媒体。那么在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如何迎来其更好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程序的精简与内容的优化
严三九先生在谈及媒体融合时提到:在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应用发展的方法来解决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媒体体制方面的问题。媒体体制问题一直以来成为传统媒体发展的桎梏,当电视新闻经历了被采集,到被编辑,到被播放三个步骤的过程中,还要经历选题、策划、被各层级审核等多重步骤,对于时效性有着一定的影响。而以“我们视频”为例,其作为一个仅有几百人的团队,却贡献了新京报采编总量的三分之一,不可不称之为一种成功的、程序上的简化。
在严三九先生的文章《守正创新: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的实践路径》中,他提到:当前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在巨变面前,欲守住“使命任务”之正,更应该强烈地寻求“内容手段”之新。“守正”是电视媒体人所务必把持的底线,而寻求内容手段之新这一方面,则存在着巨大的改善空间。如借鉴新媒体运用大数据对用户喜好进行精准掌握,以实现用户对于更优质、更多元的内容的需求等等。
(二)台网联动以第一时间获取新闻资源
在新京报“我们视频”当中有一热点新闻栏目“紧急呼叫”,其在2019年3月10日埃塞俄比亚航空飞机失事后派出一名记者赶往当地进行紧急报道。负责此报道的记者申晓磊在事发后的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并独自拍摄采访了现场。态度之客观、用词之准确、对罹难者家属之尊重无一不展现出一名职业新闻媒体人的专业素养。
这种记者“自拍自报道”的画面在电视上我们是不常见到的,这种方式不仅对于生产力来说是一种解放,并且以往的第三人称的叙事方式很显然没有这种以记者拿着自拍杆以第一人称自述的方式更能够令人信服。而且在这一过程中,现场报道记者往往会使用许多的长镜头。在陆邵阳先生所著的《视听语言》一书中对于长镜头的概念是这样解释的:生活空间的完整形态是长镜头所能呈现出的,更接近事物原态,并且是在一定时间段内对特定空间的完整呈现,同时它也是一种忠实的描述。这无非是对新闻事件的更加客观的呈现方式。同时,这对于记者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新闻人的主动性增强,给了他更广泛的采编空间,使其对新闻信息拥有了更多的掌控权。
四、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发展前景
(一)吸收新媒体在速度与广度方面的优势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论述: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在变革与挑战之中得以发展的,而以往的变革所取得的成功同样为如今的电视新闻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面对新媒体的挑战,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可能迎来另一场新的革命。
新媒体是时代发展下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它正以蓬勃的速度前进着,并且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不可小觑的影响。那么较之于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而言,新媒体优于它的方面在于以下几点:新闻时效性、内容创新性和传播广泛性。
在此情况下,电视媒体首先要对现场报道的一系列环节进行调整和优化,节省因程序上的复杂而消耗的时间;其次,电视媒体要充分发挥其所掌握的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直播的资源与优势,并且给予记者更多的对于现场的掌控权,使其报道内容更能够满足人们对于有效信息的渴求;同时,如果传统媒体可以增加在线直播和实时观众互动环节,那么电视新闻将加固其作为人们获取新闻的第一载体这一现状。
(二)补充新媒体在深度方面的不足
而新媒体确有其不足的方面,比如内容泛化、追求话题度高过追求质量等等。由此便可体现电视媒体的存在之必要,即它有着很强的权威性以及高质量内容的制作能力,这一点是无法被大多数的新媒体所赶超的。那么在新形势下,电视新闻媒体人除了要采取“快、新、广”的改变之外,还必须探索高质量的内容的深度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以呈现更好、更深入的现场报道。
胡占凡先生在文章《新形势下主流媒体如何有效引导舆论》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主流媒体应该更深层次地研究民众的心态,使媒体宣传能够更准确、更具体地引导社会心理,从而规范社会行为。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更有深度的主流媒体的作品的产生是需要更深入的调研做基础的。所以,新时代下以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各个环节不仅要同过去繁从简的方式在“制”上有所简化和改善,更要在“质”上通过更深入地联系群众的方式加以提升。
五、结论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发展至今有其存在之必要性,又因其在新时代下面临着新兴媒体的挑战,媒体融合、兼收并蓄成为了对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全新挑战。在此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新兴媒体信息来源之快、传播渠道之新、受众分布之广皆可为电视新闻所借鉴,当二者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深度融合、兼收并蓄,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在未来或许会得到新思路、新成果、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