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校大学生参与基层扶贫的可行性与路径探析
——基于实践育人视角

2019-03-20吴奶金林萍萍刘飞翔

关键词:贫困村基层大学生

吴奶金, 林萍萍, 刘飞翔

(1.龙岩学院,福建 龙岩 364000;2.福建农林大学 经济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一、引言

随着社会治理转型与高等教育改革的纵深推进,在校大学生参与基层服务的主动性不断增强,社会需求明显提升。在扶贫工作全民化的背景下,引导数量庞大的在校大学生投入到基层扶贫工作意义重大。探讨在校大学生参与基层扶贫的可行性,并构建在校大学生参与基层扶贫工作机制,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和关键。

大学生参与基层治理是乡村治理转型的重要方式。戴育滨提出新农村建设中政府起主导作用,以农民为主体,在校大学生是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认为构建大学生参加新农村建设机制,完善激励体系,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与建设[1]。祝军、杨平则从影响大学生参与基层治理因素的维度分析参与度与满意度,提出大学生参与基层服务意愿受政府政策优惠力度、职业发展潜力等因素影响[2]。可文彤欣、张廷君提出为了拓宽大学生的就业面,应当积极引导在校大学生参与基层服务,激励来自各个专业领域的大学生参与基层治理,有助于缓解基层人才紧缺问题,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在校大学生的综合能力[3]。

对于在校大学生参与基层扶贫工作的研究相对较少。程华东、张贵礼提出构建“大学+政府+企业”新型支农模式,以大学生为主体,围绕基层需求,通过政府与企业双重支持,能够促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但存在社会资金不足、缺乏活力等问题[4]。胡晓青认为在校大学生参与文化扶贫取得积极进展,但存在参与机制不严谨、参与深度不足等问题[5]。

总体分析,以在校大学生参与基层扶贫工作的研究不足,如何发挥在校大学生在基层扶贫工作中的作用没有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基于此,本文将以乡村振兴战略、社区营造和参与式发展理论为基础,分析在校大学生参与基层扶贫的可行性,提出在校大学生参与基层扶贫的路径,致力于发挥在校大学生作用,提高扶贫开发效率,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构建大学生参与基层扶贫的长效机制。

二、新时代在校大学生参与基层实践的理论逻辑

(一)乡村振兴战略

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次年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到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要激发贫困群众自我发展内生动力,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作为基本要求,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全国“三农”问题的战略升级,其核心是“战略”,关键是“振兴”,靶向是“乡村”,人才扮演重要角色[5]。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贯穿于整个战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一懂两爱”三农工作队伍,消除贫困群众的精神贫困,营造争先脱贫的向上氛围。马克思文化观指出精神文化是由物质生产水平决定的,精神文化的发展最终还是人的发展[7]。由乡村振兴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共同构筑的“一懂两爱”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将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新的理论指导。

(二)社区营造理论

社区营造的概念最早由台湾大学夏铸九教授提出,他认为居住在同一区域范围的居民,需要对共同的生活环境进行共同创造,使居民之间产生更加紧密的社会联系,即以改善居住环境促进社会邻里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次序。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整合“人、文、地、景、产”五大社区发展方向,其中“人”是指改造的目的是为人提供良好的居住与发展环境,与大陆提倡的“以人为本”异曲同工;“文”是指社区发展形成的社会良序,能够引领社区风尚;“地”是地理环境的保育与特色发扬;“景”则是生活环境的永续经营、独特景观的创造等;“产”以在地化的生产生活为特质,延续良好的地方特色。清华大学罗家德教授指出社区营造通过NGO帮扶,社区居民自我组织、自我治理、自我发展,提升社会资本聚集能力,达到社区治理的目的[8]。在校大学生专业能力属于习得过程,以跨学科、跨年级组成的大学生服务队在贫困社区、贫困家庭完成“人、文、地、景、产”的改造,对于基层扶贫开发将起到积极作用,也将为人才培养提供新模式。

(三)参与式发展理论

乡村治理转型的实质是调整传统乡村治理思维和治理方式[9],参与式发展模式是当前乡村治理所运用的主要理论实践形式。迄今为止,参与式发展的内涵不断丰富,并被运用到各个领域。参与式发展概念的提出改变传统以外部力量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实现发展主体的内部化。该理论假设每一位发展相关者均为相对知识拥有者,且都愿意参与发展全过程,敢于表达自己的意愿,对自己的利益有明确的认识,只要有机会便参与到社区发展或与自己利益相关的讨论中。参与式发展的主体在发展进程中具有决策权,对相关利益具有分配权,对发展成果具有拥有权[10]。贫困家庭的发展需要激发自身发展动力,同时也需要来自外部资源的有效补给,参与式发展的本质是形成内外部主体的有效衔接,实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从而达到发展目的。

三、在校大学生参与基层扶贫的支撑体系

(一)多层次、全方位的政策体系鼓励在校大学生参与基层实践

通过对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政策文件分析,各项政策文件有一定的重合性,但各个文件对于实践形式、实践内容、基层需求、实践教学改革等又有不同的侧重点(见表1)。

通过整理发现有以下几个侧重点:

(1)实践育人。完善实践育人机制,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增长基层服务才干,激发大学生基层择业意愿,为基层社区输送青年人才。

(2)实践教学改革。探索高校课程改革,增加实践课程设置,实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突出高校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践教学考核。

(3)实践基地建设。高校应当营造良好实习环境,提供便利场所,建立稳定长效的实践基地,保障大学生实践的稳定性、长期性,通过实践基地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4)基层服务工作机制。引导大学生向基层择业、创业,保障大学生基层服务权益,助力青年成长成才,强化部门协同,联合培养服务基层的大学生。

(二)高水平、严要求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保障实践育人

实践是检验大学生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11]。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正逐步成为高校教学模式新的突破口;以创新创业为驱动的实践教学改革,成为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面对当前就业难的现实压力,通过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已初见成效。以福建省重点建设的三所高水平大学为例,三所高校均在教务处下设置相应的实践教学科室,负责制定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方案、设立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设置实践课程、制定本科生社会实践训练计划、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等;同时,每年设置实践教学改革专项课题,鼓励教师深化实践教学,发挥实践育人功能,促进大学生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培养模式。此外,三所高校均申请成立相应的产学研中心,发挥实践育人的突出作用,如福州大学的国家大学科技园,福建师范大学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福建农林大学的海峡创业育成中心,通过项目带动学生参与社会发展实践,增强服务社会能力。

(三)素质高、能力强的在校大学生主动参与基层社会实践

大学生主动性人格是指个体不受情景阻力制约,并能够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倾向。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价值取向多元化、注重自我、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等特点,应当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12]。当前大学生存在就业技能薄弱、社会认同感降低、应届毕业生数量攀升等现实困境;而在高校培养方案不断调整过程中,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机会增多,了解和服务社会、企业的渠道拓宽。从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暑期三下乡队伍和分布区域分析,实践队伍数量充足(见图1),分布区域不断拓展,队伍功能性逐步明确,服务社会本质显现。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是其主动性与自觉性的表现,亦是其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加速在校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步骤[13]。

图1 2014—2018年福建省高水平建设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伍数量

四、制约大学生参与基层扶贫的障碍性因素

(一)基层行政主官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缺乏客观认知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精英教育已逐步转向大众教育,高校数量扩充成为趋势,经验不足使得高等教育的发展处于不稳定的状态[14]。此背景下,在社会认知层面对于大学生能力的质疑不绝于耳。基于65个乡镇行政主官的访谈发现,接近一半的访谈对象认为大学生实践能力不足,难以适应基层工作环境;此外,高校毕业生参加基层工作性质不定,导致基层青年流动性大,使得培养成本升高。另一方面,基层扶贫工作任务重、难度大,近60%的访谈对象认为大学生难以适应基层扶贫开发任务。质疑大学生能力不足是导致大学生基层事务参与少、大学生基层项目不足的原因之一。

(二)大学生参与基层服务缺乏有效引导

近年来,各级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形成相对完善的大学生基层服务、成长体系,但也存在政策科学性与落实效率性等问题[15],且宣传方式单一,新颖性不足,使得大学生对于基层服务政策的知情度低,参与热情不高。基于此做的问卷数据显示,65%的大学生表示就业政策宣传力度不够,45%的大学生认为就业政策宣传方式古板,与大学生接收信息特点不符,仅有15%的大学生对于基层就业政策表示清楚。费喜敏在其研究表示有40.98%的高校学生愿意到基层就业,同时指出,有效的就业宣传能提高农村基层就业意愿[16]。张玲研究表明仅有28.97%的大学生选择参与新农村建设[17]。此外,大学生参与基层扶贫开发存在责任划分模糊问题,相关单位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如部分高校限制大学生参与基层志愿服务,部分基层部门拒收大学生参与基层志愿活动等行为。

(三)大学生参与基层服务项目持续性不足

项目具有稳定性、持续性和长效性是一个项目得以深入开展的关键。现阶段以大学生为主体参与的项目缺乏长效性,多数是短期项目。以团中央倡导开展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为例,该项目时间为高校暑假期间,队伍人数在5~10人之间,多数为一位高校教师带队,实践时间在一周左右。通过与基层干部的访谈发现,基层干部认为大学生实践时间短,缺乏对乡镇的了解,且“三下乡”目标不明确,随意性大,难以有效完成具体工作。参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则表示经费不足、时间有限、基层配合度低,导致社会实践既定任务难以有效落地。基于以上讨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持续性,且稳定性不足,导致实践项目深度不足,无法有效的服务基层工作。解决大学生实践项目持续性不足问题,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可度与时效性。

五、在校大学生参与基层扶贫开发路径

(一)以学生党支部为基础,探索党小组帮扶模式

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增强学生党支部社会实践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是培养合格学生党员的关键。行政体系内对于大学生党员的能力认可度高于一般大学生,基于此,以现有政策为依据,探索建立扶贫党小组。一方面转变基层干部对于大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现有认识;另一方面,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服务社会水平,增强学生党员实践能力。

高校学生党支部以跨学科或跨年级学生组成,学生党员均为学生群体中综合素质较高者,应充分调动其主动性,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社会为主线,组建基层扶贫党小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培养实践环节,实行学生党小组与贫困村党支部的“对口援建”,围绕党建扶贫相关办法,完善贫困村党支部工作体制,壮大贫困村党支部力量,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高校组织部门与贫困县扶贫办做好对接工作,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学生党小组帮扶指定贫困村,学生党员利用寒暑假,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与贫困村党员探讨脱贫发展计划、乡村景观提升计划,为贫困村的振兴出谋划策。结合高校党建经验,提升贫困村党员的文化素质、科学素质、管理能力,在提升基层党员自身综合素质的前提下,增强脱贫帮扶能力。同时学生党员可充分运行掌握的办公系统,为贫困村收集、整理完成的扶贫帮扶数据,完善贫困户建档立卡资料,规范贫困户档案管理,为科学扶贫提供决策依据。

(二)以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为支撑,构建志愿服务长效体系

整合各类资源,造就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积极引导在校大学生参与基层扶贫开发,构建高校师生志愿服务体系。设立贫困村志愿服务工作站,引导高校实践队伍长期服务。充分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高年级学生实习等已相对成熟的实践项目,通过实践队伍与贫困村“结对子”建立帮扶关系,实现多次、全方位的志愿服务。发挥高校师生专业能力开展社区营造活动,通过对贫困家庭“人、文、地、景、产”的逐步改善,增强贫困群众脱贫动力、生活活力。

挖掘地方优秀文化,提升贫困群众文化素养,增强自我发展意愿。高校师生志愿服务队要充分挖掘地方励志文化,编制村史、村志,以在地化的励志人物激励贫困群众;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成立各类协会、表演队伍等丰富娱乐生活,鼓励贫困群众参与各项文体活动,积极引导贫困群众摆脱“内心贫困”。通过举办道德讲堂、“脱贫者说”等活动,表彰村内自立自强的贫困群众,弘扬传统文化中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等优秀传统价值观,用文化补脑、精神“扶志”引领精准扶贫;积极宣传各项扶贫政策,结合学生党员特长,开展贫困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增强政策宣传的效果,激励贫困户主动脱贫;既提升贫困群众的自我认知,激发其自我发展意愿,又构建村内自立自强欣欣向上的氛围,推动村庄“面子”工具发挥作用。

(三)发挥高校社会服务责任,以课题组形式推动村校定点合作

发挥高校社会服务责任,引导大学生参与公共事务,建立村校合作机制。高校师生结合自身专长,研究农村贫困与贫困治理问题,创新当前农村治理机制,研究传统乡村治理思维和治理方式,优化农村扶贫治理模式,探索政府扶贫转移支出合理、贫困人口切实受益、扶贫效果可持续的扶贫道路;成立相应的治理协会,形成在地化知识分子群体,对贫困群体的家庭情况进行初步判别,协同新乡贤力量解决贫困家庭部分困难。高校师生课题组持续参与农村扶贫事务是扶贫外部资源的有效注入,有利于积极促成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

充分发挥高校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文化扶贫、教育扶贫、精神扶贫的作用,设立相关课题,引导高校专业科研人员加强对贫困群众“志气”的研究;根据贫困村群众的区域差异、致贫原因,制定双扶方案,深化与贫困村的合作、充当智囊,为打赢扶贫攻坚战贡献力量;充分引入有经验、资质的高校、社会组织心理工作者,三农科研人员等相关专业人士,辅助帮扶干部解决问题,加强对于贫困群众心理贫困的指导与帮助,在校大学生协助导师参与课题研究,发挥实践调研等专业优势,并以大学生为主体设立长期的固定观察员为基层扶贫开发扶贫收集第一手资料。

猜你喜欢

贫困村基层大学生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基层在线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走基层
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