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传媒产业的智能化趋势
2019-03-20王莉萍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王莉萍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传媒产业主要是以信息服务为主体,吸引受众关注以达到流量变现效果的“注意力经济”产业,如何引导技术在传媒产业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是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
一、人工智能概述
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它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走向成熟,并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未来的人工智能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1]
二、人工智能在新闻业应用的现状
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作为一项全新的技术开始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而其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目前,人工智能在新闻领域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数据新闻
大数据在新闻中的应用是传媒产业的一大变革,增强了新闻的可视化效果。2014年央视晚间新闻推出的“据说春运”特别节目,利用百度地图上的数据整合,绘制春节期间我国人口的迁徙路线图,我国近几十年以来春运人口实现了跨越式的突破,已达到了36 亿人次,该报道利用流动的亮线显示人口流动方向和数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春运历年来都是春节期间新闻报道的热点话题,但传统的报道通常是采用记者蹲点的方式,获取配图或者视频,呈现效果在动态性等方面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据说春运”则是通过大数据的收集、解析,将春运大军的36亿人次最终以可视化效果呈现,可以给观众带来最直观的感受。[2]该报道不仅在技术层面上实现了突破,面对数量巨大、流动性极强的春运人口,采用了科学的数据抓取与整合方式,还在报道中融入了归乡团聚的情感表达,体现了难能可贵的人情味。
(二)机器人新闻
机器人新闻依赖于对大数据的整合、通过算法分析,使用固定程式,在生产新闻报道中实现时效性的最大化。在两会报道中,新华社"媒体大脑"通过文本分析,综合计算分析舆情,在5 亿网页中梳理两会材料,用时仅15 秒生产发布了全球首条关于两会内容的机器生产内容(MGC)视频新闻——《2018 两会MGC 舆情热点》。[3]整个生产过程覆盖了配图、数据分析、内容生成的方面。
(三)精准推送
互联网时代信息过载,受众对于大量的碎片化信息难以选择,精准推送在有效节约用户筛选信息时间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使用体验,从而有效增加了用户与软件的粘性连接。
“今日头条”则是实现精准推送的一个典型案例,与淘宝、京东等网购网站相似,它们会根据用户近期的浏览记录推送相关的内容,将每个软件打造成带有用户个人兴趣标签的专属产品。“今日头条”在人均单日启动次数使用时长方面远远超过其他同类新闻APP,它给每个用户都建立了私人数据库,绘制个性化信息图谱。不同于其他同类软件的"内容为王"的生产理念,“今日头条”大多是通过其他平台或渠道搬运信息,进行聚合之后再根据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向用户实现信息的分发,建立属于自己的信息王国。
三、传媒产业智能化存在的问题
(一)受众易陷入“信息茧房”,内容出现低俗化、偏激化趋势
因公众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往往是跟着兴趣走,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形成信息茧房。[4]
人工智能的精准推送,使受众长期接触同类信息,不利于其知识面的拓展和对社会整体情况的把握,长期接受相似的不良信息和观点的腐蚀,会造成人格方面出现缺陷。抖音、今日头条等APP,充斥着大量劣质、低俗的内容,这些精神鸦片正在荼毒网民的精神世界,一些暴力、危险行为会引起效仿,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不稳定因素,这也是算是没有底线的一面。
(二)机器人写作适用范围较小,内容易出现同质化现象,缺乏深度
机器人新闻适用范围有限,例如语言要求不高,可替代性强的财经、体育等新闻,机器人写作难以实现全面的分析,无法完成深度报道,同时模版的使用会造成新闻同质化,乏味化,受众出现审美疲劳,从而减少对同类新闻的关注。同时在一些灾难性报道之中,由于机器人缺乏情感,对报道内容不会进行合理的取舍,可能会对受灾者家属造成二次伤害,在人文关怀方面有所欠缺。
(三)用户隐私没有保障,把关人缺失
人工智能对数据的过度使用有可能会造成新闻伦理失范。在新闻的精准推送方面,各类软件通过用户登录、勾选隐私协议等对数据进行收集,以用户的部分隐私权让渡为条件,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的现状之下,用户的隐私无法得到有效保障。2013年以来,美国传媒行业开始利用传感器采集数据并将之用于新闻报道。安装在公共场所的各类传感器可以24 小时不间断地采集人们的信息,此外,运动手环、智能手机、电子阅读器等配置的一些软件也可以随时随地采集使用者的个性化数据。[5]
以往记者和编辑是新闻内容的把关人,但机器人不具有人类大脑的思想,它无法从整体的高度上去分辨哪些内容适合报道,正如“内涵段子”、“火山小视频”等对用户不加筛选与过滤地进行推送。
四、传媒智能化发展过程中的对策研究
(一)发挥人类的主体作用
技术始终为人类服务,它没有根本的优劣属性,关键是看人类如何使用,因此要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首先需要完善相关法制法规,从源头上避免新闻内容的低俗化和极端化倾向,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其次可开展相关专题活动,从思想层面强化受众的新闻素养;最后,为了有效摆脱"信息茧房"的困境,应优化个性化推送机制,提高社会热点新闻和事件的占比,不要一味迎合用户。
(二)实现“人机结合”,提高工作效率
总体上来看,机器人在前期工作中可承担数据收集、整合的部分,新闻工作者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将机器人作为辅助工具,完成高效率、高水平的新闻写作;具体来说,相关传媒行业应广泛吸纳复合型人才,计算机专业优势可应用在对网络内容的把关、设计出更合理的程序模板、探索如何能指挥机器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方面,同时强化深度报道等方面记者的专业性。
(三)明确责任范围,技术层面加强过滤
在用户信息安全保护方面,首先要处理权责划分问题,各类软件在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过度收集用户信息的问题,合理的“度”在哪里。无论是人工智能产品还是人工智能写作,都要将用户的隐私问题放在首位,一方面相关法律法规需要明晰手机用户数据的安全范围是多少,并对违法行为做出相应的处罚规定;一方面加强思想道德方面的引导,相关人工智能运行部门需要明确其工作过程中应遵守的原则;同时受众遇到涉及隐私数据泄露的情况要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反映,做合格的监督者。
另外,应明确人工智能的应用范围,对其使用达到规范化、标准化,以求从根源上杜绝数据造假,机器人新闻应明确标注数据来源、内容的生成方式,在技术尚未成熟之前,由新闻从业者充当“把关人”的角色,进行数据管理和程序的验证[6],保证源数据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五、结语
传媒产业的智能化时代已经来临,在推动传媒生态不断革新的同时,如何利用好技术这把双刃剑,使大数据新闻、机器人新闻写作逐渐走向成熟,是一项重要课题,同时,政府立法部门、相关传媒行业和新闻从业者要共同致力于推动传媒产业健康而有序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