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领域的网络媒介批评发展刍议
2019-03-20程雪涵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
程雪涵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
一、短视频的流行与发展
(一)短视频流行的原因
截至2018年3月,国内的短视频独立客户端数量已经超过100 个,网民渗透率42.1%,月活达到4.61 亿。[1]短视频能在如今万物皆媒的时代占据一席之地,既有自身因素,也有外部环境因素。短视频流行的通信技术基础,是因宽带网络的提速降价而使得用户对于视频的上传和缓冲时间大幅度缩短。而使得短视频发展如此迅速的硬件基础无疑是智能手机在市场中的普及。[2]此外,用户从短视频中收获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也是推动短视频不断崛起的主观因素之一,近两年来在短视频平台上产生了一批“草根网红”,用户通过分享自制内容来获取社交层面的满足感和认同感。
(二)短视频的特征
内容短。短视频的时长通常为15 秒或30 秒,精简的时长十分符合如今的受众对于信息的简短化需求。与文字语言相比,视频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因此短视频既可以生动形象地向受众描绘文字和图片难以描绘的场景,又可以短小精悍地使事件变得通俗易懂,更加受到受众的青睐。
传播快。短视频因其本身时长较短且操作简单,用户甚至可以做到碎片化内容的实时分享。用户通过快捷的短视频向自己的社交网络传播自己身边随即发生的事情,同时收获其他用户的评论、点赞,实时传播的效果得以形成。
更强的社交性。像抖音、快手这样的短视频独立客户端在上线最初就添加了社交功能,而在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中也添加了短视频功能。社交与短视频之间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融入,短视频的功能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记录上,而是一种更为直观的传递信息的社交手段。短视频对于用户而言,并不只是记录的载体,而是用来增加自己的社交参与度,与线上其他用户进行互动的平台。
生产更容易。与传统经过剪辑与润色过的视频相比,短视频的制作基本不需要专业的技术,因此短视频的门槛更低,所需经费更少,长传耗时也更短。这也是无数草根用户涌入短视频应用的原因之一。[3]
二、短视频的乱象与问题
盗版横行。随着短视频蓬勃发展,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原创性视频制作的高成本之间产生了明显的矛盾,于是许多短视频制作团队或者个人选择走抄袭或者盗用这一捷径。近年来许多自称原创的“网红”被影视公司起诉,陷入版权纠纷。版权纠纷无疑是既费时又费力,对整个短视频的原创人才都是很大的打击。[4]
传播伦理失范。除了泛滥的盗版现象,短视频在内容方面还存在着低俗、违法、博眼球的现象。有些短视频拍摄用户会采取偷拍、偷录的方法来获取所谓的爆点素材。而如今的网络打赏机制的设置,也促使许多用户为赢取金钱利益去发布含有色情因素、暴力因素等的视频。发布这些低俗的信息除了使得短视频领域乌烟瘴气,还会诱导许多未成年人模仿学习,对整个社会环境造成恶劣影响。[5]
虚假信息过多。视频与文字、图片相比有更强的感染力和现场感,这既是视频的优势也是视频更具有迷惑性的原因。然而经过后期与剪辑的短视频传达给受众的信息是真是假,受众自身很难分辨。虚假或是经过恶意扭曲的短视频在经过广泛传播后极易引起公众的恐慌,对社会秩序造成恶劣的影响。[6]
信息安全危机。由于短视频的上传、下载非常便利,因此其传播性十分强大。网络上拥有众多粉丝的短视频“大V”,在发布短视频时往往能成为意见领袖,如果是披露性的视频,极易引起网友对视频中涉及到的公民进行个人信息的人肉,给当事人带来极大的困扰。[7]
三、网络媒介批评此前存在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媒介已经成为人们在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传播媒介之一,而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也为传统的媒介批评及其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与路径。媒介批评以网络为载体,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对众多媒介现象与传播行为做出学术性的分析和界定。如今的网络媒介批评为大众参与其中提供了更为简便的途径。[8]
如果说网络媒介批评最开始出现,是网民自发在网上发表与媒介相关的言论与对媒介现象的看法,那么现在的网络媒介批评,已经在许多网站上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专栏。网络媒介批评发展如火如荼,但在发展的过程中,暴露了许多问题。
首先,网络媒介批评与传统媒介批评相比,批评较为浅显。传统的媒介批评通常是在专家学者之间进行,凭借着自身的专业基础和理论学识,他们往往能够提出理性且透彻的批评分析。网络媒介批评通常以各大社交软件为平台,以网民为主体,网民受到自身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的限制,其媒介批评的观点不仅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也常常流于表面,不够深入,难以观察到传播现象背后的根基所在。
其次,网络媒介批评的持久性与影响力往往不尽如人意。由于网络媒介批评的观点通常较为浅显,因此在影响力方面,效果与传统的媒介批评也难以比及。在信息过载的今天,人们难以接收到全部的信息,只能有所选择的接收信息,且信息更迭速度加快,从而使得网络媒介批评的持久性难以保证。
此外,网络媒介批评极易转化成网络暴力。互联网的开放性与匿名性给了广大网民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但是网民的个人素质参差不齐,使得许多网民发表的言论低俗不堪、攻击性极强。有些言论甚至会从某一事物或者某一现象的批评转化到个人或群体的人身攻击上。这些言论不仅会影响到其他网民的价值判断,更会对网络秩序与网络媒介批评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最后,法制法规缺失导致网络媒介批评难以发挥作用。当前我国在互联网管理方面仍有所欠缺,法制法规不够完善,导致许多负面的媒介批评消息流向大众,网络媒介批评难以真正的发挥作用,不能对现有的媒介产生有实质性作用的影响。[9]
四、短视频领域的网络媒介批评发展前景
当前的媒介环境正在悄然改变,短视频凭借其口语化、碎片化的特点已经成为一股难以抗拒的浪潮。面临着短视频发展至今的诸多状况,如何在短视频领域发挥媒介批评的作用,如何架构短视频领域的网络媒介批评机制必须提上日程。
网络媒介批评主体的媒介素养需要提升。虽然网络平台上能够参与到媒介批评的主体多样化,但是其参与主体是广大的普通网民。想要在短视频领域发挥媒介批评的作用,短视频用户的个人媒介素养必须得到提升。通过对广大短视频用户媒介素养的培养,使其掌握基本的参与媒介、监督媒介、分析媒介、批评媒介的能力。网民只有提升了自身的媒介素养,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被短视频的一些负面影响所误导的概率。在形成良性循环后,才能进一步净化短视频领域的不良信息。[10]
短视频开发商也应该主动做出改变。在用户注册环节增加实名认证,责任到人,或许对改善短视频领域虚假信息泛滥和针对个别用户的人肉、人身攻击起到很大帮助。各大短视频应用网站与客户端应该重视网络媒介批评的作用,主动让用户了解媒介批评,鼓励用户参与媒介批评,最大程度地发挥媒介批评的作用。
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尽快出台和完善相关政策,加强对短视频平台的监督与管理。短视频领域的问题的状况之所以层出不穷、屡禁不止,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用户钻了监管缺失的空子。政府不仅需要出台约束短视频平台的相应的法律法规,还需要加强对短视频平台的监督与管理。
媒介批评在中国的发展轨迹一直深受西方理论的影响,媒介批评对于大众来说仍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网络媒介批评想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就要发挥自身的优势,提高用户对于网络媒介批评的关注和兴趣。互联网时代已然到来,媒介批评之声从未停止。合理的利用网络媒介批评的力量,更好的发挥批评对短视频以及其他领域的监督和引导作用,在做到让公众主动参与媒介批评的同时,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锻炼与培养公众自身的思考分析能力,更加有序地参与媒介活动,营造更为健康和谐的网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