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启动急性脑梗死静脉内溶栓治疗对开始溶栓平均时间的影响及其安全性分析
2019-03-20迟晓冬李晓红
迟晓冬 李晓红
(大连市友谊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1)
急性脑梗死临床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发病后迅速造成患者脑细胞缺血缺氧、坏死而导致神经功能缺损[1]。目前国际公认首选静脉内溶栓治疗,其中到院至给药时间(Door To Needle Time,DNT)是保障溶栓效果的关键因素。本文就这一观点加以研究,为急性脑梗死静脉内溶栓治疗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所收治的急性脑梗死且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35)与对照组(n=35)。其中,男性46例,女性24例。年龄54~76(61.5±7.3)周岁。发病至就诊时间30~230(146.5±53.2)min。纳入标准:符合1994年中华医学会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年龄18~80岁;发病4.5 h内;神经系统体征持续存在1 h以上/头MR DWI明确存在急性期梗死灶;脑CT除外颅内出血,且无早期大面积脑梗死影像改变;患者或家属知情且同意参与本研究的患者。排除标准:卒中症状提示SAH;开始治疗前神经系统损伤轻微或症状迅速改善;临床或影像学评估提示严重脑卒中;脑影像学提示颅内出血;卒中发作时伴癫痫发作;目前或过去6个月内有显著的出血疾病;已知出血体质;既往颅内出血史,包括可疑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过去3个月内头部创伤史/卒中病史,不包括无后遗体征的陈旧腔梗;过去3个月内心肌梗死;过去21 d内胃肠道或泌尿道出血;过去14 d内重大手术;过去7 d内不可压迫部位的动脉穿刺;细菌性心内膜炎或心包炎;急性胰腺炎;出血倾向的肿瘤;严重的肝病;严重的糖尿病、严重心、肾功能不全;收缩压高于185 mm Hg或舒张压高于110 mm Hg;体检时有活动性出血或急性创伤(骨折)的证据;口服抗凝药,且INR高于1.5;过去48 h内曾接受肝素治疗,且APTT异常;血小板计数低于10万/mm3;血糖低于50 mg/dL或高于40 mg/dL;对本品成分过敏者;妊娠;患者或家属充分了解溶栓治疗的潜在风险和益处后,拒绝溶栓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NIHSS评分等基础资料,其结果不具备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病房启动溶栓模式,接诊后对患者症状实施评估和头CT、血常规、血生化(肝肾功能、心肌酶、肌钙蛋白)、凝血像,收入病房后评估血压情况(若超过180/110 mm Hg,积极降压),采用NIHSS卒中量表实施评价,给予静脉内溶栓治疗[2]:阿替普酶0.9 mg/kg体质量(10% 1 min静推,90% 1 h静点),溶栓后24 h监护其心率、血压、脉搏等体征,需用抗凝药、抗血小板药物应在溶栓后24 h后给予。实验组实施急诊室启动溶栓模式,患者到达急诊科后,立即对其实施上述评估及溶栓治疗措施。
1.3 观察指标:记录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DNT及住院天数。观察患者治疗后安全性问题,主要包括颅内出血和死亡。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两组发病至就诊时间、住院天数与DNT数据行t检验方式,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治疗1日内脑出血、7日内死亡及3个月内病死率行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急性脑梗死患者时间相关指标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发病到就诊、住院天数及DNT指标见表1,两组就诊时间与住院天数无显著差别(P>0.05),实验组DNT短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明显(P<0.05)。
表1 两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时间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时间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发病至就诊时间(min) DNT(min) 住院时间(d)实验组 35 67.85±10.28 98.43±46.06 9.31±3.16对照组 35 72.46±10.34 129.22±54.17 10.44±3.60 t - 1.8705 2.5617 1.3956 P - 0.0657 0.0126 0.1674
2.2 两种模式溶栓治疗安全性比较:实验组治疗1日内脑出血3例(8.57%)、对照组治疗1日内脑出血1例(2.86%),P值0.3030;实验组治疗7日内死亡4例(11.43%)、对照组治疗7日内死亡3例(8.57%),P值0.6903;实验组治疗3个月内死亡3例(8.57%)、对照组治疗3个月内死亡5例(14.29%),P值0.4524。两组组治疗1日内脑出血、治疗7日内死亡及治疗3个月内死亡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 论
当前普遍认为4.5 h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时间窗,在4.5 h内越早实施静脉溶栓,临床效果越好,能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3]。因此,国际部分学者提出急诊启动静脉溶栓治疗方式,即患者到达急诊室后立即开展相应的溶栓准备及治疗工作[4]。但是,部分学者认为急诊室内设施不全,且环境嘈杂、医务人员工作强度较高,于急诊室启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可能增加风险[5]。本研究通过对比病房启动和急诊启动两种模式,可见急诊启动模式确实能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DNT,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方面,姜晋灵在研究中发现,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至溶栓时间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患者治疗安全性并未受到急诊影响,其安全性与常规病房溶栓组之间差异性较低[6]。其研究成果与本文结果具有一致性,均表明急诊启动静脉内溶栓不会影响治疗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急诊启动静脉溶栓治疗方式,患者平均溶栓时间得以缩短,节约了患者等待时间,其应用效果较好,该种模式对患者治疗后安全性造成的影响较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