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广西山地风电建设项目造价控制研究
2019-03-20姚永鸿缪春琼
●姚永鸿 缪春琼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绿色、低碳、环保是社会发展的目标,风力发电资源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近几年得到了全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广西风电能源虽然起步晚,但这几年也得到了迅猛发展,随着风电的发展,下一步参与市场化竞争必然到来,对风电电价影响较大,风电电价存在进一步下降的风险,投资收益将进一步压缩,这就要求在风电建设过程中加强投资控制,降低工程造价,对其进行分析和持续改进,以期达到投资效益最大化。
广西位于中国西部地区,其经济发展相对于东部地区来说,还有很大的差距。从风力发电资源来说,也不如新疆地区,所以风力发电在广西起步相对较晚。广西“十三五”末规划投产风电350万千瓦,至 2018年底已核准容量超过800万千瓦、投产208万千瓦,风电核准与投产容量严重不匹配问题日益突出;同时环保水保政策日趋收紧,风电电价面临进入市场化交易。但广西地形地貌复杂,陆地面积占23.67×104平方千米。其中,山地面积(海拔400米以上)占6.3%,平原面积占20.6%,水域面积占3.3%。广西丘陵交错,山系层层相套,总体为山地丘陵盆地地貌。部分山地拥有较为丰富的风能资源,这些地方具有较高的风电开发利用价值。
山地风力发电项目的投资效益主要取决于建设工程项目投资管理是否科学有效,这直接影响了整个工程的项目成本、质量、效率等。同时,风力发电建设项目投资管理对企业以后的可持续发展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项目投资管理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更加合理的管理对策,以期为提高风力发电建设工程投资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一、风力发电项目投资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一)前期设计深度不够
广西风电初期,大部分项目核准时采用1:50000地形图设计,初步设计时采用1:2000地形图设计,桂北地区高山地形复杂、部分地势山体较薄,且植被茂盛,道路弯度大,坡度大,由于勘测设计深度不够,导致设计招标图纸与现场局部地形严重不符,施工变更较多;道路修建难度加大,风机、塔筒等大件设备运输的难度大等问题,使工程造价不可控,增加投入大。设计方案缺少对具体防范方案和详细的内容介绍。项目建设工程的成本预算成为一种形式,计划和执行分离。导致后期不断追加建设资金,从而影响整个风力发电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投入,为整个投资带来许多不确定的风险,不利于建设工程项目的后续稳定发展。
(二)征地管理工作不到位,标准不一致
按照工程开工的相关规定,在开工前,征地的进度需满足施工的需求,单子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一些既定的目标,征地的进度远远满足不了工程施工的需要,在征地过程中,每一个县城都有自己的征地费用标准,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于部分诸如风机平台这些临时用地、道路有地虽然按照临时用地租用,但要按照永久用地标准进行补偿,造成投资增加。且随时存在征地纠纷,从而产生堵路、阻工现象。使施工工期延长,合同工期得不到保障,造成投资增加。
(三)风力发电建设项目预结算管理不到位
风力发电建设项目应当遵循“估算控制概算,概算控制预算,预算控制决算”的三控原则,但在建设项目过程中,三超现象成了普遍现象,即:“结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招投标管理不到位;很多施工单位为了中标,报出一个极低的价格,然后施工过程中想方设法延误工期,设法索赔。二是建设单位人员欠缺,对变更索赔审核不规范。
(四)建设单位对风力发电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不到位
目前,风力发电建设项目虽然在监督管理方面建立了一些规章制度,在编制招标文件的时候也做了一些规定,但在建设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是缺乏具体的刚性考核要求,面对施工单位的一些违规行为,没有严厉打击的决心和手段,从而造成建设单位对项目的监督管理不力。同时建设单位对工程签证重视不够,签证手续存在不规范的现象。
工程签证资料不全,签证填写不完整,甚至签证缺失等。当建设工程项目在进行结算时,往往会因为材料的不完整而产生分歧,表面上建设工程项目能通过现场实地测量的方式来进行重新认定,但一些隐蔽工程,零星工程等项目却无法进行再次认定,在缺少证据支持的情况下,后面的审计工作也带来困难。另外档案管理存在不规范,工程资料不全等。
二、风力发电项目投资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风力发电建设项目投资管理问题突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既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如招投标制度不完善,低价中标,施工单位人员素质不高等原因,也有建设单位对风力发电建设项目投资管理不到位,投资管理措施针对性不强,各部门之间履职不到位等原因。围绕风力发电建设项目投资管理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提升勘察设计深度,合理确定造价目标
项目建设中开展的设计和实施的过程,是结合技术和经济的重要部分,尽管风电工程概算中设计费占比不到1%,然而它会以80%的份额影响着工程。为了将风电工程的造价有效地降低下来,需要这一阶段中开展积极主动的控制和优化。
一是要优化布局结构,深入研究市场、政策等要素,扎实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将重点工作转移到微观选址、风机机型比选、进场道路路径选择及采用高精度的地形测量图开展建设方案勘察设计、场内道路建设方案、集电线路方案、升压站建设方案的论证和评审上来,严格按照开工程序,认真落实建设条件。二是要开展限额设计细化项目投资管理的不同阶段,完善管理措施。根据项目投资预算目标细化阶段投资管理目标,再结合每个阶段的特点来确定阶段投资管理目标,进而达到尽可能精确控制投资目标的目的,使工程项目投资管理效益达到最大化。
(二)加强征地管理工作,统一征地标准
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征地工作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和长远生计,当他们失去土地后,如果相关的补偿措施不到位,将直接威胁到他们的生存,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征地工作不但关系到工程建设进度,投资,同时也事关社会稳定。为保证风电建设工程投资效益最大化,就要建立规范科学的征地管理标准。在确保农民利益的前提下,依法依归保证农民的利益,减少因征地冲突造成的追加征地投资,延误工程建设等影响工程建设投资事件发生。首先要加强对征地补偿安置经费分配和使用的监管,确保专款专用。其次是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统一补偿标准,减少后期纠纷,保持社会稳定。
(三)加强风力发电建设项目预结算管理
在风力发电项目建设管理中,投资管理是整个项目的重点内容之一。工程预结算管理是风力发电工程项目投资管理的有效调控措施,加强对风力发电建设项目的预结算管理,保证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首先要完善风力发电建设项目的预结算管理制度,从制度上堵住传统预结算管理上存在的漏洞。管理人员要基于风电工程项目的特点,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行的预结算管理制度。其次是要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工程预结算管理经验。要积极关注国内外工程项目预结算管理方面的新理论和研究成果,对先进的管理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结合自身情况和特点,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工程预结算管理理论,并开拓性的应用于风电项目投资管理中。
(四)加强对风力发电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
风力发电工程项目的建设是整个工程项目的重中之重,也是消耗各种资源的主体。风力发电项目建设十分复杂,环保、质量、效益等各方面互相牵扯、互相影响。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都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给投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尽量避免意料之外的事情的发生,就需要在风力发电建设工程项目开工建设之前强化相关管理,并加强对施工环节的科学有效跟进管理。一是优化承发包模式,可以采用PC、EPC、交钥匙工程等多种发承包模式控制工程造价。二是编制招标文件的时候就应该详细列出风力发电建设项目所需工程材料清单,尽量提高招标文件的准确性,从而提高工程质量。三是在执行过程中要强化合同管理,突出合同的地位与作用,并将合同落到实处。
三、结语
风电项目建设投资管理的发展和进步,对促进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风电项目的建设只有具备足够的投资,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旦风电工程项目建设中出现投资不足或投资管理混乱的现象,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风力发电建设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与时俱进的提高风电建设工程管理水平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企业也要充分认识到投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工程项目建设要以加强投资管理为基础,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