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下的资助诚信工作探索
——以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9-03-20□赵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14期
关键词:秦皇岛助学贫困生

□赵 岩 胡 师 习 羽

一、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中存在的资助诚信问题

(一)资格认定真实性缺失。在对贫困生进行评定的时候,通常都是由学生提交资助申请,学校联合相关部门进行评判。但是由于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中的学生来自于全国各地,要想对所有提交申请的学生进行上门拜访调查,就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效率比较低,这就导致了在调查环节中存在一定的漏洞。而有些学生的当地政府在审批学生提交贫困生相关证明材料的时候,存在把关不严、随意审批的情况,造成了一些并非真正贫困的学生,也获得了提交申请的资格。另外,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为了对贫困生进行更好的管理,会把贫困生的相关资料建立档案库,而有些学生为了继续得到资助,即便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已经好转,也不愿意退出档案库,甚至是编造虚假的家庭经济情况,这就导致了所提交的申请资料不真实,使贫困生资格认定缺乏真实性。

(二)评定过程中存在不公平现象。在班级内,贫困生的评定通常是通过民主评议来完成。有些学生为了能够让自己被评选上,私下里与参与评选的同学拉进关系,为了利益形成小团体。这不仅导致了在班级评选中不公平,也会在班级内形成拉帮结派的不良风气,使学生之间存在不正当的利益交易。

(三)助学贷款中恶意逃贷。国家推出的助学贷款是为了给那些贫困的学生减轻经济压力,学生在大学毕业之后,应当积极地参与到工作中,尽快还清贷款。但是,目前有些已经毕业的学生,寻找各种理由逃避贷款,拒绝按时偿还贷款。这种不良行为导致了参与助学贷款的银行无法按期回收资金,影响银行正常业务的开展,打击了银行参与助学贷款的积极性。

(四)获取资助资金后铺张消费。贫困生在获取到助学资金后应当用于学习生活中。但目前在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中,一些贫困生获得资助资金后,开始大肆铺张浪费,注重自己享受生活,使资助资金失去了其原本应有的价值。

(五)勤工助学中不积极。为了帮助学生减轻经济压力,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设置了许多勤工助学的工作,学生可以通过帮助学校完成相应的工作获取一定的报酬。但很多学生却不珍惜这样的机会,不愿意参与到工作中,只想通过不劳而获的方式取得资助资金。

二、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提升贫困生诚信水平的方案

(一)对贫困生进行诚信教育。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贫困生的诚信水平,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应当从自身出发,加强对贫困生的诚信教育。一是加强校园诚信教育活动。学校本身的职责就是教育,平时不仅要完成文化课的教学内容,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让学生意识到诚信是良好的道德素养,自觉地形成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二是利用社会力量进行诚信引导。学生最终会离开校园,走向社会,而且在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已经逐步与社会进行接触,社会风气对于学生的诚信教育也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要呼吁全社会关注在校学生的诚信问题,让社会中的一些诚信案例对学生发挥正向的熏陶作用。三是鼓励贫困生进行自我诚信教育。学校和社会的诚信教育只是外力作用,良好的诚信品质还是依靠学生的自觉性。因此要注重学生自我诚信教育,鼓励学生树立良好的诚信思想观念,对自我进行约束,以诚信的品质作为行为的准则。

(二)建立健全贫困生资助制度。目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的贫困生资助诚信问题存在的一大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健全的贫困生资助制度。通过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诚信问题。制度的建立,应当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以下述几个重点为基础进行开展:第一,建立健全贫困生评定制度。贫困生的评定不能再像之前一样随意,而是应当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评定制度,从贫困生真实的家庭经济情况出发,按照评定标准中的规定进行严格的评定。第二,建立健全助学贷款审批制度。对于不同家庭经济水平的贫困生,根据其实际情况,审批相应的助学贷款额度,并且提供多元化的还款方式,让学生能在毕业之后及时地还款,减少借贷失信问题的发生,把贫困生助学贷款的风险控制到最低。第三,建立健全贫困生资助监督制度。应当让接受资助的贫困生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规定学生在得到资助资金之后的使用方向,避免资助资金的浪费,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杜绝学生形成奢侈享受的坏习惯,让资助资金能够真正地发挥帮助学生减轻经济负担、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的作用。

(三)完善学生诚信评价监督体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良好的信誉是社会正常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学生未来步入社会的重要通行证。为了杜绝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在贫困生资助中出现失信问题,应当不断完善大学生诚信评价监督体系。第一,建立学生诚信档案。一些学生在申请贫困资助的过程中,弄虚作假、逃避贷款等行为,不仅对学校的声誉造成不利的影响,也严重阻碍了国家、学校、银行等多方正常开展资助工作的进程。为了避免此类行为的发生,学校应当对学生平时的诚信表现进行收集,并形成学生的诚信档案。而一旦学生在贫困资助申请方面出现失信问题,也要记录到诚信档案中,以此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减少其失信行为发生的可能性。第二,完善大学生诚信评估机制。完成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之后,应当在平时加强对学生诚信行为的监督,将学生良好守信表现、失信行为都进行及时的更新,时刻提醒学生守信的重要性和失信的危害性,从而规范学生的诚信行为。第三,制定诚信行为奖惩机制。对于学生的良好诚信行为表现应当给予及时的鼓励,使其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诚信氛围。而对于那些失信行为,则要给予应有的惩罚,让学生意识到失信的严重性,对学生平时的行为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通过完善学生诚信评价监督体系,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减少学生在贫困资助中失信行为的发生,让那些家庭真正困难的学生能够获取到国家和政府部门的资助,得到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使我国的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高校资助工作中的资格认定真实性缺失、评定过程不公平、恶意逃贷、获取资助金后铺张消费、勤工助学不积极等问题,高校有必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下,针对被资助群体开展诚信教育,并在建立健全贫困生资助制度的基础上对学生诚信评价以及监督体系做出完善,从而为高校资助工作的良性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秦皇岛助学贫困生
秦皇岛煤炭价格行情
秦皇岛煤炭价格行情
2019《中华诗词》第16届秦皇岛·金秋笔会在秦皇岛举行
孙婷婷
关爱·帮扶·助学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扎实帮困助学造福贫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