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机制探析
——以达州党支部标准工作法为例
2019-03-20徐晓宗罗大蒙
徐晓宗,罗大蒙
(四川文理学院,四川达州 635000)
一、问题缘起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公共部门的价值目标也将实现由“效率优位”向“质量优位”的重心转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发出建设“质量强国”的号召,并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这既是对当前党建面临的弱化、虚化、边缘化等问题的回应,也是基于民族复兴对新时代改革方向的准确定位,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肌体和细胞,基层党建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果既关系着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的延伸和拓展,也影响着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红色引擎”功能的发挥,更关系到党执政根基的稳固。目前,农村基层党建在党员发展、支部书记选任、组织活动开展、组织凝聚力提升等方面面临着系列难题,有些村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严重不足,其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大厦将倾必起于毫末,地基不牢必然地动山摇。因此,提高农村基层党建质量,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在新时代具有特别紧迫而重要的意义。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党的建设质量被提升到战略高度来认识[1],被视为党的建设新的生命线[2],以及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要求[3]。党建质量,特别是城市和农村社区的基层党建质量问题在学界也受到关注。甄小英、王振江等对深圳市宝安区党员队伍党性状况和党建质量做了专题调研,并通过科学的量化分析和专业的定性评价,对党员队伍建设、党建质量、各项党建措施的实施效果、存在的问题、群众的反映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4][5]。贺海涛对深圳市罗湖区的质量党建做了总结分析,认为通过党建工作质量化、清单化、标准化,从制度上保证了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进程,实现了组织功能和治理模式的双重转型。[6]周庆智也以罗湖的质量党建为例分析了基层治理的权威主义逻辑。[7]也有学者探讨了党建质量的提升机制,如周健提出要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进一步推动党务公开,提高党组织的服务能力,提升党建决策分析能力,促进党员教育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党建人才队伍建设等。[8]王振江从建立专业化党务工作队伍、创新党建活动形式、建立党建责任考评体系等维度分析了党建质量提升框架。[5]从目前的文献来看,该项研究在学界尚处于起步阶段,成果较少,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还需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且现有研究未能将党建质量纳入组织管理的视野,忽略了党建质量的流程化管理问题。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组织,政党的质量管理也需要遵循组织质量管理的一般流程。党的力量来自组织,而组织建设的质量则依赖于组织工作的标准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7月初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了基层党建问题,提出“要加强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2018年9月21日,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中共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再次明确提出要“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把抓好党支部作为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党建标准化规范化是指导和落实党的建设的一套目标、制度、流程、载体、方法”[9],党建质量标准化建设应包括厘定质量标准,明确应该“干什么”;组织标准实施,促进标准“干下去”;评估执行效果,摸清“干得如何”;制定整改清单,明确“怎么改”。只有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环节紧密相扣,实现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与制度化,才能提高党建质量。本文以达州党支部标准工作法为例,介绍其内容、成效与经验,并归纳分析其动力机制和基本流程,以期对我国新时代的农村基层党建质量管理提供借鉴。
二、实证分析:达州党支部标准工作法的做法、成效与经验
达州,隶属四川省,地处川、渝、鄂、陕四省市结合部和长江上游成渝经济带,是国家规划定位的成渝经济圈、川东北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 幅员16591 平方公里,辖两个区(通川区、达川区)、4 个县(宣汉县、开江县、大竹县、渠县)、代管1 个县级市(万源市),另附加一个经济开发区,共685.23 万人。近年来,达州所推行的党支部标准工作法颇受关注,2018年6月初,中共中央组织部内刊《全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通报》全面刊发介绍了达州的这一党建质量管理方法。同年6月30日,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决定》明确提出:“探索完善党支部标准工作法,提高基层基础保障水平,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对达州党支部标准工作法进行了肯定和推广。
达州党支部标准工作法是按照PDCA 循环进行的基层党组织质量管理方法。 PDCA 循环,又称戴明环,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哈特提出,戴明进行了宣传、推广,获得普及。PDCA 循环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并按这样的顺序,周而复始地循环,促进组织质量的阶梯式上升。 达州党支部标准工作法便是运用PDCA 循环,将党建质量管理纳入了一个动态的过程,构建了党建质量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程序。
(一)党支部标准工作法的基本内容与做法
达州党支部标准工作法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即定标明责(计划)、对标落实(实施)、量标评估(检查)和达标晋位(改进)。
1.定标明责:以指标化实现党支部工作有标可循
指标明确,则有标可循、责任清晰,执行也便有了参考和标杆。达州推行党支部标准工作法的第一步便是定标明责,从队伍、活动、阵地、制度、保障等五个层面确立了农村基层党支部工作的量化指标。其中,基本队伍标准包括班子职数、班子任期、骨干队伍、党员发展、党员教育、党员管理等六个方面,选优配强党支部班子、加强党员党性教育和日常管理,着力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和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基本活动标准,从“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组织生活会、党员活动日、谈心谈话等方面做了量化规定,通过组织活动的开展提升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基本阵地标准,包括建设布局、标识制度、基础设施、管理维护等,着力建好管好活动场所,满足党员群众和服务群众需要。基本制度标准,主要确立了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度、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双向承诺制度、议事决策制度、联系群众制度等,明确班子队伍职责、工作流程规范、为民服务载体,推动党组织工作规范化。基本保障标准包括村级组织活动经费、村干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量化指标,保障农村基层党支部有人干事、有钱办事、能办成事,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
2.对标落实:以严格化促进标准执行
一分战略,九分落实。党支部工作指标构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蓝图,但如果不能得以落实,便会流于形式,基层党建弱化、虚化、边缘化的现状也难以得到改变。达州市为了推进党建指标落实,制定了“四个结合”工作机制,即统分结合、软硬结合、上下结合、正反结合。统分结合落实,即将统一标准与分类实施相结合,市委组织部制定统一的基层党支部工作标准,县乡两级严格对照检查,督促落实。同时,鼓励因地制宜,对统一标准进行丰富完善,制定分类指标,打造特色亮点。软硬结合落实,即将软件达标与硬件到位相结合,既严格流程规范、抓实痕迹管理,又做到场地应投尽投、设备应配尽配、功能应有尽有。上下结合落实,即将上级支持与下级落实相结合,一方面,在上级支持上,坚持人力物力财力向基层倾斜,投入保障上不打折扣,督促检查上不走过场,形成落实到基层、落实靠基层的工作导向;另一方面,在下级落实上,基层支部严格标准抓好执行,定期向上级报告工作,实现规定时间内完成达标升级。正反结合落实,即将正向示范与反向推动相结合,一方面,坚持典型引路,树立标杆,示范引领,从而做到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另一方面,强化问题导向,对工作不力不实的地方及时问责督导,形成压力层层传递、工作层层落实的格局。
3.量标评估:以积分化推进党支部工作测评
达州市建立了党支部积分管理制度,对5 个一级指标和24 个二级指标分别进行了百分制量化赋值,其中基本队伍20 分,基本活动35 分,基本阵地15 分,基本制度20 分,基本保障10 分,并确立了支部书记述职、党员群众评议、上级组织考核三道程序进行量标评估。首先,每年年底,支部书记面向全体党员对标述职,晒成绩、摆问题、找差距、弥不足。其次,由党员、群众和服务对象对党支部工作进行民主评议,评议分数在90 分以上的为优秀,80-89 分为良好,60-79 分为一般,60 分以下为差。 最后,由上级党组织成员采取查阅资料、个别访谈等形式,全面了解党支部工作,综合量化形成评估意见。上一级党组织综合评议结果、评估意见和平时掌握的情况,按照优秀、良好、一般、差四个等次,集体研究确定所属党支部的考核结果并进行通报。确定为优秀的作为先进党支部,确定为良好的作为达标党支部,确定为差的作为后进党支部并纳入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整顿。
4.达标晋位:以清单化助推问题整改和争先创优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党支部党建质量,促进基层党建达标晋位,达州市建立了“两张清单”,一是“问题清单整改”,即对于在评估测评中确定为差等的后进党支部,要对照“五个基本”,结合量化指标,确定问题清单,逐一建立措施,落实整改,创争达标。上级党组织建立台账,实行销号管理。二是“任务清单争先”,达标党支部也要结合实际,适当提高标准,形成任务清单,持续深化提升,不断争先创优。
(二)达州党支部标准工作法取得的成效和意义
达州党支部标准工作法以组织力提升为重点,“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建立标准,达标与创先相结合执行标准,督查与考核相结合检验标准,巩固与改进相结合提升标准,以标准化引领工作规范化,把党支部建成坚强战斗堡垒”[10]。
1.激发了党支部内生动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在新形势下,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的弱化、虚化、边缘化等问题逐渐暴露,有些党支部的组织体系设置、组织活动安排、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等方面还存在着严峻问题,致使村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等严重不足。党支部标准工作法以组织力提升为重点,以“一切工作到支部”为理念,在目标任务、制度机制、主要内容、工作流程等方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着力解决了“基层党支部在目标和任务上不知道抓什么、在方法和路径上不知道怎么抓、在评估和检验上不知道抓成什么样的问题”[10],消除了党的领导在基层的“中梗阻”,激发了党支部的内生动力,巩固了党的组织基础,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为新时代党支部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对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2.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使基层党建“提质增能”
党员干部是乡村振兴的“领头雁”,是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落脚点,党员干部的作风及其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程度也是观测党风政风和党群关系的晴雨表。达州党支部标准工作法把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作为重要任务,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建立了党员积分管理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谈心谈话制度、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等,对党员干部形成了约束和激励机制,促使基层党员积极作为,真正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和顶梁柱。
3.提高了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信任感,进一步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
党的执政根基在基层,基层稳则天下安。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基层群众是否愿意相信党组织、依靠党组织、支持党组织是衡量党的执政基础是否稳固的重要风向标。因此,努力改善党群关系、避免“塔西佗陷阱”是基层党建的重要议题。达州党支部标准工作法的实行,促使党支部和基层党员的工作与利益直接嵌入基层社会,形成与村庄社会结构、人际关系、公众福祉的内化与互动,[11]构建了党支部-党员干部-群众三位一体的社会网络,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信任感进一步增强,党支部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得到改善和提高,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切实得到了巩固。
(三)达州推行党支部标准工作法的经验
1.自上而下、上下结合,探索党支部工作标准
一是对上收集整理标准。达州在制定党支部标准工作法的过程中,注重与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相对接,对照党章和党规党纪,寻求党支部标准工作法的政策根源和法规依据。二是对内挖掘创新标准。达州市善于发掘和利用基层党建的内源资源和创新性典范,派出调研组深入各区县、乡镇和村庄开展党建调研,一些成效较为明显、体系较为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如渠县“234”工作法、宣汉党建绩效指数管理法、开江县“四引”党建工作法、北外镇犀牛山村党支部“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法等,均为党支部标准工作法提供了参考和标杆,并被有选择性地纳入工作标准。 三是对下征集群众标准。 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凝聚民智民力,是达州制定党支部标准工作法的重要法宝。达州在基层和群众中广泛开展了“您心中的标准党支部”征集活动,以全面了解和掌握人民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期望和满意标准,然后逐条梳理,分类汇总,严格筛选。
2.分层分类、条块结合,确立党支部工作标准
一是深化思想标准。思想建党是基层党支部建设的重要维度,达州党支部建设严格把思想标准贯穿于党支部各项建设中,注重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确保党员干部永葆纯洁性和先进性,始终保持党员队伍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的高度一致,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一线的贯彻执行。 二是严格工作标准。 党支部标准工作法为党支部各项工作制定了可量化指标,使党支部活动有标尺、干事有标准,推进了党支部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三是严肃作风标准。党建的首要任务是改善党风政风,肃清歪风邪气,维护党的形象。达州定期开展党员教育,开办农民夜校,践行群众路线,引领党员干部求真、务实、清廉,讲党性、守纪律。四是明确干事标准。党支部标准工作法对各项指标实行百分制量化赋值法,进行定期评估,使党员干部干事有标准,评价有准绳,促使基层党员有“想干事”的思想自觉,有“能干事”的能力水平,有“会干事”的科学方法,有“干成事”的目标导向,有“不出事”的底线要求。
3.从严从实、满意为先,检验党支部工作标准
一是党委确定标准。达州市委组织部统一编制印发了《党支部标准工作法实用手册》《党支部工作手册》《一图看懂党支部标准工作法》等简明读本,明确了党支部开展各项工作的标准和任务。二是实践检验标准。定期开展党支部标准工作法推进会、观摩会和督导会,以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党员活动日”制度、“四亮四比四评”活动等为硬指标,检验党支部标准工作成色,营造争当优秀、勇创典型的良好氛围。三是群众评议标准。党支部每年召开一次党员大会和群众(居民)代表大会,党员群众对党支部工作进行民主评议,根据得分评档定级,对软弱涣散党组织持续整顿,促其达标。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动力机制分析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就是进一步明确抓党建工作的科学化路径和方法,立起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的标尺,明晰党建考核的具体指标。”[9]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农村基层党建也面临着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它们从不同层面或助推或倒逼着党组织的标准化建设,构成了不同维度的动力机制。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迫切需要
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净化基层政治生态,重心在农村,关键在党支部。基层党支部既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检验治党兴党成效的最关键一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把党的建设摆在重中之重,视作新时代的一项新的伟大工程,在“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在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努力突破体制机制弊端,触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应对极其复杂的严峻形势,解决了系列尖锐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村基层党建却处于最为薄弱的一环,有些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的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十分突出,基层“微腐败”沉疴泛起,屡禁不止,党支部的组织覆盖面与工作覆盖面不足,支部书记选任难,党员教育管理难,年轻党员发展难,组织活动开展难,这一系列难题导致农村基层党建质量整体不高,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常被歪曲执行或选择性执行,最终也腐蚀了党的执政力量,破坏了党群关系,消解了治党成效。农村基层党建难题迫切需要通过标准化建设提升党建质量,助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与拓展。“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就是通过科学的整合、精简、统一、分解、组合、匹配等标准化手段,对党建工作的实践经验进行提炼、实施步骤进行规定,以管党治党的新思想新部署指导新实践,以科学合理的标准增强党建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覆盖到‘最后一公里'。”[9]只有通过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才能将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个党员,才能促使基层党建提档升级,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推动党支部做好与完成管党治党的基本任务。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内在需求
乡村振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解决农村问题,实现乡村振兴,需要以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组织书记的示范引领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着力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和“发动机”。乡村振兴离不开党的领导,“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农村党支部是乡村振兴的组织者、先行者,是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红色引擎”,只有以党建为引领,才能充分整合乡村治理资源,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凝聚乡村振兴力量,助推乡村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迈进。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就是要理顺党支部的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考评指标与监管措施,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党建质量评估中的作用,激活党支部的内生动力,促使党支部运转“由阻变畅”,乡村治理“由乱变治”,党员干部“由无为变有为”。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是问题倒逼的必然反映
问题倒逼改革,只有改革才能促进问题的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是在新形势下,为着力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的困境和难题而由地方党委和党的基层组织进行的自主创新和改革探索。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农村基层党支部特别是党支部书记不知道抓什么、怎么抓,也不知道需要抓到什么程度,目标不明、程序不清、责任含糊,从而导致村级党支部在工作中茫然无序、推进无方、落实无力。加之有些村级党支部长期存在的书记选任、党员发展、活动开展、干部教育等方面的顽疾,致使党支部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等严重不足,从而也进一步加剧了基层党组织的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通过工作流程重塑、工作机制重建、工作内容明晰、工作责任厘清、制度机制保障、考核测评强化等创新性方式方法,从形式到内容重新“设置流程、明确措施、定标立杆”,使党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为切实解决农村党建问题提供了基本遵循。
(四)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是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基本需要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是党执政大厦的根基,地基固则大厦坚,地基松则大厦倾。习近平总书记对基层党建的重要性做过重要论述,他指出:“我们党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可能具有的强大组织资源。把基层党建工作抓好了,我们的基层党组织牢不可破,我们的党员队伍坚不可摧,党的执政地位就坚如磐石,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无往而不胜。”[12]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根基所在,只有抓基层、打基础,才能强基固本,才能在各种严峻形势面前经受得住考验,党的执政地位才会更加稳固。要切实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就要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着力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标准化建设的实施内容是力求党组织书记、党组织领导班子、党员队伍、工作机制、工作载体、工作保障落实六个层面的建设达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12]从而把基层党支部建成坚强的战斗堡垒,进而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根基。
四、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基本流程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 的定义,“标准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13],标准构成了行业自主创新、跨越发展的法宝,是国家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保障。目前,各个国家各个行业均建立了标准化体制,以指导各领域的组织方式、管理方式和运行方式,进而促进最佳社会效益的实现。标准化是制度化的最高形式,可运用到生产、开发设计、管理等方面,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作方法。标准化管理是一种以符合内部标准和外部标准为基础的管理体系,PDCA 便是这样一种标准化管理体制,它是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的基本方法和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 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PDCA 循环将质量管理看作是由计划、实施、检查、处理构成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在不停地循环中总结成功经验,制定与修订标准,作为今后工作的依据。P(计划),即明确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分析现状,确定原因,假设可能的解决方案。D(实施),即实施行动计划。C(检查),即对结果进行评估。A(处理),即根据检查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持续改进绩效,如果对结果满意,就对解决方案标准化,作为实施标杆;如果对结果不满意,则进入下一个PDCA 循环。PDCA 循环的四个阶段也可以细分为八个步骤,P 阶段:选择课题、分析现状、找出问题;制定目标,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制定出各种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区分主因和次因;制定对策、制定计划。D 阶段:设计出具体的行动方法、方案,进行布局,采取有效的行动。C 阶段:测量、验证、分析和评价执行的结果,把执行结果与要求达到的目标进行对比,找出差距。A 阶段:标准化,固定成绩;问题总结,处理遗留问题,所有问题不可能在一个PDCA 循环中全部解决,遗留的问题会自动转进下一个PDCA 循环,如此,周而复始,螺旋上升。
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就是要遵循质量管理的一般规律,将基层质量党建纳入动态化的管理过程,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等一系列流程确立党支部工作的基本标准,并将其视作一个循环过程,促进党建质量的持续改进,创先争优,强基固本。在基层党建质量管理中引入PDCA 循环,更加有利于确定科学化的党建标准,提升党建绩效,促进党建质量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PDCA循环能够将具有强烈政治性色彩的党建问题简化为可执行的技术问题,“根据问题的复杂或者简单程度来逐级制定具体的循环方案,便于确定管理和改进的重要环节,更快、更好地解决系统中所存在的问题”[14],对影响党建质量的资源和活动进行策划和控制,“有效地保证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14],最终促进党建质量的提升和增值。
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PDCA 循环的四个阶段逐一推进,循环往复,“形成一种绩效改进的惯性力量并建立起一个完整的闭环系统”[15]73,以保证党建绩效的持续提升。P 阶段,明确农村基层党建问题,设定党建目标。这是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起点和首要环节,上级党组织和基层党组织应进行广泛深入地调研,摸清党建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分析根源,并按照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原则,广泛收集各方意见,制定党建指标,使每个基层党组织定有标尺、干有方向、评有依据。D 阶段,党建指标的实施。这是党建质量管理最关键的环节,任何一项好的计划,如果不能得以有效实施,也只能是空中楼阁。这个阶段会贯穿党建标准化建设的整个过程,耗时最长。各基层党组织应对照党建指标摸底自查,找到与指标的偏差,并明确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确立解决途径。C 阶段,党建质量评估。这是党建质量管理的核心环节,难度最大。由各评估主体,包括上级党组织、专家、基层群众、普通党员等,比照指标和评分表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建质量进行严格评估,确定等次。A 阶段,评价结果的应用。这是一个质量管理周期的终点,也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上级党组织建立台账,对已达标的基层党组织总结成绩,修订完善标准,促其争先创优;对未达标基层党组织进行认真分析,找准差距,列出问题清单,分析成因,制定对策,督促整改落实使其尽快达标。
在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中引入PDCA 循环,还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其一,党建质量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相关组织部门不能急功近利,应按照四个阶段八个步骤渐次进行,完成上一个阶段后才可进入下一个阶段。但四个阶段也不是截然分开的,具有综合循环的特点。其二,党建质量循环永不停歇,管党治党一直在路上,一个循环的结束也是下一个循环的开始,通过不停地循环,不断地计划、实施、检查、处理,逐渐提升基层党建质量。其三,党建质量循环是螺旋式上升,每次循环都具有新的目标和任务;每转动一周,质量就提高一步。其四,党建质量循环具有层次性特点,即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互相促进,推动大循环,“四个阶段的每一个都有自己小的循环,小环是大环转动的基础,大环是小环转动的依据,大环与小环有机地构成一个运转的体系”[14]。
五、结语
加强标准化工作,实施标准化战略,是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在全国各地推行的党建标准化行动,特别是四川达州的党支部标准工作法,将党的建设视作一场质量管理运动,自觉引进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按照PDCA 循环,对党建质量管理进行流程重塑,确立工作标准,以程序化推动制度化、规范化,进而在无限的循环中,不停歇地进行计划、实施、检查与处理,达到推进基层党建质量梯次提升的目标。党支部标准工作法对农村基层党建实施动态化管理,随时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是新时代基层质量党建的重要创新与发展,能够有效解决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切实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与此同时,我们还须关注的是,在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中引入质量管理理论,将政治性问题进行技术性简约化处理,虽然成效显著,但不可避免地也会受到一些质疑以及遇到一些困境。一方面,政党组织是一个特殊的公共组织,基层党建质量很难像一个产品或工艺一样进行标准化,政党组织具有自身特有的组织特性和组织使命,党组织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的质量是很难指标化衡量的;另一方面,即使严格按照设定的党建质量标准进行工作,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人文条件、历史基础、政治生态下,也很难达到标准化的指标要求。因此,对于这些问题,在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实践中还需进一步探索,在学术研究中也需要找到理论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