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抗震精神与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2019-03-20李娜唐山师范学院
李娜 唐山师范学院
唐山大地震是一个时代记忆。在这场罕见的特大自然灾害面前,虽然粉碎了人们的家园、伤害了人们的身体,甚至夺去了无数生命,但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始终影响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这也是亿万中华儿女和抗震救灾英雄在灾难中展现的独特精神。在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不仅要充分发挥唐山抗震精神的特点,还要将其与现代社会发展精神进行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凝聚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基于此,下文就将对唐山抗震精神和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问题展开研究。
一、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中国共产党在全新的历史发展背景下,越来越注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这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要想构建和谐社会,在高校教育工作中就要积极发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优势。
(一)抗震救灾精神为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提供了更为全面的发展方向
构建和谐校园是当前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基本方向和目标,高校在对校园文化进行建设环节中,要始终保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精神,尤其是要发挥唐山大地震中形成的抗震救灾精神,在不断创新与思想理念继承中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进一步体现和发挥抗震救灾工作中的导向性作用和育人优势[1]。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和学生也要形成更为良好的精神风貌,全面提升高校师生的凝聚性。此外,还要在教育工作中构建和谐发展的理念,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在营造和谐校园发展氛围的同时,保证师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抗震救灾精神为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提供了全新的教育实践内容
大量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要根据时代发展不断进行完善和调整。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大会议中曾经提出,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完善,就要在社会发展中不断提升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在唐山大地震后,我国又相继经历过汶川大地震和玉树地震,在这些自然灾难面前,人民群众所展现出的抗震救灾精神都对整个社会发展产生了影响。全国上下积极抢救伤员,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生还的生命,避免疫情的传染,在灾难过后,人们积极生产,重建家园和城市的精神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个中国人。因此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我们也要充分融合抗震救灾精神,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精神的吸引力和凝聚力[2]。
二、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主要启示
要想实现校园文化建设方向的准确性,在教育工作中就要对德育教育发展目标进行明确,在教育发展中只有保证校园文化的方向性,才能保证校园的健康发展。
(一)在教育实践中全面提升和优化学生的信念教育,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质
在教育工作中,应该将理想信念作为核心,从而在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融合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准确指导。中国共产党和群众都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重要期望,所以要想更好地实现社会整体小康,大学生所承受的思想压力就更大,因此为了更好地达成教育目标,就要在高校教育过程中有效融合国家和民族的伟大精神。在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中,我们应该倡导社会主义的优势,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精神,只有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得到稳步提升,才能在今后教育工作中发挥更显著的优势作用[3]。
(二)在实践教育中推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环节,在经济腾飞发展的背景下,作为一个有觉悟的中国人更要肩负起自身的职责。唐山大地震极大程度上激发了群众的爱国热情,爱国主义的优势作用得到充分体现。所以我们在教育工作中也要加强对抗震救灾精神的融合,推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开展[4]。在教育工作中,们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坚强团结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情感基础,我们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发展中都要积极响应和发挥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在此种精神的引领下,中华民族也将早日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任务。
综上所述,对于现代社会发展而言,任何一项天灾人祸都是对我们进行的考验,我们要将所经历的磨难转变为一种伟大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不被灾难所击倒。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教师需要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更为深刻的教育活动,确保学生能够有效贯彻科学发展观。在今后高校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加强对抗震救灾精神的贯彻和落实,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学习抗震英雄身上的宝贵品质。虽然唐山地震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是其精神和文化应该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和方向,这对于校园文化和精神的发展也将起到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