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山煤矿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分析
2019-03-20黄小平
黄小平
(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54)
0 引言
目前,锚杆(索)支护技术已经在我国煤矿大量推广,与传统刚性支护技术相比,锚杆(索)能够起到主动、及时支护的作用,可以有效控制顶板的初期变形,同时,锚杆(索)支护允许一定的变形,能够在后期起到让压支护的作用[1-2]。
随着对锚杆(索)支护技术研究的深入,众多学者认识到预应力是锚杆支护中的关键参数。朱浮生[3]的研究结果表明,当锚杆预紧力达到60 kN以上时,控制围岩变形效果较好。张农等[4]指出施加锚杆预紧力能显著减小巷道变形量。康红普等[5]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锚杆预紧力对巷道围岩附加应力场的影响,认为较高的预紧力形成有效压应力范围广,能够对整个顶板起到支护作用,使锚杆的主动支护效果得到发挥。
由于预应力对锚杆支护的重要影响,本文将从预应力对围岩的作用机理、提高预应力的措施两方面展开研究。
1 锚杆预应力对提高支护效果的作用机理
1.1 锚杆预紧力对支护的影响
通过众多学者的研究,总结锚杆预紧力对巷道支护的影响有以下3个方面[6]。
控制巷道初期变形:在巷道开挖初期,围岩受到采动影响将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形,此时施加较高的预紧力,可以有效地悬吊顶板,限制巷道围岩的进一步变形。
能够提高围岩的承载能力:提高预紧力以后能够有效限制围岩节理面的开裂、滑移,阻止塑性区的发展,从而提高围岩的承载能力。
能够提高最终支护强度:高预紧力锚杆在巷道围岩变形以后,本体拉力迅速提高,接近锚杆所能承受最大拉力;同没有施加预紧力的锚杆相比,预应力锚杆最终支护强度普遍偏高,因此,提高的巷道的最终支护强度。
1.2 锚杆预紧力力学模型与分析
巷道开挖以后,会在其上方形成一个椭球型的松动圈,若不及时支护,会形成冒落拱。锚杆支护能够将松动的岩石锚固在上方坚硬顶板上。为了起到有效的悬吊作用,锚杆的预紧力需要足够大,如图1所示[5]。
图1 拱形巷道围岩破坏机制
冒落拱高度计算:冒落拱的高度可以参照《公路隧道设计规范》,按式(1)进行计算
h=0.45×2s-1w
(1)
式中:h—冒落拱高度;s—围岩级别;w—宽度影响系数;w=1+i(B-5);B—硐室宽度,m;i—每增加1 m时的围岩压力增减率,以B=5 m的围岩垂直均布压力为准。当B<5 m时,取i=0.2;当B>5 m时,取i=0.1。
锚杆预紧力计算:锚杆预紧力应当满足式(2)
(2)
式中:a—锚杆间、排距,m;G—锚杆预紧力,kN/根;k—安全系数,一般取1.5~1.8(松散系数);h—有效长度;γ—岩体容重。
锚杆扭矩确定:锚杆螺母扭矩与锚杆预紧力的力学关系见式(3)
(3)
式中:P—锚杆预紧力,kN;M—施加的扭矩,N·m;D—锚杆的直径,m;K—与锚杆螺纹的形式、接触面、材料、导程、杆径等有关的系数。在工程实践中,常用的K值取值范围见表1。
表1 常用K值取值范围
由式(3)可知,锚杆预紧力与预紧扭矩成正相关关系。预紧扭矩越大,预紧力相应也越大。根据《煤矿巷道断面和交叉点设计规范》,锚杆的预紧力需达到50 kN,计算可得预紧扭矩为200 kN以上。
1.3 提高锚杆预紧力的措施
施工时采用专用器械:例如采用大扭矩的锚杆钻机、扭矩倍增器、扭矩扳手等。其中煤矿应用最多为气动扭矩扳手,该扳手基本采用冲击旋转式。气动扳手可以产生较大的预紧扭矩,满足绝大多数锚杆预紧力的设计要求。
合理选用锚固剂:锚杆与围岩的粘结作用是通过锚固剂产生的,围岩变形经锚固剂传递给锚杆, 锚杆对围岩的约束也是通过锚固剂传递的。因此,锚固剂的粘结力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锚杆的支护阻力。目前,锚固剂根据凝固速度分为超快、快速、中速和慢速,一般情况下,孔底应送入快速或者超快速的树脂锚固剂,远离孔底处应该使用中速锚固剂,以加快锚固剂凝结速度。锚固剂的用量需要根据锚杆支护阻力进行计算,保证锚固力大于锚杆杆体的抗拉强度。
合理选择三径:由于预紧力和锚杆直径成反比,直径越小,相同扭矩下的预紧力就越大,因此,应优先选用小直径锚杆。同时,应当注意三径配合,合理的三径匹配关系可以保证树脂药卷的均匀混合,药卷的成本合理,并降低钻孔时间, 同时最主要的是可以保证合理的树脂环形厚度,一般情况下树脂环形厚度约为4~6 mm,用钻头直径为27 mm(孔径约为28 mm) , 锚杆直径为18 mm或20 mm, 药卷直径为23 mm或25 mm。
提高锚杆螺母与杆体的装配精度:提高装配精度,可减小两者之间的摩擦系数。这可以通过提高加工工艺水平,或者在锚杆螺纹部分适当增加润滑剂来实现[5]。
2 工程实践
骆驼山煤矿首采采区采用集中上山布置,其中2号集中回风上山为矩形,沿9#煤层底板掘进,9#煤厚度平均为4.3 m,倾角平均约9°,埋深约210~400之间。9#煤顶底板岩性为砂质泥岩、中粗粒砂岩,岩石强度尚可,泥岩遇水膨胀性弱。
巷道断面为矩形,净宽4.0 m,净高3.6 m;锚杆间排距为800 mm×800 mm,锚索间排距为2 m×2.4 m。该巷道锚杆支护方案如图2所示。
图2 2号集中回风上山支护方案
锚杆直径20 mm,长度2.5 m,托板规格150 mm×150 mm×8 mm;金属网采用φ6 mm钢筋焊接;每根锚杆采用1卷MSK23/35,2卷MSZ23/35型药卷进行锚固。
锚索采用φ17.8 mm的钢绞线,锚索长7.3 m,每根锚索使用1卷MSK23/60,2卷MSZ23/60型树脂药卷。
按照式(1)、式(2)及式(3)进行计算,确定锚杆预紧扭矩为250 N·m,采用风动扳手紧固;锚索预紧力不低于150 kN,使用张拉千斤顶进行张拉。
巷道自掘进之后的变形数据如图3所示,从中可以看出,巷道变形量很小,符合使用要求。
图3 巷道变形
3 结论
(1)锚杆支护的关键点是有较高的初始预紧力,初始预紧力越高,锚杆的主动支护效果越强,可大大减小巷道的初始变形。
(2)预紧力的大小可根据理论公式与现场经验相结合来确定。
(3)提高预紧力可使用扭矩扳手,风动扳手,在螺母和球垫中增加尼龙垫圈,提供锚杆尾部螺纹的加工精度等方法来实现。
(4)合理的预紧力是实现锚杆主动支护作用,同时也是减小初期围岩变形的关键,在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应当进一步加强对锚杆预紧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