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逐与幻灭:莎菲女士和蘩漪形象的对比

2019-03-20孟庆楠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14期
关键词:吉士莎菲周萍

□孟庆楠

莎菲与蘩漪都是深受五四思潮影响的女性知识分子,她们一个是受过新式教育的女知识青年,一个是受过新式教育的旧式太太,她们极力挣脱旧的思想对她们的压抑和束缚,极力表达她们对于当时社会的不满,尽情追逐自己的爱情,尽管结果如飞蛾扑火般惨烈,但是这两个女性所具有的反抗意识对当时的社会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当时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莎菲的人物形象

(一)洒脱不羁而又压抑本性。莎菲在文中是一个非常矛盾的角色。作为一个受过五四思潮影响的知识女性,她有着知识女性的大胆,对理想爱情的追求,与同时代的女性相比,她无疑是活得最无拘无束、最肆意洒脱的:破破烂烂的手套、没有香水的抽屉、无缘无故扯碎的新棉袍等。此外,她也从来都不掩饰自己的感情,凌吉士那“说不出、捉不到的风仪”煽动着莎菲的心,她“用一种小儿要糖果的心情”望着那两个“鲜红的、嫩腻的、惹人的”嘴角,觉得有把自己的“嘴唇放上去的需要”,她要占有凌吉士,要凌吉士“无条件地献上他的心”,跪着求她“赐给他吻”。她说:“假使他这时敢拥抱住我,狂乱的吻我,我一定会倒在他手腕上哭了出来,我爱你阿!我爱你阿!”她是洒脱不羁的,想要什么就大胆地去追逐,不在乎世俗的眼光,这一点和当时的很多女性是不同的。然而,她又有着自我压抑的一面,她说:“近来为要磨练自己,常常话到口边便咽住,怕又在无意中刺着了别人的隐处,虽说是开玩笑。”有一次在夏那儿借住时,梦如那关于爱情的感悟的谈论,其实就隐含着对莎菲的讽刺,但是她却默默忍受了。在爱上凌吉士后,一次选房子的过程中,又让莎菲感觉到自己的不对,她说:“我决定了,我懊悔,懊悔我白天所做的一些不是,一个正经女人做不出来的。”

(二)倔强而又脆弱。她勇敢地从家庭里走了出来,即使前路曲折、困难重重,她也没有想过退缩,还是执着地追逐自己的理想。其实她有一个很温馨的家庭,她的家人都很爱她,正如文中所说:“我的父亲,我的姊姊,我的朋友都如此盲目的爱惜我”。可即便这样,她也没有想过回去,没有想过回头,倔强地追求着自己想要追求的。同时,她也有着脆弱的一面,苦闷时想要借酒浇愁来自我麻醉,在她收到蕴姊的来信后,自知无望,就想要靠喝酒来麻痹自己的神经,想要借此一了百了,不再被世俗这些琐事所烦扰。

二、蘩漪的人物形象

蘩漪是《雷雨》中最具有特色、性格最鲜明的一个人物形象,她也是最具有“雷雨”性格的一个人,她敢爱敢恨,对于周家庸俗单调的生活感到压抑并且难以忍受,周家对于她来说,无异于是一个“铁笼子”,她要摆脱这种束缚,去找寻她真正想要的东西。

蘩漪的倔强反抗主要体现在她和周萍的事件上。繁漪是个受过新思想教育的女性,她有思想,有追求美好爱情的渴望,然而命运之神却和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她并没有嫁给一个爱自己、自己也爱他的男人,反而是嫁给了一个冷酷、专制的、有着大男子主义的一个男人。周家看似很美好,蘩漪生活得也足够富足,吃喝不愁,还有佣人服侍,可是她在周家却无法得到尊重,得不到同等的平等的爱情。周朴园和她之间没有一点她想要的爱情的样子,所以当周萍出现,面对周萍引诱的时候,她毫无疑问地沉沦了。对爱情的热情追求使她产生了敢于反抗周朴园的巨大勇气。为了她和周萍的爱情,甚至不惜想要逃走,不怕背上乱伦的罪名,只是想要和周萍在一起,拥有自己想要的爱情。

三、莎菲和蘩漪形象的对比

(一)莎菲和蘩漪的相同之处。

1.具有强烈的反抗性。莎菲和蘩漪都具有强烈的反抗性。莎菲是一个十九岁的患有肺病的少女,在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影响下,她离开了家庭,在异地独自一人生活,她在日记里向旧社会发出过强烈的控诉和呼喊,她是封建礼教的叛逆者,是一个觉醒的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新女性。茅盾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莎菲是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造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是五四以后,解放的青年女子在情感的矛盾心理的代表者。”莎菲不以男人为天,她独立,追求个性解放、恋爱自由,否定封建礼教中女性不平等的地位。蘩漪是一个受过新式教育的旧式太太,受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她极力想要挣脱这个让她感到压抑的家庭,但无奈最后以悲剧而告终。在周朴园看来,蘩漪是个病人,她需要吃药,并且极为强硬地让她服从自己,不能有任何的违抗。蘩漪恨着周朴园,所以她不停地与周朴园发生冲突,从拒绝吃药到拒绝看病、拒绝回答周朴园的问题,再到最后尖锐地抨击周朴园。每一次冲突都在不断地升级,表现出她内心强烈的反抗。蘩漪表面是对周朴园的反抗,其实也是对命运的反抗。

2.对理想爱情的追求。莎菲和蘩漪都有着追求美好爱情的理想,她们反抗家庭、反抗命运,为了自己的爱情不断抗争着,哪怕头破血流。《雷雨》中的蘩漪是一个漂亮、有才华的女子,她和周朴园是门当户对的家族联姻,没有爱情,也谈不上相敬如宾,因为在周朴园的眼里,蘩漪是一个病人,是一个疯子,他并没有把蘩漪放在一个和他同等地位的妻子的位置上,他只是需要一个生育工具、一个实力相当的门面。然而受过新思想教育的蘩漪,又如何受得了这种对待呢,或许她能忍受得了一年、两年、三年五年,一辈子她总是忍受不了的,这个时候,与周公馆压抑气氛格格不入的年轻而又充满朝气的周萍从乡下回来了,他的出现,给蘩漪苦闷的心灵带来了一丝曙光,“她也是要一个男人真爱她,要真真活着的女人!”为了获得她的爱情,为了和周萍在一起,她什么都顾不得了,不在乎乱伦的丑名,不去想会给自己的儿子带来多大的伤害,什么都在所不惜,只想拥有自己的爱情。

莎菲也是一个勇敢追求爱情的女性,在遇到俊美的凌吉士后,她一反女人在感情上被动的常态,主动为了自己的爱情而努力。她怀着特别的目的搬了家,住在凌吉士的附近,借补习英语为名接近凌吉士,想要近水楼台先得月。在知道凌吉士有了妻子后,也还是不愿放弃,并断定他不曾得到过女人的爱,也不曾爱过女人,她还想要教教凌吉士。

3.有着变态心理的倾向。蘩漪的心理无疑是扭曲变态的,在周萍这件事上更好地体现了她性格中变态不堪的一面。她爱周萍,为了挽留周萍,她不顾一切说出事实,提醒周萍她们之间所发生的事,她甚至对周萍说:“我不是你的母亲。不是,不是,我也不是周朴园的妻子。”在周萍移情别恋之后仍然纠缠不休,甚至利用她的儿子对四凤的爱,想要她的儿子成为周萍和四凤之间的阻碍,不在乎儿子幸福与否,只希望自己可以得到周萍的爱。在周萍去找四凤时,把四凤的窗子堵上,不让周萍出来,最后被鲁大海发现,造成了两个家庭的悲剧。

莎菲的心理也是有问题的,从文章中的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出,如:她看到苇弟的眼泪一颗一颗掉在她手背时,她向野人一样笑了,看到苇弟笑,她就故意去捉弄他,看到他哭了,她就快意起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她内心的不正常。除此之外,她一直在自己的脑海里臆想着凌吉士,假想凌吉士这时敢于拥抱她,狂乱地亲吻她,她一定会倒在凌吉士的手腕上哭出来,她甚至在想,为什么当凌吉士独自站在她面前时,她不扑过去吻他的嘴唇、他的眉梢……所有这些,都显示了她心理扭曲变态的一面。

(二)莎菲和蘩漪的不同之处。莎菲和蘩漪虽然都是受过新式教育的女性,但她们二者之间也有着区别。莎菲是一个独自离家在外漂泊闯荡的独立女性,她有着温馨的家庭,有着爱她爱到盲目的家人和朋友,她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的感情,为了得到凌吉士的爱,她也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在爱与不爱的折磨下,她发狂却又心存幻想,但是,当凌吉士向她表白后,她发现了凌吉士内心卑劣的灵魂后,她又振作起自己的自尊心来,不愿把自己交给这样的一个人。

而蘩漪,她却是一个不能摆脱旧家庭的悲剧人物。没有遇到周萍时,她的生活被周朴园控制着,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相夫教子,这让蘩漪感到压抑,她被男性的周朴园“闷死”,却又无可避免地把希望寄托在了男性身上。周萍的出现让她的生活又出现了曙光和生气,把已经麻木的她唤醒。她企图让另一个男性带给她幸福,带领她走进另一种生活,却从来没想过依靠自己过上幸福有尊严的生活。依靠男性,尤其是一个本不应该有任何亲属关系之外的男性,终究无法让蘩漪得到救赎,去冲破家庭、冲破社会的樊笼,反而把自己推入到更大的深渊中,造成了两个家庭的悲剧。

莎菲和蘩漪都是当时社会文化的产物,她们是五四运动背景下部分女性的缩影。在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下,许多的女性开始走出家庭,找寻自己的社会地位,找寻自己的“话语权”,尽管蘩漪和莎菲在追逐一番后,还是不免以失败而告终,但她们展示了当时文化背景下的女性想要获得独立平等地位的渴望以及女性独立斗争的艰苦,为当时的女性提供了借鉴和警醒。

猜你喜欢

吉士莎菲周萍
情感与理智的博弈
——试评莎菲女士的精神斗争
“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课型研究
《雷雨》剧本内容梗概
闲话梧州五太史
莎菲:现代“作女”形象分析
谁动了莎菲的日记?
——《莎菲女士的日记》中叙述人形象分析
自我而任性的“新女性”
——重读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
亲情与谎言 `
在追求与拒绝之间——谈《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女性主义立场
周蘩漪的反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