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电力工业志(1991—2002)(四)
2019-06-28
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的战略给北海火电厂工程项目带来了重新启动的希望。广西已将其列为“十五”发展规划中建设的“五水三火”项目之一(五水指龙滩、恶滩、百色、平班、长洲水电站,三火指北海、钦州、合山火电厂),各项前期工作正在抓紧进行。北海火电厂一期工程2001年11月获国家环保局同意继续建设,2002年1月30日国投电力公司、广西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广西电力有限公司在南宁举行了设立国投北部湾发电有限公司合资合同及公司章程签字仪式。2002年7月北海火电厂一期工程补充可行性报告通过了专家的审查,2002年8月12~15日国家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在北海召开的“北海火电厂一期工程初步设计预审查会”圆满结束。北海火电厂工程淡水系统恢复工程如期开工,监理招标工作结束,标志着北海火电厂工程项目建设进入实施阶段。
五、合山火电厂(改扩建)
合山火电厂改扩建(安装总容量2×30万千瓦)工程是在拆除原合山电厂1、2、3号机组基础上的改扩建工程,工程配套湿式烟气脱硫装置。该工程总投资23.57亿元,由主厂房、脱硫部分,烟囱,卸、储、运煤部分,化水部分,供排水部分,横山贮灰场及500千伏升压站等部分组成,由广西桂冠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力公司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国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分别以60%、20%、20%投资建设。该工程建设单位为大唐桂冠合山发电有限公司,由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广西电力工程建设公司、山西电力工程建设公司分别承担1、2号机组建筑安装及烟囱建筑工程施工,中国电力建设工程咨询公司和广西正远电力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监理,广西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调试。
工程主体设备DG1004/18.5 1型锅炉由四川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供货,N330 17.75/540/540型汽轮机和T 225 460型发电机均由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供货,SFP10 400000/500型主变压器由常州东芝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供货,分散控制系统(DCS)由上海新华控制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供货。
合山火电厂改扩建工程于2002年12月8日正式开工,至2002年年底已完成约3亿元的投资,前期工程的建设已基本完成,与之配套的化水系统、110千伏升压站、检修楼和临时办公楼、招待所已建成投入使用。
合山发电厂改扩建工程1号机组施工过程中,广泛采用了各种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方法,以提高施工质量、缩短施工工期、节约项目施工成本为目的而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方法有:①主厂房框架、汽轮发电机基础等施工使用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使梁柱结构表面更加光滑,效果显著;②烟囱施工采用电动翻模技术,形成汇集多方面的功能、自动提升的结构,使烟囱表面平滑,并使烟囱施工能以每天近2米多的速度上升,为烟囱提前封顶奠定了基础;③汽轮发电机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采用温控技术,保证了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效果;④锅炉钢架、受热面安装采用散吊与地面组合相结合的施工方法;⑤锅炉水冷壁、包墙等大件采用柔性吊装;⑥汽轮机安装采用无垫铁施工工艺;⑦凝汽器冷却水管不锈钢管板采用半自动钨极氩弧焊焊接工艺;⑧全厂承压管道全部采用钨极氩弧焊打底焊接工艺;⑨锅炉一般钢结构及受热面密封焊接等采用半自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工艺;⑩针对工程施工场地窄小,大型施工机具不能展开的问题,经过周密讨论设计,在锅炉后竖井30米处布置1台10吨电动葫芦,大大加快了低压过热器和省煤器等项目的安装进度; 针对小径管、电缆敷设常见质量通病和设计深度不够的特点,电气、热工、热机专业在设计院和厂家原有设计的基础上,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小径管、电缆桥架和电缆敷设进行了二次设计,大大提高了小径管、电缆敷设的施工质量; 采用真空滤油机、精密滤油机、大流量冲洗装置等设备,确保油质和缩短油循环的时间。
合山电厂改扩建工程两台机组计划于2005年前投产。
六、田东火电厂(改扩建)
田东火电厂改扩建工程是在该厂二期工程(安装2台2.5万千瓦机组)4号机组1986年10月建成投产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及广西电力有限公司“把广西建成西电东送的电网支撑和电源补充基地”战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9月,广西电力有限公司批准田东火电厂改扩建工程由广西水利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工程由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广西电力工程建设公司承担机组建筑安装,广西正远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桂有监理有限公司分别担任安装、土建工程监理,广西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调试。
田东火电厂改扩建工程设计装机容量为2×13.5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为13.5亿千瓦时,工程总投资10.3亿元。
厂区主要由主厂房,烟囱,卸、储、运煤部分,化水部分和供排水部分等组成,占地面积11.3万平方米,贮灰场与老厂原有的贮灰场共用,面积19.2万平方米。
工程主体设备WGZ420/13.7 2型锅炉由武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供货,N13513.24/535/535型汽轮机由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供货,WX21Z073LLT 型发电机由山东济南发电设备厂供货,SFP10 160000/220W1 型主变压器由新疆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变压器厂供货,DCS由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供货。
2001年底,该工程已开始了三大主机设备招标、征地和煤炭供应洽谈等工作。2002年2月,广西区经贸委批准该项目立项;2002年8月,广西区环保局审查通过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同意建设该项目;2002年11月,广西电力有限公司组织审查通过了项目的初步设计。
2002年初,完成该扩建工程三大主机设备招标工作;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施工招标,到2002年底共完成26项与设计和主机生产有关的辅机设备的招标工作。至2002年底,田东火电厂改扩建工程累计完成投资9738万元,其中建筑工程投资3161万元,设备购置预付款3554万元,其他费用3023万元。工程计划于2005年投产运行。
七、盘县火电厂
针对广西缺煤少油的现状,变运煤为输电是一种双赢的选择。1988年4月,广西与贵州签订了《贵州和广西两省区联合建设盘县发电厂意向书》。同年6月,能源部、国家能源投资公司、贵州省和广西区政府负责人在贵州签署了《联合建设盘县发电厂的协议书》,协议确定联合建设3×20万千瓦盘县火电厂及相应的220千伏送出工程,投资分摊为广西50%、贵州30%、国家能源投资公司20%,产权、电量按投资比例分别占有;由投资方组成盘县电厂董事会,电厂的建设和生产管理重大事项由董事会决策并委托贵州电力局负责基建和生产管理,由董事会聘任厂长,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盘县火电厂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盘关区,是总装机容量5×20万千瓦的坑口电厂。主机设备锅炉为DG67 13.7/540/540 80型超高压自动循环、中间再热煤粉炉,汽轮机为N200 12.7/535/535 5 型超高压中间再热三缸二排汽轮机,发电机为QFSN200 2型三相交流二极同期汽轮发电机。
血压水平属于计量资料,借助T检验,治疗总依从概率属于计数资料,借助卡方检验,以SPSS20.00软件分析,两者对比差异较大的必要条件为P<0.05。
盘县火电厂建设工程分一、二两期进行。一期工程(3×20万千瓦)由贵州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为主施工,1991年7月1日正式动工,1、2、3号机分别于1993年12月、1994年10 月、1996 年10 月竣工投产,实际完成投资16.66 亿元,单位千瓦造价2732.67元。二期工程(2×20万千瓦)由贵州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施工,1999年10月18日开工,4、5号机组分别于2001年4月、8月并网发电,二期总投资153亿元,单位千瓦造价3831.87元。
盘县火电厂的建成投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广西缺电的局面,支援了广西的经济建设。1998年,广西比较干旱,境内各主要河流水电出力减少。当年,广西共购进“西电”30.69亿千瓦时,其中购天生桥水电站电量17.04亿千瓦时,购盘县火电厂电量13.65亿千瓦时,解决了广西因干旱造成缺电的问题,充分体现了联合办电的优势。
第二篇 电网与输变电建设
“七五”计划后期,广西电力工业局在原有电网的基础上先后兴建了柳州—桂林(回)、社步—玉林、西津—北海、来宾—柳州、来宾—黎塘、平果—南宁、黎塘—玉林等输变电工程,加速了电网与电源的配套建设,广西主电网形成了220千伏多个环形网架。
“八五”计划时期,红水河上两座百万千瓦级电站——天生桥水电站和岩滩水电站相继投产。为配合这两座电站电能的送出,中国南方电力联营公司、广西电力工业局分别在广西建设了平果、沙塘、来宾3座500千伏变电站和梧州500千伏开关站,建设了天生桥—平果—来宾—梧州—广东第一回500千伏输电线路(简称天广线,在广西境内740.49公里)和岩滩—平果、岩滩—沙塘、沙塘—来宾500千伏输电线路,在广西境内形成了岩滩—沙塘、沙塘—来宾、来宾—平果、平果—岩滩的500千伏四边形环网,并通过500千伏的天广线、天贵线和220千伏的鲁天线,实现了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省(区)电网的联网运行,形成了南方区域性的大电网。
“九五”至“十五”计划时期头两年,广西主电网建设势头不减,中国南方电力联营公司“西电东送”大通道的建设方兴未艾。此间,500千伏天广第二、第三回天广直流输电线路(包括与之配套的平果—南宁500千伏输电线路,在广西境内3042.41公里)和500千伏梧州开关站扩建、500千伏南宁变电站(各安装主变压器1台75万千伏安)竣工投产,广西电力工业局建成了500千伏来宾—玉林输电线路(150.34公里)、500千伏玉林梨山变电站(一期75万千伏安),扩建了柳州沙塘(扩建75万千伏安)、平果(投建2号主变50万千伏安)变电站。
在建设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同时,为了完善和扩大广西主电网规模,加速在桂西北、桂东输电网架薄弱地区的延伸覆盖,提高供电的安全可靠性,广西电力工业局(广西电力有限公司)加快配套建设了相当规模的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八五”、“九五”计划期间,一大批500、20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建成投产,有效改善了广西电网的结构和运行状况,提高了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和电网的自动化水平,为广西电力有限公司党组在21世纪之初提出的“把广西建设成为西电东送的电网支撑和电源补充基地”规划蓝图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广西电网建设大体经历了旧电网改造、地区电网建设、广西主电网建设、构筑南方互联电网四个阶段。
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红水河大型水电机组及大型火电机组的投产,广西电网开始由220千伏网架向当时最高电压等级500千伏环型网架发展,“八五”计划时期,先后建成500千伏平果—岩滩、岩滩—沙塘、沙塘—来宾和来宾—平果输电线路,构成四边形网架;“九五”计划时期末,500千伏来宾—玉林梨山变电站输变电工程建成投入运行。至2002年底,广西建成500千伏输电线路558公里,广西电网主网架得到进一步加强。
1991—2002年,广西主电网加快建设,形成了大化、合山、来宾、西津、柳州等主力电厂构成的主环网和由此向外延伸的多环网或辐射网络,扩大到了广西9个市和90多个县(市)。随着500千伏天生桥—贵阳、天生桥—广东输电线路和220千伏合山—来宾—梧州、天生桥—隆林、天生桥—云南鲁布格输电线路建成,形成了粤、桂、黔、滇四省(区)电网互联的南方区域性互联大电网。实现南方互联电网后,南方各省(区)电网之间相互支持、互通有无、互为备用,发挥出了更好的经济效益。
12年间,全广西新增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7823公里,变电容量1498.56万千伏安,其中110千伏输电线路4468公里,变电容量635.56万千伏安;220千伏输电线路2797公里,变电容量588万千伏安;500千伏输电线路558公里(不含为实现西电东送而建设的天生桥—广东过境广西的500千伏输电线路),变电容量275万千伏安。从此,广西电网进入了超高压、大电网、高度自动化时期。
1991—2002年广西公用变电站、主变压器统计见表2-1-1。
1991—2002年广西110千伏及以上等级输电线路长度统计见表2-1-2。
表2-1-1 1991—2002年广西公用变电站、主变压器统计
表2-1-2 1991—2002年广西110千伏及以上等级输电线路长度统计
第一节 110、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与电网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220千伏电网开始成为广西电网的主要网架,110千伏电网降为二级网架,但仍随着主电网的发展而不断扩大延伸。在“八五”“九五”时期和“十五”时期头两年,随着岩滩水电站,天生桥一级、二级水电站,来宾火电(B)厂,柳州火电厂扩建等大机组的投产,以及广西各地、市、县用电的快速增长,已形成的220千伏网架继续向各地延伸发展。虽然500千伏输变电设施建设在广西发展迅速,但在广西电力工业局(广西电力有限公司)的“八五”“九五”和“十五”时期的电力发展规划中,110、220千伏电网依然作为主网和二级的骨干网架在不断扩大与完善,重点是加强桂西北、桂东南等一些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老、少、边、穷和电网结构薄弱的“瓶颈”地区电网建设,为国务院和广西区党委、政府“村村通电”“强国富民”战略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1991—1995年,广西先后建成西津—北海平阳、北海平阳—钦州龙湾输变电工程、平果500千伏变电站—南宁沙田和林村输变电工程、来宾—黎塘变电站、黎塘—玉林、柳州火电厂接野岭—杨柳等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共建成220千伏输电线路16条,总长702公里;建成220千伏公用变电站6座,总容量162.45万千伏安(含扩建)。在此期间,百色地区也首次建成220千伏电压等级的输变电工程。
1996—2000年,先后建成了220千伏天生桥—隆林—百色沙坡、沙坡—平果马头输变电工程、平果500千伏变电站—马头、贵港太华—黎塘—玉林输电线路、长望—北流输变电工程、钦州龙湾—防城新兴输变电工程、北流变电站—容县输电线路、柳州杨柳—荔浦田岭输变电工程、恶滩—河池六圩等输电线路26条,全长1210公里;220千伏公用变电站14座,总容量242.7万千伏安(含扩建)。百色地区已形成由天生桥二级水电站—隆林—沙波—马头—平果500千伏变电站的220千伏网络并接入广西电网。
2001—2002年的两年间,广西境内新增110千伏输电线路1584公里,110千伏变电总容量237.44千伏安;建成博白—合浦、百龙滩—车河、梧州—贺州、来宾—琅东、田岭—葁村等220千伏骨干输电线路,新增220千伏输电线路885公里。新建220千伏玉林塘步、合浦、博白、桂林大丰、兴安、南宁琅东、容县、柳州静兰、岑溪、大新下雷、田东等公用变电站,扩建了220千伏桂平社步、河池车河、柳州磨东等公用变电站,新增220千伏变电总容量182.85万千伏安。随着田东—下雷、田岭—葁村等一批220千伏输电线路的建成,广西主电网已经基本解决了输电“卡脖子”问题,并实现了南宁、柳州、桂林三市的220千伏环网。
截至2002年底,全广西拥有110千伏及220千伏输电线路共12654公里,变电容量1580.51万千伏安。其中110千伏输电线路7935公里,变电容量856.91万千伏安;220千伏输电线路4719公里,变电容量723.6万千伏安。
1991—2002年广西电网建设的110千伏输电线路汇总见表2-1-3。
1991—2002年广西电网建设的220千伏输电线路汇总见表2-1-4。
1991—2002年广西电网建设的110千伏公用变电站汇总见表2-1-5。
1991—2002年广西电网建设的220千伏公用变电站汇总见表 2-1-6。
表2-1-3 1991—2002年广西电网建设的110千伏输电线路汇总
续表
续表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