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畸治疗中应用二膦酸盐对牙根吸收及牙移动的影响

2019-03-20张春鑫任捷孙国辉李想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9年2期
关键词:酸盐牙根牙齿

张春鑫,任捷,孙国辉,李想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河南 洛阳 471000)

牙根吸收常发生于牙齿正畸治疗过程中,具体病理表现为牙根表面类牙骨质层消失,牙骨质出现蚕食状小凹陷,逐渐进展到牙本质,凹陷内可见破骨细胞[1]。严重的进行性牙根吸收,会导致牙齿松动或脱落[2]。如何在正畸治疗的过程中减少牙根吸收是正畸界专家研究的重要课题。二膦酸盐属于无机焦膦酸的同型物,能有效防止牙槽骨的再吸收,提高牙齿的稳定性,在口腔医学中已经得到了普遍应用[3]。我院在正畸治疗中应用二膦酸盐发现效果良好,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牙根发育不良患者120例,牙数2 404颗。纳入标准:①出现牙齿稳定性降低、牙根变短、牙体牙周组织损伤、牙齿冠根比减小等现象;②未接受过正畸治疗;③病例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颅面异常的患者;②患有唇腭裂的患者[4]。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牙数1 202颗,男25例,女35例;年龄17~37岁,平均年龄(22.3±1.2)岁;治疗时间11~36个月,平均治疗时间(27.6±1.3)个月;矫治类型:拔牙24例,非拔牙36例。研究组牙数1 202颗,男23例,女37例;年龄18~37岁,平均年龄(23.1±1.1)岁,治疗时间12~36个月,平均治疗时间(28.1±1.2)个月;矫治类型:拔牙25例,非拔牙3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应用正畸治疗 医务人员应用方丝弓进行矫正,在移位的尖牙以及切牙上方黏接托槽之后,使用圆丝排齐发生移位的前牙,并且应用澳丝压低前牙,尖牙之间则应用橡皮链。根据患者的反应,适当调整力度,从轻加力[5]。在治疗期间,全景片每三个月拍一次,同时进行一次口腔清洁。

1.2.2 研究组应用正畸治疗联合二膦酸盐 戴上矫正器前在上颌中腭侧黏骨膜的地方注射二膦酸盐50 μL,隔三天注射一次[6]。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后第4,8,12天的牙根吸收值及牙移动距离;比较两组牙根吸收程度分布情况。

牙根吸收值=治疗前牙根长度×(实际牙冠长度/治疗前牙冠长度)—治疗后牙根长度×(实际牙冠长度/治疗后牙冠长度)[7]。

其中实际牙冠长度是指初诊测量时患者釉牙骨质界的长度与上颌中切牙切缘的距离,其余长度均是指全景片测量值。

牙移动距离:采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尖牙托槽中心点与种植钉中心点之间的距离,反复测量三次取平均值。为避免测量操作出现误差,需由同一人测量[8]。

以Lewander和Malmgren的牙根吸收程度分级标准为依据:0级:牙根没有被吸收,牙齿顶部没有明显的侵蚀现象;1级:轻度的牙根吸收,有许多顶尖存在,牙根呈现出不规则的现象;2级:同属于轻度牙根吸收,但牙根吸收的长度低于原牙根的20%;3级:属于重度牙根吸收,有明显的牙根吸收情况,牙根吸收的长度是原牙根的20%~30%;4级:同属于重度牙根吸收,牙根吸收长度已超过原牙根的30%[9]。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不同时刻牙根吸收值比较

治疗后第4,8,12天,研究组牙根吸收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牙根吸收值比较

2.2 两组牙根吸收程度分布情况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牙根吸收程度分布0级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1级、2级、3级、4级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牙根吸收程度分布情况比较

2.3 两组治疗后不同时刻牙移动距离比较

治疗后第4天、第8天、第12天研究组牙移动距离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不同时刻牙移动距离比较

3 讨论

牙根吸收在牙齿正畸过程中较常见,有效防治牙根吸收对正畸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大鼠正畸牙移动的研究结果显示,局部注射二膦酸盐可以抑制大鼠牙根的吸收,效果良好,去掉正畸装置以后,牙龈的修复情况也不会受到影响[10]。可见,通过局部注射二膦酸盐抑制牙根吸收有显著的效果。二膦酸盐是抗骨吸收的一类新药,能特异的与骨质中的羟膦灰石结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从而抑制骨质吸收。目前,临床上关于二膦酸盐抗骨吸收作用的机制有以下几点解释:①抑制细胞因子的产生,进而影响破骨细胞的成熟;②改变破骨细胞的形态,最终抑制破骨细胞的功能;③与骨基质理化结合,干扰骨的吸收[9]。本院在牙齿正畸过程中使用二膦酸盐治疗,结果发现,治疗后第4,8,12天,研究组牙根吸收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牙根吸收程度分布0级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1级、2级、3级、4级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二膦酸盐可有效减少牙齿正畸患者的牙根吸收值,阻止牙根吸收。

另外,牙移动在口腔的正畸治疗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畸过程中有效控制牙移动是所有牙科医生的诉求。通常医生使用器械来防止牙移动,但会引起患者的不适感,且长期保持这个状态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关研究表明,二膦酸盐能够控制牙移动,在相同的拉力或推力的前提,可以有效减少牙齿移动的距离[11]。动物实验证实,在实施快速扩弓操作的同时局部注射二膦酸盐,可降低牙移动复发率,加持器械的保持力[12]。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第4天、第8天、第12天研究组牙移动距离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说明二膦酸盐可有效减少牙移动距离。

综上所述,正畸治疗中应用二膦酸盐有助于降低牙根吸收程度,减少牙移动,改善正畸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酸盐牙根牙齿
多电极电解制备高铁酸盐及参数条件优化
上颌阻生尖牙牵引治疗后邻近切牙牙根吸收情况的研究
口腔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的研究进展
绿色水处理剂高铁酸盐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双膦酸盐抗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欧盟:海藻酸、海藻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无安全风险
可怜的牙齿
如何保护牙齿?
爱护牙齿要注意的事
怎么保护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