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现状、问题与挑战*
2019-03-20张晓林
赵 艳,肖 曼,张晓林,李 欣
0 引言
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发端于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启动的“开放课件计划(Open Course Ware Initiative)”[1]。随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2年举行的“开放课件对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影响”论坛上,首次提出“开放教育资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OER)”的概念,认为“开放教育资源是指通过信息与传播技术来建立开放供给,用户为了非商业的目的可以参考、使用和修改的教育资源”[2]。其后,随着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OER的概念和内涵不断得到讨论和修正[3]。目前最为广泛接受的概念来源于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2012年开放教育资源巴黎宣言》:“指以各种媒介(数字化或其他形式)为载体的教与学材料和研究材料,这些材料在公有领域提供,或以开放许可授权的形式提供,不加限制或几乎不加限制地允许其他人免费获取、使用、改编和重新发表。”[4]
作为开放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5],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带给教育者和学习者的效益已初步显现。图书馆也越来越关注开放教育资源的利用和建设,并从研究和实践的角度进行了诸多探索。但开放教育资源使用率较低、适用性较弱、用户参与意愿不高等现状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开放教育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是什么?面临哪些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典型的开放教育资源,梳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以期为我国开放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图书馆参与开放资源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1 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历程
开放教育资源经历了17年三个阶段[6]的发展,内容类型、数量规模和用户范围都有了很大的扩展。内容类型上,从最初的开放课件发展到MOOC、开放教科书以及涵盖内容、平台和软件等在内的开放教育资源门户。在数量规模和用户范围方面,通过几个典型的开放教育资源门户可以略见一斑:(1)OER Commons[7],提供65801个高质量的开放教育资源,关联271家内容提供机构,其服务网站拥有16400个注册用户,每个月平均有来自195个国家的5万次访问量;(2)MERLOT(The Multimedia Educational Resource for Learning and Online Teaching)[8],提供近8万个教学材料,涉及商业、教育、人文、科学与技术等22个学科,已发展会员149748个;(3)我国的网易公开课[9],拥有超过4万个线上教育视频资源,移动端用户已超过4300万人;(4)网易公司旗下的网易云课堂[10],拥有3万余门课程、30余个微专业、54万多个课程视频。这些课程覆盖18个教学领域、100多个学科分类,合作机构5000余家,注册用户达5500万。笔者通过文献阅读和网络调查,将国内外开放教育资源发展中的大事记整理出时间轴图(图 1)。
图1 开放教育资源发展大事记时间轴
2 开放教育资源发展现状
本文从资源类型和地域2个角度,选取3类典型的开放教育资源及其代表性平台(见表1),从8个维度进行分析,试图呈现国内外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现状,并探寻其可持续发展所存在的问题。(1)建设主体,包括平台的主要建设机构、合作机构以及资助机构;(2)资源来源,指由机构组织建设、教育工作者创建或第三方集成等;(3)资源数量,即平台集成资源的规模和体量;(4)内容形式,包括内容类别和格式;(5)内容组织方式,即资源内容以何种方式组织呈现;(6)质量控制机制,即平台以何种方式确保资源的质量;(7)发布利用授权类型,即资源以何种方式发布授权给用户使用;(8)使用成效,包括用户数量,使用后的直接效果。
表1 典型开放教育资源及其代表性平台
2.1 开放课件
开放课件(Open Course Ware,OCW)是发展最早、成熟度最高的开放教育资源。麻省理工学院的MITOCW项目为OCW运动的首倡者。截至2017年12月,MIT对外公开2421门课程,其中1000个课程在全球其他国家有翻译版本[11],课件涵盖MIT5个学院36个专业,每月访问量超过200万次,总访问量超过2.5亿次[12]。OpenLearn是英国开放大学于2006年10月推出的免费学习平台。OpenLearn涵盖开放大学在授的1000门免费课程、专题和互动内容、视频和在线游戏,覆盖8个学科主题,每年有超过600万的学习者[13],2006年推出至今总访问量超过5040万次[14]。“爱课程”是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的官方网站,集中展示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和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合作高校161家[15],提供2885门课程[16],主要由高校和教师自愿申报、共享,经过推荐、评审、遴选后进行发布。网易公开课于2010年10月推出,提供全球知名高校、可汗学院、BBC、TED等机构的教育视频、图文信息,涵盖人文、教育、社会、艺术、科技、健康、创业、金融等领域;提供8058门课程、32899个视频、策划公开课432个,总共有41392个教育视频资源[17]。开放课件资源内容及其特征详见表2。
表2 典型开放课件资源内容及特征一览
2.2 MOOC
MOOC/MOOCs,全称Massive OpenOnline Courses,中文称为慕课,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除提供视频资源、文本材料和在线答疑外,还为学习者提供用户交互性社区,建立交互参与机制。MOOC资源内容及其特征详见表3。
Coursera于2012年3月上线,已有29个国家的161个合作方,提供180多个专业的2700多门开放课程,注册学员超过3300万[22]。根据学员的不同需求,Coursera将课程分为培训课程、职业教育课程和学位课程三个级别。学位课程仅针对与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巴黎高等商学院合作的4个专业,用户完成学习后将获得硕士学位。对于完成前两种学习的用户,平台提供证书作为结业凭证。
edX于2012年初上线。提供1900多门课程,涵盖计算机科学、商业管理等30个专业。来自各国1400多万名学习者在该平台上学习,注册学习达5200万人次以上[23]。根据学习者的不同需求,edX提供1740门普通课程、46个微硕士课程项目、50个职业教育项目和31个X系列(深度学习)项目。部分微硕士课程学习完成后,用户可申请课程合作大学的学分;其余课程均提供证书作为结业凭证。
Udacity于2012年2月创办,共有211门课程,覆盖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领域,分为初、中、高三级。Udacity除普通课程外,还与Google、亚马逊、Facebook、AT&T等打造23个“纳米学位”项目,旨在为用户提供进入一流科技企业就职的技能和职业指导,课程结业证书得到这些企业的认可。平台上有来自168个国家的400多万学员注册学习[24]。
Futurelearn于2012年12月由英国12所大学联合发起,与140个世界顶尖大学和文化机构合作,提供13个专业的444门课程。除普通课程外,还提供25个项目(系列)课程[25]和学位课程。学位课程是与迪肯大学、考文垂大学和莫道克大学合作的9门专业课[26]。针对学位课程,平台提供研究生证书(Graduate Certificate)、研究生文凭(Graduate Diploma)和硕士学位(Masters Degree)三种凭证。用户共计超过805万人。
中国大学MOOC是高教社联手网易推出的大型开放式在线教育平台,2014年5月上线。聚集了151家国内知名院校的5500多名MOOC教师、1606门MOOC课程,涉及13个学科。在2017年教育部首次启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评选[27]中,认定的490门课程中有65.7%来自中国大学MOOC。课程分为普通课程、大学先修课、职业教育课程三类,并根据学习者结业情况授予结业证书和杰出证书。截至2017年12月,注册人数突破1000万,选课人次突破4000万[28]。
“好大学在线”是上海交通大学研发的中文慕课平台,2014年4月上线。与82所大学、五个院校联盟合作,提供13个专业的807门课程,并与IBM认知学堂、华为e学云和阿里云在线课程合作开发课程。“好大学在线”为结业用户提供课程证书,鼓励开展形式多样的翻转课堂教学,推行作业互评,并实现了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19所高校的MOOC互认学分机制[29]。
2.3 开放教科书
“开放教科书”(Open Textbooks)是指根据开放版权许可授权,可在线提供给学生、教师和公众免费使用的教科书,支持Creative Commons License、GNU Freed Documentation License协议,以印刷版、电子书或音频格式发布。根据授权许可,任何人可以自由地使用、改编或重新发布教科书的内容[36]。学生公共利益研究集团(Students PIRGs)2003年发起“让教科书可支付运动”(Make Textbooks Affordable Campaign)[37],被视作开放教科书的发起者。
表3 典型MOOC资源内容及特征一览
2017-2018年度,美国大学生人均约花费1200美元在书本和教学资料上[38]。65%学生因为教科书太贵而放弃购买;94%放弃购买教材的同学担心会影响他们的成绩;82%的学生表示,如果课本可以在网上免费下载、或购买纸质印本,他们的学习表现会更好[39]。
开放教科书图书馆(Open Textbook Library)由开放教育中心(Center for Open Education)和开放教科书网络(Open TextbookNetwork,OTN)支持,提供免费的、同行评审和知识共享许可的优质教科书。该平台受到明尼苏达大学教育与人类发展学院、威廉和弗洛拉·休利特基金会等9个机构资助,共提供14个学科的500多本书教科书[40]。Open Textbook Library要求所收录的教科书:所有内容必须公开授权,并推荐使用CC BY[41];教科书必须是完整、原版且在多个教育机构使用过的[42],并有严格的评审制度[43]。该平台上的教科书均以电子版提供,部分提供POD服务[44]。该平台拥有600多家高校会员,目前节约教科书费用达850万美元[45]。
OpenStax Textbooks由莱斯大学创建,并得到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威廉和弗洛拉·休利特基金会等14家基金会的资助,同时与Carnegie Learning等36家营利性公司合作,提供40种经同行评审、采取知识共享许可的教科书,涉及数学、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领域[46]。该平台通过同行评审确保教科书的质量,并根据教师的勘误建议对教科书进行修订,每年夏季学期发布新的PDF和(POD)打印版本[47]。已经有5170家机构、约200万名学生使用过OpenStax教科书[48],所节约费用估计超过1.55亿美元[49]。
“全球教科书”(GlobalText Project)项目由美国佐治亚大学Terry商学院和丹佛大学Daniels商学院联合创办,受到雅各布基金会资助。该项目始于2004年1月,提供121本开放教科书[50],覆盖商业、计算机、教育、健康、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6大学科领域[51]。平台与Connexions、GlobalLearning Portal等7家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52],通过与45家知名大学的教师合作,以知识共享许可方式免费发布电子版教科书。
College Open Textbooks成立于2008年,是Community College Consortium for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CCCOER)的重要项目,得到休利特基金会大力支持;2010-2015年并入硅谷教育基金会的一个项目Open Doors Group;后来作为独立的营利机构COTEducation分离出来,旨在推动大众对开放教科书的认识和使用。College Open Textbooks目标用户群是社区大学、其他2年制高等教育和4年制高等教育的低年级学生。该平台由29个非营利和营利性教育机构合作成立,服务200多个社区大学,向2000多个社区和其他两年制大学推广开放教科书的使用。该平台提供近800本教科书,涵盖24个专业。College Open Textbooks通过对开放教科书内容进行同行评议,以保证其内容质量可控[53],开放教科书资源内容及其特征详见表4。
表4 典型开放教科书资源及其特征一览
3 主要问题与挑战
在终身学习的背景下,开放教育资源赋予学习者自主学习、公平享有学习机会的权利,不再受教师、教室或学校等因素的限制,其“开放”和“共享”的本质推动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不断壮大。然而据对国内外70个开放教育资源平台的统计[55],截至2016年底,近45%的网站出现域名无效、访问跳转、停止维护等现象。在前文调研分析中,类似情况也屡见不鲜,比如Global Text Project在基金停止资助后即陷入停滞状态。资金链断裂、资源质量保障不足、技术手段复杂或成本过高、资源利用便捷性不够、政策支持欠缺等是开放教育资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3.1 经济运行模式问题
开放教育资源可以免费获取,但其平台建设及运营需要一定的成本,包括内容成本、技术成本和管理成本等[56]。大部分开放教育资源系统和服务依赖基金的支持和捐赠,缺乏可持续经济运行机制。在三类典型开放教育资源中,MOOC在接受捐赠与资助外,将部分课程和证书服务的收费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虽然对这种商业模式的质疑不断,其实际成效也仍待验证,但相较其他两类开放教育资源单纯依赖于基金支持和捐赠,这种方式不失为一种保障开放教育资源可持续运行的经济模式。应该将开放资源的建设整合到机构建设中[57],若将开放课程资源项目建设作为机构的额外工作,其持续性投入非常困难,一旦项目经费花完,很可能导致建设停滞、团队解散,如2009年6月犹他州立大学开放课程项目宣布终止。
3.2 质量控制与保证机制问题
国内外对开放教育资源质量的控制与保证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TIPS、LGC等质量控制框架,以及相关质量控制与保证策略。国内外多个开放教育资源项目在实践中建立起各自的质量控制与保证体系。然而,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控制方式与保证策略各自为政,且用户体验和用户评价在质量控制与保证中缺位,用户甚至无法获取有关资源质量的信息[58],因而只能倾向于使用具有一定质量保证机制的知名机构提供的开放教育资源。
3.3 技术条件与手段问题
虽然信息通讯技术发达,教学设备和技术的质量及数量都有了提升,但支持教学人员创建开放教育资源的技术条件如音视频录制、剪辑等有限。技术支持和辅导的缺乏限制了教育资源在开放教育环境下的融入和转变,也导致教学人员参与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国内外开放教育资源项目主要通过第三方翻译插件、聘请或招募志愿者人工翻译的方式解决多语言问题,以扩展开放教育资源的传播与发展,但插件翻译精度不高,而人工翻译成本高且复用率低,需要继续通过技术条件和手段加以改善。因此,要推动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不仅要依赖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更重要的是要有效整合教育决策者、资源制作者、资源管理者或服务者、资源使用者、投资者等各类要素,形成立体化的资源共建共享环境,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
3.4 资源利用问题
相当部分的开放教育资源是按照资源本身,而不是资源内在的知识结构或教育教学需求进行组织的,因此对系统性学习需求的支持不足,也无法呈现进阶的知识关系。虽然已有集成多种资源类型的开放教育资源平台,但异种异类资源间缺乏有效的关联和组织,影响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关联发现。更重要的是,从前文分析可知,不同开放教育资源平台采取不同的知识产权策略。对于这些处于不同版权和知识产权条件下的资源,用户如何合理合法地获取、使用、修改、重组,面临着一系列复杂困难的法律和技术问题。
3.5 政策支持环境问题
作为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协调者、指导者,UNESCO在《2012年开放教育资源巴黎宣言》中建议各国各尽所能,进一步制定开放教育资源的战略、政策和策略,以期从更高的层面引导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第4项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的机会。开放教育资源发展到现在,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已经十分必要,应从国家教育发展的整体战略出发,制定各种支持与激励政策[59]。但从发展策略和实践层面看,开放教育资源的政策与实践仍普遍停留在机构层面,从政府层面推出的、明确促进开放教育资源发展的政策方针,以及为保障资源合理分配而制定的必要行政手段仍非常鲜见。这对开放教育资源的协调、引导与统筹,以及激发各种创新模式与机制都非常不利,也制约了开放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4 解决方案和可行性建议
4.1 建立健全政策支持环境
政策支持环境,不管是国家层面还是机构层面,对开放教育资源潜力的可持续发展都是基础性的。因此,建议政府及科研教学机构从以下三个层面加强政策支持:(1)申明支持并倡导开放教育资源的创作和利用,同时将开放教育资源的使用、生产和共享纳入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支持和鼓励教师在公共仓储中发布和共享开放教育资源;(2)部分创作者担心共享开放教育资源会失去对资源的“控制权”,因此资源版权的确认是知识分享动机的激励方式之一[60]。建议相关部门加强法律知识普及,并着重扩大CC协议的影响力及落实CC协议的本土适应性问题,以逐步减少版权纠纷和争端;(3)充分考虑和有效平衡“开放获取”与“创建者权益”,对资源设定不同限度的“开放”并引导施行,如对课件、讲义等课程基础材料,制定由公共资金资助的教育资源开放政策。
4.2 提高教育工作者创建、共享开放教育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从教师参与开放教育资源建设的意识方面,首先,建议积极促成与国际组织、世界一流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战略合作,重视本机构开放教育资源的推广及应用,形成“示范”并调动更多教师的参与意识;其次,加大宣传和系统培训,借助国际开放教育周(Open Education Week)等平台,开展培训及最佳实践推广活动。教师在创建开放教育资源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多种工具和辅助素材。因此,有必要为教师提供创建、发布开放教育资源的软件、开发工具和学习管理系统,以有效降低教师参与开放教育资源建设的技术障碍。针对开放教育资源的共享过程,提供必要的版权许可工具、版权管理及许可指导,也将极大提升教师共享开放教育资源的能力。
4.3 提高大众发现、利用开放教育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开放教育资源是实现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有效途径。加大开放教育资源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大众对开放教育资源作用的意识和认识,是发现和利用开放教育资源的前提。在应用和推广中应为资源使用者提供支持,采取以使用者为中心的推广策略。除此之外,优化资源的采集、揭示、关联和组织是提高开放教育资源被发现、被利用能力的重中之重。对此,建议:(1)加强异源异构开放教育资源之间,以及开放教育资源与商业资源、机构自主资源、自建资源等其他资源之间的关联;(2)在资源的组织机制上,按照课程体系或知识进阶关系组织开放教育资源,以便更适应学习者的使用需求,改善使用体验和效果,增加用户“粘性”;(3)加强开放教育资源的跨国、跨组织、跨机构共享,探索根据学习者需求组配、定制个性化学习资源。
4.4 完善质量控制与保证机制
有效的质量控制与保证机制是规范开放教育资源建设行为、提升开放教育资源质量、引导和推动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必须得到不断完善。在质量控制与保证实施原则方面,建议建立有效的评审网络,采取同行评议或开放式公众评议的方式,通过评议审查保障资源质量;在质量控制与保证标准方面,建议逐步建立统一的审查认证机制与标准,并通过机构间的合作共享质量控制流程、方法与技术;在具体的质量控制策略方面,建议建立创建者与用户之间的“往返回馈”模式,或者提供学习者反馈的渠道,鼓励用户参与评价,以获得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和反思,并通过对使用情况和评价情况的监测、分析来不断完善课程资源,提高资源质量。
4.5 建立有效的可持续运行模式
当前开放教育资源建设有三类可行的投资与盈利模式,即捐赠与资助、购买服务及合作与交换[61]。在开放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提供有偿的增值服务,可以使开放教育资源平台获得时间较长且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例如,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提供面向公众的免费资源、会员共建共享的资源和定制资源,从而实现开放教育资源建设的良性循环。这种公益与商业相结合的运营模式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62],它一方面保障了资源的开放共享,另一方面令平台的可持续发展获得了有效支持,在开放性和盈利性之间找到平衡,未来发展前景广阔。通过前文分析可以看到,这些增值服务可以包括:开放教科书的纸质版本、课程认证证书、专家咨询服务、学位课程及其他高端课程的服务等。除了以上“开源”的方式,机构间的合作对资源、技术、服务的集成共享起到“节流”的作用,降低独立建设的成本,从经济性角度也是可选择的运营模式。最后,通过机构间合作和认可,实现证书互认、学分互认等是提高开放教育资源使用效益“含金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推进开放教育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可选模式。探索经济的、低成本的开放共享模式,对推进开放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迫切的意义。
5 结语
开放教育资源经历了17年的发展,其概念、内涵、作用不断演化发展,目前已经成为科研教育机构关注和利用的重要资源类型,也是图书馆界积极参与建设、集成和利用的重要资源之一。本文通过回溯开放教育的发展历程,遴选了开放课件、MOOC、开放教科书的典型案例,从8个维度进行了分析。首先,呈现国内外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现状;其次,梳理其面向可持续发展所存在的经济运行模式、质量控制与保证机制、技术条件与手段、资源利用以及政策支持环境等5个关键问题;最后,针对以上问题逐一提出解决方案和可行性建议,以期为我国开放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图书馆参与开放资源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