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乱办酒席问题的防范与治理对策

2019-03-20邢婉秋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14期
关键词:酒席礼金村官

□邢婉秋

一、农村乱办酒席的趋势及危害

农村办酒席本是人们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古已有之。农村人爱热闹,人们可以通过开办酒席来共同庆祝喜事,拉近感情,在自家宅院开办酒席自然而然成为风俗传统。然而,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极大提高和生活条件的大幅改善,农村浮现出了乱办酒席的不良风气。

其乱办酒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巧立名目、礼金高昂、借机敛财。从前,农村对于开办酒席有着明确的标准和要求,主要是红白喜事、满月酒等,只对一些一定要办酒席的事才开办酒席。然而,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21世纪这十多年来,农村办酒席的明目种类越来越多,除了必要事项之外,通过巧立名目,酒席种类日趋纷繁复杂,如满月酒、乔迁酒、入伍宴、升学宴等。与开办酒宴名目增多相应的是礼金的负担越来越重。在21世纪初,农村礼金以三五十元居多,然而,近十年来礼金数额一路高涨到普通亲朋少则几百,亲近的亲戚朋友多则上千的境况。二是席面奢侈,从众攀比、浪费巨大。农村的酒席逐渐从家常菜到大鱼大肉的贵席面、从普通酒水到名牌白酒。与宴席的席面奢侈相伴的是菜品数量的增多,造成了不必要的奢侈浪费。这些农村乱办酒席的现象呈逐年扩大态势,且愈演愈烈。

农村乱办酒席是严重影响村民身心健康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颗毒瘤。对于村民而言,乱办酒席席面攀比铺张,浪费严重,人情往份数目巨大,把原本的人情味变成了人情债,让村民们苦不堪言;就乡村社会风气而言,农村乱办酒席形成一系列有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攀比之风、浪费之风、好吃懒做之风等,严重破坏了淳朴的农村文明,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相左,阻碍了乡村文化振兴的进程,对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极大阻碍。

二、农村乱办酒席的成因分析

(一)高额礼金推动,攀比从众盛行。一方面,人情债反向推动了乱办酒席。农村办酒席可以收取几万元不等的不菲礼金,几万元对于农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数目,因此,有的人就想通过多办几次酒宴来多收取礼金。这种做法产生反向连锁反应,有的人随礼的次数多了,也想通过办酒来弥补自己损失的礼金,农村有“三年不办酒,人就要讨口”之说,因此产生了乱办酒席的恶性循环,并不断呈现扩大态势。另一方面,村民缺少对于乱办酒席的正确认识,攀比之风和从众心理成了农村乱办酒席的助推器。很多村民都争面子,想通过好的酒菜席面来为自己争光,农村酒席上不仅每桌菜的数量不断变多,且大鱼大肉更加比比皆是,烟要最贵的,酒要名牌的,攀比之风盛行。与攀比风相伴的就是从众心理。村民们随的礼金往往都从众,别人随一百元自己也不好随五十元,往往由于这样的从众心理,使之成为人情社会的附庸,礼金才逐年水涨船高。

(二)村官思想落后,行为缺少自律。第一,在思想上,一些村官思想僵化落后,思想不能与时俱进,或认为农村乱办酒席是应然现象,无需治理,或对于农村乱办酒席问题不能够给予足够重视。第二,在行为上,部分村官自身不能严于律己,对国家相关要求不能够遵守落实,甚至铺张浪费、攀比之风更甚,不但没有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反而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第三,在制度落实上,部分村官不能严格落实相关工作,体现在宣传教育防范农村乱办酒席问题或依规治理乱办酒席现象上的不作为。

(三)村风缺乏引导,网络负面效应明显。农村乱办酒席风气盛行,且这样的风气反过来又进一步影响着村民对于办酒席的认识,影响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网络上炫富、攀比等不良信息的负面效应明显。第一,村风缺乏引导,没有形成优良的乡村文化生态圈。大部分乡村没有开展引导村民防范乱办酒席的文化宣传、文化学习等教育引导活动。缺少相应的文化氛围,村民普遍缺少对该问题的正确认识,对于乱办酒席保持默认,对于遇事办酒保持普遍错误共识,是致使农村乱办酒席风气盛行的一个重要诱因。第二,网络负向内容是引发农村乱办酒席的潜在诱因。新媒体发展迅速,快手、火山等短视频软件、微信等社交软件,被人们广泛接受。其中,各个新媒体平台推送转载不乏有炫富、攀比等一些与主流价值观相背离的糟粕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是致使农村乱办酒席的一个潜在诱因。

(四)制度尚不健全,监督严重缺失。对于农村乱办酒席问题各地普遍重视程度不高,缺乏完善可行的制度管理体系。第一,大部分农村地区没有下达防范治理农村乱办酒席的文件章程。缺少相关文件要求就缺少制度的先行,缺少依规管理的基础。第二,部分乡村虽下达文件要求,但缺乏与之相配套的管理措施。文件要求不能与管理处罚并行,要求与制度措施不能良好衔接,那么就相当于只喊口号而不行动,使得防范治理农村乱办酒席的工作大打折扣。第三,由于大部分村民法制意识淡薄,监督意识薄弱,不能形成村民与村民之间、村民与村官之间相互监督的良好局面。与农村尚未形成上下联动监督体制的同时,大部分乡村的监督平台尚不完善,监督渠道尚不畅通。

三、解决农村乱办酒席的对策

(一)加强村民思想引导,杜绝从众攀比之风。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想解决好农村乱办酒席问题,提高村民的思想意识是关键。村民自身要加强对于乱办酒席问题的认识,认识到乱办酒席的严重危害,从自身做起,坚决不乱办酒席,绝不做人情社会的附庸。在加强思想意识的同时,坚决抵制他人的乱办酒席的行为,由点到面,形成合力,传播积极健康的农村文化。村民要坚定自身立场,绝不攀比、绝不从众,对于应当办的酒席要秉持正确的态度,拒绝奢侈浪费,杜绝乡村乱办酒席的不良风气。

(二)提高村官思想意识,做好乡村文化建设领头羊。提高村官的思想水平,使其能够严格要求自身并能够很好地处理相关工作,形成积极的正面引导需要分两步走。第一,政府要加强对村官的培训力度,加强其思想建设,做好思想先行工作。可以组织村官到文化建设成果显著的域外进行实地学习考察,用以指导乡村工作实践。第二,村官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思想水平,认识到乱办酒席的严重性,村官要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义务,按照规定制度严格要求自身,并严格落实防范治理农村乱办酒席问题的相关工作,做乡村文化振兴的带头人,起好榜样作用。

(三)积极引导村风,肃清网络环境。要构建乡村文明生态圈,杜绝不良思想,加强乡村的精神文明建设,通过良好的村风,引导文化风气向良性发展。第一,强化社区文化载体建设,开设乡村学习屋、文化亭等文化学习基础设施。第二,村委会要积极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激发村民的参与意识,使其积极参加到文化学习活动中来。可以通过开展张贴宣传标语、入户发放宣传单、签订承诺书、开启乡村广播等多种形式的乡村文化宣传活动,来提高村民们的参与感,加强对其思想的引导。同时要注意克服单一化、集中化、简单化的宣传教育方法,要注重实效和高效。第三,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拓宽教育途径。如开设乡村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线上文化宣传,开创线上线下协调发展的新模式。

解决网络不良信息内容,主要从三个主体入手。第一,国家应加强立法,加强对互联网平台的不良行为的处罚,严格执法,肃清网络环境,传播社会正能量,杜绝垃圾信息。第二,互联网平台运营商们,要明确自身职责,优化在平台上推发内容的质量。媒体人也要明确自身定位,二者都绝不能推送、发布有碍于精神文明发展、含有腐朽糟粕思想的内容。第三,村民也要加强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要能够筛选优良内容,保持定力,不被不良思想、垃圾文化所左右。

(四)加强制度建设,发挥监督效力。对于防范治理农村乱办酒席问题,抓好制度建设与发挥监督效力是重中之重,是在思想引导与文化宣传之后的最后一道闸门。因此,要形成事前、事中、事后三环相扣的防范治理体制,做好防范治理工作。第一,事前:文件要求是一切后续行为活动的总纲和基础。因此,各村要下达明确的文件要求,规定能够办酒席事件的类型,规定相应的人数、时间、规格等具体标准。同时,形成办酒申报体系,即村民要办酒席需提前向村委会提交申请表备案,只有通过村委会审核的事项才能开办酒席。第二,事中:对于违规开办酒席的村民,及时发现、及时治理,责令其在规定的时间内撤除座椅、清空场地等。第三,事后:对于事件相关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并严格按照文件规定进行相应处罚。如,取消当事负责人的优惠政策,并视情况处以相应的罚款。第四,要完善上下联动的监督体制,畅通监督渠道,拓宽监督平台。如设置举报信箱、举报电话等。可以开办法治讲座,逐步提高村民们的法制意识,并对积极举报监督的村民予以奖励,激发村民民主监督的积极性。村民们要能够互相监督,形成良好风气,同时也要监督村官,以提高村官的思想觉悟,使其严格要求自身。村官也要监督村民,依照规章制度对村民进行教育治理,开创上下联动监督的好局面。

猜你喜欢

酒席礼金村官
唱村官
礼金不算遗产 儿子未能继承
“95后”女村官的乡村振兴梦
重阳席上赋白菊
让优秀“村官”有奔头
耶鲁高材生的“村官”之路
规范农村办酒席的对策
——以榕江县为例
遏制滥办酒席之风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移风易俗度在哪里
论“非法收受礼金”的刑法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