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19-03-20康广
康 广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贸易系,河北 石家庄 050081)
2016年2月《“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印发并施行,这是全国第一个跨省市的区域“十三五”规划,明确了京津冀地区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1]。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的整体实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经济在保持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区域生态环境更优美,交通网络基本形成,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在国家顶层设计的战略背景下,河北省迎来了发展的关键机遇期。在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河北省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河北省给予了创业的高校学生丰厚的奖励,在政策上也给予一定的支持,但由于起步较晚,河北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还存在问题。因此,探索河北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显得十分重要。
一、河北省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河北省的高校创业创新教育起步比较晚,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方法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1.课程设置不够完善
人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如果没有充足的人才,那么经济的发展就将会停滞不前。想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就需要有一批创新创业型人才。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制定以及雄安新区的建立,河北省、天津以及北京都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而高校就承担着培养人才的责任,但是目前河北省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没有完善的课程体系,且已有的创业教育课程主要以理论课程为主,缺乏实践,具有局限性。
2.创业创新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要想培养一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就需要一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师资队伍。创新创业作为一门综合学科,还处于发展阶段,当前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力量薄弱,现有的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了解阶段,手头没有合适的教材,尚未发掘太多与其他学科的关联点,缺乏实践,况且讲解不到位,使得有的大学生认为创新创业就是创业,提不起太大的兴趣。
3.平台缺少特色
河北省很多高校的创业孵化平台千篇一律,缺乏自己的特色[2]。平台的建立不是关键,它的后期发展才是应当关注的重点。河北省高校基本都有了大学生创业平台,但是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规模,尚未打造出各自的品牌,不利于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创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金字塔模型
要使中国真正走在世界的前列,必须有强大的科学技术力量,有一支富于创新的人才队伍,这是中国发展的后劲之所在、力量之所在。 我们要依靠科学技术实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大力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积极与国际上进行高质量、高水准的交流合作。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下,河北省应为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任何敢于面对决策的人,都可以通过学习成为一个创业者并具有创业精神。创业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个人性格特征。”[3]这是 1991年东京创业教育国际会议上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说的,这一言论也表明创新创业人才是可以通过后期培养出来的,并不是天生的。美国是较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国家,早在1977年就已经有50~70所学院和大学开设了与之有关的课程。到了1999年,已有约1100所学院及大学开设了此项课程,并且在同一年,美国国家创业教学基金成立。
美国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有两类基本组织模型,见表1。
表1 美国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型
了解美国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举措之后,可以来分析一下我国现阶段的情况:我国现阶段主要是应试教育,学生很努力,教师也积极地把课本上的知识教授给学生,但是这样学生接触到的东西却是很片面的,并且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与社会实际所需要的人才有一定距离。而创新创业教育则要求学校加强对创新创业精神的深入培养,使学生打破常规理念,勇于创新,敢于抛弃旧的理念,用不同的角度方法寻找并发现市场发展、变化的规律。而且大学生想要创业,就需要创业资金,这对在校大学生或者应届毕业大学生将是一个困难,尽管有些毕业生可以通过亲戚朋友以及银行贷款获得创业资金,但是这种方法毕竟难度较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根据以上的分析,再结合我国当下的教育情况,本文建立了适合我国当下的人才培养模型——人才培养金字塔,见图1。最底层是关于创新创业人格的培养,人格的培养即学生内心的培养,只有内心坚定、有目标、有责任感的学生才能支撑起金字塔的最底部。在我国当下的教育体制下,让学生拥有独立的人格,是当下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中间层是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我们需要让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更加坚定,也要激发没有创新创业意识的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最顶层是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也就是创新创业人才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培养,目的是让大学生有能力估计风险、了解创新创业项目的可行性,把创新创业落实到实处。
图1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金字塔模型
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金字塔模型中,政府、企业、学校、个人均扮演了重要角色。学校的课程开发和学生个人的胆识关系到创新创业人格的培养;政府的相关政策、企业是否有合适的合作方式则关系创新创业意识的形成;而学校与企业是否可以完美挂钩又关系到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三、 河北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
当下的重中之重则是让政府、企业、学校、学生个人四方紧密合作,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从一个可能变成现实。
1.与京津资源共享,实现共同发展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河北省可以借助北京和天津的教育资源优势,培养符合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目前,京津冀高校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水平也是不平衡的,而如果京津冀区域高校资源共享,则有利于促进各地区的教育均衡发展,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与分配,促进京津冀地区共同发展
2.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共创共赢,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目标之一。无论学习多少理论知识,最终都要落实到实践中来,推进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产教融合,不仅可以实现校企共赢,也能使学校更好地了解当下社会所紧缺的人才,这样学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就更加具有针对性。可以让教师进企业学习,更好地把握企业生产的经验与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开创一个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
3.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是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一大重要因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河北省各高校迫切需要高水平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创新创业教育中,要增强教师的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构建优秀的创新创业师资团队。应从学历层次、学科知识方面以及思维独特、大胆创新的特质角度选取,组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学校也可以通过外聘教师的形式,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的整体实力。
4.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营造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
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局限于缓解就业压力,它的根本目标应当是为国家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因此要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其他教学体系相融合。以全体学生为对象,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有创新创业兴趣的学生适当提供相关知识与专业能力的教育,将创业孵化平台利用起来,形成学校自己的创新创业教育特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形成校园文化。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国家富强的根本,人才是创新的条件。随着各高校招生数量的逐步增加,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毕业生数量也逐年增加,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则成为当下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关键。创新创业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就业模式,也是国家鼓励的一种新选择,加快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能推动高校学生进行创新创业,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