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公益微电影中的人物创作研究

2019-03-20杨恩慧

皖西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公益创作

杨恩慧,邢 瑜

(安徽建筑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2)

公益微电影是“以社会公众切身利益出发和提高社会道德风气为目的而拍摄的微电影,它提醒公众应该对社会的发展负有责任,进而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1]。公益微电影早在2011年开始出现,是自微电影诞生以来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支脉。公益微电影置身于关注社会公众的角度,在较短的时长内表现人类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以及三观之下人物的内在心理与外在言行,进而探寻具有普适意义的生存法则、生活真谛、生命哲理和由此派生的伦理公德与人文关怀。

在中国知网上以“公益微电影”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只出现了16篇文章,时间分布于2013年到2018年之间。谭中琨在《数字媒体时代下的公益微电影理论建构》中从公益微电影的主体、客体、形式、内容及效果五个方面对公益微电影进行理论建构[2]。沈宇辰在《情感表达——公益微电影创作之核》一文中从微电影创作的角度入手,分析了公益微电影创作的三大难处,他认为人性化的情感表达是解决创作难题的关键,并归纳了两种基本的情感表达模式[3]。杨晓杰等人在《公益微电影的社会文化价值研究——以公益微电影<碗中窥人>为例》中从公益微电影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两个维度进行阐述,分析了其对于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意义和深远的社会文化价值[4]。李亚文在《浅析公益微电影情感诉求的影音书写》一文中从挖掘主旨内涵、创新叙事手法、注重受众需求三个角度进行阐述,为公益微电影如何体现情感诉求提供参考[5]。纵观国内已出版的文献中,在探寻公益微电影中人物符号的创作方法层面,理论研究涉猎较少。

公益微电影创作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塑造典型化的人物,人物的塑造不但用于表现生活状态,且贯穿于微电影创作的全过程。一方面,人物创作是叙事内容之一;另一方面,它也是创作手段,是必须高度重视的艺术要素。公益微电影中的多元化的人物创作应富有生活气息、戏剧张力和特定的社会符号表义。因此,运用一切艺术创作手段,塑造出生动鲜明的微电影人物形象,是公益微电影创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具体来说,人物的形象包括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需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人物形象的塑造与性格特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失去了性格特征的人物的形象,无法单独存在,就只能成为一个孤立的影子或符号。

一、美国公益微电影中人物创作方法的多元化

(一)人物形象的视觉化

说到美国的公益微电影,不能不提到象征美国主流价值观的美国梦。美国梦(英文:American Dream)自美国建国以来,历代美国人都深信不疑:只要经过勤奋不懈的努力便能拥有更好的生活。一个人的成功主要是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出身还是他自身的勤奋、创意和勇气?美国梦更强调后者[6]。然而在现实中,“这场游戏这场梦”的尽头是怎样的?在微电影《完美》(Perfection,美国,导演兼编剧:Karen Lin,2004,时长6分24秒)中,一个以各种完美形象出现的亚裔美籍女性从人生起步阶段就被母亲教导学习一个关于“完美”的游戏,从此,追求完美成为她一生的追求。俊俏的脸庞、优雅的身姿、曼妙的音乐、充盈的学识,主角身上这一系列从头到尾、由表及里的优秀,一切都只为了完成母亲“我只是想让你更完美”的期望。如果我们的人生目标是“完美”,这场让人疲于奔命的游戏也许永远不会结束……这部短片通过完美形象的背后所要传达的信息便是关于完美的一种错觉,似乎美国梦需要我们花费一生的时间去玩一场注定失败的游戏,让我们失去了享受生活中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命运的年轮不停地旋转,除非某一天我们将“完美”这个荒谬的游戏关掉,才能最终摆脱掉生无所息的疲惫。该片曾获视觉传媒电影节(Visual Communications Film Festival)的新锐导演奖,洛杉矶美籍华人电影节(Los Angeles Asian American Film Festival)的新视觉奖,并在多个世界知名电影节获得展映。

图1 美国微电影《完美》

美国微电影《最后三分钟》(The last 3minutes,美国,导演兼编剧:Po Chan,2010,时长5分18秒)是传说中用佳能5D2单反相机拍摄的微电影。该片用三分多钟的时间,以倒叙的手法囊括了一个平凡人的一生,把亲情、爱情、友情等若干人生精彩瞬间演绎得难舍难分——百岁光阴有几何,蹉跎一生独失落。无独有偶,次年(2011年)台湾的五月天乐队发行了《干杯》的MV,在短短一首歌的时间里将一个人的整个人生快速过电影似地“放映”出来:从上课爱看漫画的小男孩成长为青葱岁月的高中生,到和战友在一起的军旅生涯,再到邂逅女友的职场岁月,接着恋爱、结婚、生子,以及为子女的操心劳顿,最后结束一生进入天堂,和生前各个时期的亲友一一告别。这两部微电影的共性十足:同样是第一人称视角,同样是几分钟诠释普通人的一生,同样的影片中几乎没有出现主角的形象(除了偶尔的照镜子),而是走马灯似地展现各个不同时期人生伴侣的角色形象。然而,大众MV风格的《干杯》较之学院文艺派的《最后三分钟》,后者是至死难忘的刻骨铭心,独自落寞;而前者则是流水账式的浮光掠影,大众狂欢。显然,无论从内涵深度、戏剧张力还是镜头调度,《最后三分钟》都技高一筹。

(二)人物动作的戏剧化

在视觉化的人物形象之外,形象塑造还与人物动作紧密相连,这里的动作不仅仅是指演员表演的戏剧动作,更主要的是指微电影中主体的活动方式,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和刻画人物性格的基本手段。动作在公益微电影创作过程中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动作有着不同的含义,不同的姿态和效果[7]。动作可以体现人物行动的目的和意义,它具有揭示人物内心的情感、体现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渲染人物情绪和环境气氛的重要作用。

图2 美国微电影《超级市场》

美国梦催生了物质文明史无前例的繁荣,也开挖了人类贪欲永无止境的沟壑。在具有行为艺术意味的微电影《超级市场》(Supermarket,美国,导演:Fernando Huck,2012,时长7分54秒)中,短片以购物车的第一人称视角开场,购物车在超市中缓缓行进,观众的视野在超级市场的商品货架中慢慢地穿梭。接着,转为第三人称视角,主角拿起一大罐饮料,开始了从头至脚的倾倒之旅。主角把那些在超级市场中随手拿到的东西,如牛奶,调味品,面粉,零食等等,毫不犹豫地从头上浇灌下来,不断前行……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原声录音是在世界各地超市(巴西的圣保罗,墨西哥的墨西哥城、印度的孟买、美国的纽约、中国的北京等)录制而来,包括我们平常在超市中听到的人、购物车、收银台等所有的噪音[8]。该片通过富含行为艺术意味的“浇灌”动作,让那些各种用途、颜色、质地的物质饮食与人的物质身体“相融”,将隐含于人性中永不满足的口腹之欲得以外显。导演想告诫观众的是:我们正浸泡在一种弥漫全球的“物欲横流”中。

(三)民众精神的群像化

具有积极意味的是,在对美国梦的诠释中,对精神范畴的追求往往胜过对物质范畴的追求。《美国史诗》(Epic of America)中记载了美国历史学家詹姆斯·特拉斯洛·亚当斯(James Truslow Adams)对美国梦的描述:“美国梦就是让个人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实现自我。”亚当斯认为:“美国梦是一种社会秩序,在这种秩序下,所有男人和女人都能实现依据自身素质所能取得的最大成就,并得到社会的承认,而与他的出身、社会背景和社会地位无关。”[9]美国梦体现了对公民个体的尊重以及“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梦想,并用自己认可的方式实现个体在社会中的存在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良好的社会秩序是美国梦得以生根发芽的文化土壤。

一部倍受赞誉的美国公益微电影《爱会传递》(One Day,美国,导演:Orly Wahba,2011,时长5分44秒),向全世界传达出爱心传递的生生不息。这是由美国纽约的非营利组织“Life Vest Inside”运用自始至终的一个长镜头所拍摄的公益微电影,配乐是Matis Yahu的“One Day”,故事从一个踏着滑板的小男孩不经意间摔倒后被路人扶起开始,在陌生人之间开启了一场爱心大传递。随后小男孩帮助了一个过马路的老奶奶,老奶奶又给了一个女司机些许零钱以解停车投币之急,女司机对另一个路人拾金不昧……爱心传递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在公众中发酵,直到最后,善举又奇迹般地回到第一个施予者手中。影片全景式的构图并未强调和突出某一特定的人物,片中没有主角,或者说所有的人都是主角,这个主角是一个让善意得以生长和流淌的群像。

图3 美国微电影《爱会传递》

在这部公益微电影中,有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德观念,但这种观念并未通过高大全的行为和慷慨激昂的对白显现。创作这部公益微电影的公益组织“Life Vest Inside”,致力于通过“善意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自己的同情与怜悯)这种简单的方式来培养能够对周围人产生真正和积极改变的个人意识,期望通过将参与者与电影和网络上各种鼓舞人心的媒体连接起来,并分享善行。虽然说特定机构的慈善工作和社区服务是能够完善这个世界的宝贵工具,但是在普通公众中随处撒播的善意却比单独的善行和志愿服务更行之有效。善意是同情,是怜悯,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它可以是一个小小的善举、一句安慰的话、一个触摸,甚至只是一个微笑,皆能照亮这个世界每一个黑暗的角落。源自每一个人自我改变的善举,会上升为一个国家的群体特征和民众精神。

二、美国公益微电影中人物创作的局限性

除了上述剧情微电影,纪录微电影也在公益微电影中占有一席之地。从五年前开始流行的纪录片“美国大兵回家”系列微电影,戳中了无数观众的泪点。这个系列具体有多少季、多少集,已无从考证。每一集都是一个合集,真实拍摄从前线回家的美国大兵和家人(包括宠物,美国文化中将宠物当作家庭成员)团聚的一个个感人瞬间。当所有的家人在完全始料不及的情况下看到离别数载、生死未卜的亲人大兵突然出现在眼前,这种久别重逢场面可想而知。真实是纪录片最大的特点,那一个个生活中真实的、充满着惊讶和狂喜的生动表情,无一不达到登峰造极的催泪效应。该系列微电影中承载着经久不衰的亲情主题。

图4 美国微电影《美国大兵回家》

然而,微电影中塑造这些美国家庭团聚的热情画面的同时,忽略了另一些家庭支离破碎的现实。在镜头的背后,观众们是难以看到在地球另一边的国度里,被这些职业军人践踏过的和平,以及永失亲人的外国人的生活状况。诚然,战争之过不能由军人来独自承担,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幕后的政客是战争大戏真正的炮制者。如果美国公益微电影的导演们能够承担起“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职业操守,甚至敢于拍摄“美国的敌人”——诸如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那些已经或正在遭受美国战争荼毒的民众的流离失所和家庭的支离破碎,以客观理性的世界视野而非狭隘主观的美国视野去展现宏观视角下全人类的面孔,才能真正称得上是悲天悯人的大手笔!

图5 饱受战争之苦的众生

三、结语

纵观国内的公益微电影研究,大都集中在电影本体理论及其大众传播价值的研究领域,有关人物创作方面的研究比较鲜见。研究的地域也主要集中在本国,且研究领域也仅限于一些个案的浅层分析,未能系统、深入地加以梳理总结。将美国公益微电影中的人物创作作为研究内容,以象征美国主流价值观的美国梦作为研究主线,是目前微电影研究中的一个崭新方向。

本文通过精选不同风格、具有代表意义的美国公益微电影进行人物分析,总结了人物创作的形象特征和性格特点,勾勒出现实生活中美国民众的群像轮廓,进而揭示了人物符号所蕴含的深层次的伦理意义与哲学意义。通过对美国公益微电影中的人物进行多维度的研究,取其精华,去其偏见,对我国公益微电影创作和民生幸福感研究具有某种程度的借鉴作用。同时,美国的导演人在艺术创作、审视剧中人物时应自觉摒弃狭隘的“美国视野”,运用更加开阔的“世界视野”。在中美两国乃至世界各国公益微电影的比较研究方面,未来还有进一步的探寻空间。

猜你喜欢

公益创作
咱也过回『创作』瘾
公益
公益
《如诗如画》创作谈
公益
《一墙之隔》创作谈
公益
做了15年公益却依然不会“包装”自己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