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图书馆学硕士论文研究方法使用的调查与分析
——以七所“双一流”建设大学为例*

2019-03-20

图书馆论坛 2019年3期
关键词:图书馆学双一流分析法

张 彤

1 研究背景

1.1 研究意义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1],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支撑。现阶段教育发展程度对设计发展路径至关重要,学位论文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教育的直接成果,其质量优劣对于评估学科研究发展程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学位论文质量又深受研究方法应用水平影响,对其应用情况进行研究有利于摸清某一学科教育与研究发展中存在的长处与短板。201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部署学位论文抽检过程中将研究方法与实践能力作为论文审核重要的评议要素之一,从政策上肯定了研究方法教育对学科发展评估、学术规范评估有重要作用。而后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办公室委托进行了一系列关于硕士学位论文规范的研究项目,并在《2017年教育督导工作要点》中计划开展全国研究生学位论文资源库建设,完善学位论文作假、违规行为处理规范,进行“全国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发展报告(2015年)”课题立项,旨在通过论文抽检学位加强教育督导,提高教育质量。如何评价学科实际教育质量?本文以研究方法应用情况为评价指标,以直观数据为评价图书馆学教育成果提供支撑。对图书馆学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应用情况的研究,有利于实现对图书馆学教学科研成果的直观评价,据此管窥学科发展以及高校建设情况,对于制定高校“双一流”实施方案提高图书馆学教育教学水平具有实际意义。

1.2 研究综述

一门学科研究方法的应用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学科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也是衡量研究方法体系是否完善、学科建设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准[2]。杨雪莉[3]、刘伟等[4]探讨并尝试构建我国图书情报学的研究方法体系;罗立琴等[5]梳理了建国60年的图书馆学研究方法体系,认为“层次说”最具普适性,涵盖“过程论”“实用论”“综合论”等研究方法体系,提出移植与构建原则,从宏观层面为现代图书馆学研究方法体系规划科学的发展路径。受信息技术影响,图书情报学逐渐发展成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的交叉边缘学科[6],研究方法有了飞跃式发展,更加多样复杂,但仍不成体系。因此,研究方法问题一直是学界极为关注的基础性内容。文献调研发现,主要涉及两部分内容,一是从理论角度进行研究,二是从应用角度进行研究。本文聚焦研究方法的应用情况,故对第二部分进行梳理,发现已有研究可分为两类:(1)模拟应用模型的探讨,讨论某种创新式研究方法的内涵,设计一套适用于图书馆学“本地化”的应用原则与实施过程。比如逯万辉[7]通过对图书馆学学术期刊发展同质化和选题相似化趋势的分析,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学术期刊同质化测度模型;(2)实际应用结果的探究,运用某种研究方法进行具体的研究。比如郑宇[8]针对图书馆学服务中民族志研究方法如何利用的问题,提出融入现代科技等建议。

近年来,有关研究多聚焦于期刊论文中的某一具体研究方法或几种研究方法的比较分析,如田野调查法[9]、案例法[10]、“概念—思维框图”[11]等在图书馆学研究中的应用。笔者在CNKI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库中,将时间限定在2009-2018年,分别以“主题=图书馆学and研究方法”和“主题=图书馆学and研究方法论”施以检索,仅得三篇论文对学位论文中的研究方法予以关注:两篇期刊论文分别对美国2005-2010年[12]、欧美1958-2013年[13]图书馆学博士学位论文所用研究方法的频次以及类别等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实证研究方法使用最频繁,吻合欧美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其学科教育的系统、严谨和规范值得借鉴;仅一篇学位论文对郑州大学2007-2016年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14],发现传统定性方法仍占据主体地位,定量研究有上升趋势。可见学界对我国科研新生军——硕士生关注较少。本研究意识到这一群体的重要性,于是选取极具学科代表性的7所高校,对其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应用情况予以调查和分析,探索学科发展的现实情况,理性思考存在问题,以期为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的良性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2 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从我国图书馆学发展看,一脉相承的图书情报两个学科在发展轨道上出现分歧,渐渐发展出各自特性。本文选取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11所领军高校(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云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郑州大学)的图书馆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调查与分析其使用研究方法的情况:(1)入选“双一流”高校名单;(2)2017年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评估结果为A(A+/A)和B(B+/B/B-)的高校;(3)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这些高校既拥有一流高校的资源支持,又具备一流学科的科研基础,是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界的排头兵,极具代表性。

首先,在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按照高校和学科名称共检索到7所高校的样本文献128篇(统计发现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在2013-2017年无样本入库)。其次,逐篇浏览全文,尤其是研究方法部分,对研究方法的应用情况进行补全并统一,以便统计分析其实际应用情况:一方面将作者明确表达的、同义异名的具体研究方法进行统一标注;另一方面,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将部分作者未提及但已应用的研究方法人为补标。再次,深度挖掘与研究主题的相关性,对上述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最后,总结提炼研究方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形成利于研究方法科学规范应用的建议。

3 数据统计与分析

通过前期文献调研,结合研究对象的特征,构建我国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应用体系,参见图1。本文依据该体系从形式规范与主题契合两个宏观方面对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具体从研究方法的明示情况、使用频次、时间分布以及主题对应四个方面展开,以数据为支撑摸清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实际应用情况,评价其应用形式是否得当、应用方法是否规范以及是否能够利于反映研究主题。

图1 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应用体系

3.1 研究方法的明示情况

学位论文作为对硕士生培养质量的终结性评价载体,无论在论文选题、论文水平方面,还是在写作能力、答辩能力方面均有严格的规范要求,在教育界是隐性存在但被普遍认可的评价指标。其中,论文水平在质量评价中所占权重最高,由丰富的知识储备、深远的价值效益以及科学的研究方法直接体现[15]。硕士生能否合理选择研究方法反映其科研能力,能否对其进行精准概括则反映其认知水平,二者综合是衡量其学术水平高低的指标之一。移植于学位论文评价中,则反映为研究方法的明示情况,即是否设置专门小节明确说明其应用的所有研究方法,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方法的明示情况统计表

从表1可见,12.5%的硕士生未明确说明所用研究方法,但违规程度存在差异:一类将部分研究方法杂糅在行文中,或在研究内容部分,或在数据处理部分,或在逻辑分析部分;另一类对此只字未提,需读者揣测其研究过程与结果得出其所运用的研究方法。87.5%的硕士生能够专门设置“研究方法”或“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为一节,对所用研究方法的内涵以及如何应用进行提炼总结。虽然大部分硕士生具备良好的学术规范意识,但在浏览全文的过程中发现两种现象:(1)缺失。共对35篇学位论文进行51处研究方法的补标,经验科学法和理性思维法遗漏最为严重,跨越学科法次之,图书馆学和情报学专门方法最次;(2)错误。将理论分析法、信息需求分析等研究内容误做研究方法,混淆案例分析法与实证研究法、定量分析与计量分析等。究其原因有二:(1)研究方法体系不完整,造成对情报学本体构建法、社会学实证研究法、数学建模方法、物理学无量纲处理等的认知缺失,对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内涵的模糊理解等;(2)学术规范内容不精通,认为显而易见的文献调研法、问卷调查法、网站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不必赘述,行文自会体现。

3.2 使用频次

单篇论文应用研究方法的数量能够反映科学研究的复杂度及深远度,某种具体研究方法被应用的频次能够反映某一学科的研究特征以及研究方法应用偏好,并据此推测学科的发展走向。因此,本文对上述两部分进行了统计,以评价图书馆学硕士教育成果是否匹配学科发展。

图2 单篇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应用数量

由图2可知,我国图书馆学硕士生教育较为成熟,单篇学位论文均能应用3种及以上的研究方法,其中2篇论文高达8种研究方法;2017年综合应用程度(研究方法数量≥6)最高,占同年论文总数的22.7%。整体而言,学位论文与研究方法应用数量呈负相关关系。而后,为具体了解研究方法应用偏好,对每种研究方法应用频次进行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研究方法应用的普遍程度,大致划分为三种类型。

(1)高频方法(>25)。①超高频方法。文献调研法是梳理研究背景的重要方法,也是展开深入研究的基础,研究者通过文献间接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②次高频方法。图书馆学是致力于强化图书馆学研究深度、提高图书馆工作质量的应用型学科,来源于专家及用户的调查数据是图书馆学研究的根本,而实际案例的比较与分析有利于总结经验,因此,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经常作为协同方法综合应用;③一般高频方法。量化数据支撑的分析结果更具科学性,利于发现客观事实背后的隐性规律,因此,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矩阵算法、建模方法和指数法等数学方法逐渐被广泛应用。

(2)中频方法(>5且≤25)。①跨越学科法应用较多,以实证研究法和以实验研究法为代表的社会学方法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最多,符合人文社会科学的本质属性,经过验证的研究结果,对于图书馆具体实践更具指导意义,而统计学方法的较多应用能体现图书馆学研究以数据为依据的学科属性,依据事实做研究;②图书馆学和情报学专门方法应用次之,随着学科发展不断趋于成熟,历经实践检验的文献计量学法、内容分析法和可视化方法等专门方法逐渐被接受并加以应用。

(3)低频方法(≤5)。①被逐渐遗忘的传统方法,如目录学、版本学以及校勘学等文献学方法,需研究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坐得住板凳。逐渐被快节奏影响的学术界,硕士研究生在技能和耐力方面更难达要求;②被借鉴创造的新型方法,如无量纲法、图论分析法等多是伴随新兴的研究热点,移植于其他学科,逐渐演化成本学科专门的研究方法。

表2 各级各类研究方法应用频次统计表

3.3 时间趋势

研究方法应用的时间脉络,可以一展学科教育导向趋势,故本文以年为单位,分别统计了各级各类方法在当年所有样本中所占的比重,一级大类研究方法统计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一级大类研究方法时间演化趋势图

由图3可知,各类研究方法变化趋势基本保持稳定,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应用具有持久性。一般方法一直是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应用的主流方法,专门方法次之,哲学方法最少。

(1)一般方法。鉴于图书馆学的社会性,经验科学法一直遥遥领先,每一个学科领域研究方法的发展都是始于对领头羊的模仿,因此案例分析法对于研究图书馆实务具有重要意义,几乎每年位居被使用的榜首。其次,在漫长的发展轨迹中,图书馆学逐渐演化为受多学科影响的交叉边缘性学科,文理兼修一展图书馆学的包容性。通过图4可见一斑,跨越学科法扶摇直上式的走向,可能在2年后成为使用占比最多的方法,尤其实验研究法历来备受研究者青睐在三级类的分项统计中显示,社会学方法的应用比重在近2年实现了由12.5%至13.3%的增长。最后,理性思维法作为提炼总结的最终步骤,主要作用于情况复杂的社会现实,关乎理论研究是否能最终落为指导图书馆相关工作的实际建议,比较分析法趋势较为稳定,一直是被应用最多的方法,但相关性分析法、举隅法之类实为偶发性应用,未形成完整的时间趋势,只在某一年中偶然被使用。

图4 一般方法二级类时间演化趋势图

(2)专门方法。从图5可知,图书情报两门学科相辅相成,但内容分析法、文献计量法和文献调研法仍是最主要的研究方法。随着实践的推移,情报学有关语义、图像、本体以及可视化等相关研究方法逐渐增多,开始融合到图书馆学研究中,满足了图书馆学日益复杂的研究需求。但从总体情况上看,硕士研究生对于图书馆学专门方法的掌握并不娴熟,目录学等文献学方法只在2013和2017年各用2次;图论分析和语义分析的情报学方法5年来仅被使用1次,这种缺失致使图书馆学科领域范畴内的专深研究难以为继。

图5 专门方法二级类时间演化趋势图

(3)哲学方法。从图6可知,哲学方法的应用趋势呈现突变式的剧烈震荡。作为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法,常常在理论研究中使用,但在2014-2016年图书馆学研究中未应用。而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法,常常在实用研究中涉猎,除2016年出现断档外皆占有绝大部分比例。总体而言,哲学方法是最不常用的方法大类。

图6 哲学方法二级类时间演化趋势图

3.4 主题对应

图7 2013-2017年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聚类

表3 不同研究主题下具体研究方法的应用频次统计表

为进一步探索5年来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之间的对应关系。首先,利用Citespace软件抽取128篇样本论文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见图7);其次,根据显示的高频关键词以及部分已发表的研究成果中的图书馆学研究热点,归纳出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8个主题类别;最后,对样本论文研究主题与具体研究方法应用之间作对应分析,分别统计不同研究主题下各种具体研究方法的应用频次,具体结果见表3。根据研究方法的协同比例,大致将其分为两种类型:(1)纯净型方法。多在理论研究中单独使用,主要有文献学方法和归纳分析法等,需要有缜密的逻辑推理能力来梳理既有知识,深度学习得出研究结论;(2)化合型方法。多在应用研究中综合运用,所研究的主题一般具有现实性的意义和复杂性的特点,所以需要多种研究方法从不同维度配合应用,如涂文艳[16]综合运用文献计量法、内容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预警指标的设置和计算,通过比较分析法制定不同预警结果的应对策略和保障机制,为企业构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专利预警体系。

根据研究方法的认知层次,可以大致分为3种类型:(1)理论型方法。在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信息资源建设以及图书馆学有关本体的理论研究中,归纳分析法、文献学方法[17]、演绎法、分类方法和本体构建法被较多应用;(2)实用型方法。在图书馆学教育、图书馆事业规划、管理实践评价、信息服务质量评估以及图书馆用户研究中,调查法、实验研究法、管理学方法以及系统科学方法被较多应用,此类方法多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针对实际问题搜集数据,再应用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和统计分析法探寻规律;(3)拓展型方法。一方面,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在分析学科关联[18]、社会两化进程[19]和医疗信息分析与利用[20]等相关学科与领域中的移植运用;另一方面,技术生命周期理论[21]等相关学科知识与方法在图书馆学研究中的应用。

4 调查结果与分析

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在研究方法的应用方面,逐渐从纯定性分析向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转变,研究主题逐渐从纯实用型向关注理论型转变,这意味着研究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立足于实际数据为图书馆实践服务的有益成果。但仍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既是图书馆学研究的障碍,也是规划教育方案的切入点。

4.1 研究方法概念界定不清

多篇论文不能正确区分案例分析法与实证研究方法(2篇),访谈调查法与专家咨询法(2篇),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3篇)等。明确的概念认知是科学运用研究方法并得出合理研究结果的必要前提。然而,由于图书馆学界对于本学科研究方法各执一词,导致对研究方法系统教育的忽视,更多地是以特定的文献阅读为主的自我学习。这种学习模式本身便有所限制,不利于学生知识框架的完整和研究方法的创新使用。在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教育中,研究方法教育必须作为重中之重。首先,应以本学科的专门方法、利于逻辑推理、数据分析的数学方法和实验研究法等一般方法作为必修课;其次,导师应结合各自学生的具体研究方向,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制定其他研究方法的个性化培养方案。

4.2 研究方法应用偏好不佳

研究方法与研究主题对应关系不强烈,使用的研究方法不能很好地服务于研究主题。39篇图书馆事业与管理方面的论文,理应通过实地走访获得调研数据,但只有9篇学位论文使用了实地调研法。大多数选择了纸上谈兵的方式,将纸本文献和网络信息上了解到的资料作为研究基础,这种象牙塔式的研究模式,不利于图书馆学这种应用科学的发展。问题往往是成年累月产生的,未经过学术规范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在科学研究的各个环节中更易出现失范行为。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基础,能够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它的使用程序不当正是失范的一种。在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教育中,必须重视培养其学术规范意识。首先,开设专门的学术规范课程,使学生自觉形成学术规范意识;其次,在具体科研实践中导师应身先示范并实时提醒,强化学生的学术规范意识,使学生形成并践行“治学需严谨、科研需攻深”的观念,致力做好学者、做好研究。

4.3 研究方法综合使用效果不高

日益复杂的学科背景和社会现实加大了图书馆学研究的难度。2017年仍有50%的硕士学位论文只使用3种研究方法,除文献调研方法,每篇论文实际只运用了2种研究方法。例如,仅使用实地调研法和网站调查法2种研究方法,结论只是对数据的简单描述,深层次的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方法并未使用,不符合图书馆学研究生纵深的培养目标。图书馆学因其卓越的信息组织和信息分析能力,对其他学科和领域有着引导作用,这就对图书馆学研究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了解才有话语权,但图书馆学教育并未跟上图书馆学的发展速度,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尚未系统教授,遑论涉猎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在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教育中,应更多采取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学术思维,激发学生多维度的思维模式,形成多维度的惯性学术思维,读国内外文献,掌握多学科研究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图书馆学在更多领域有所作为。

5 结语

通过对有代表性的七所“双一流”高校的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使用的明示情况、使用频次、时间分布以及主题相关性的调查分析,发现在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的使用已有很大进步,多数论文对使用何种研究方法有明确的交代,研究方法与研究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适合度,从而论文质量有些许提高,但在研究方法概念界定、应用偏好和综合使用的效果上存在一些问题。加强研究方法规范教育和使用训练,优化教育内容个性化发展,是提高图书馆学研究生的教学质量和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

猜你喜欢

图书馆学双一流分析法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层次分析法在起重机械腐蚀评估中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基于时间重叠分析法的同车倒卡逃费探析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中国比较图书馆学发展探究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3年年会暨第31次科学讨论会在贵港举行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30次科学讨论会在南宁举行
广西图书馆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