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放线菌病的防治措施

2019-03-19李瑞玲

甘肃畜牧兽医 2019年5期
关键词:脓汁碘酊放线菌

李瑞玲

(清水县畜牧兽医事务服务中心,甘肃 清水 741400)

1 病原与流行病学

1.1 病原

牛放线菌病的病原为牛放线菌、林氏放线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牛放线菌是一种不运动无芽胞的杆菌,是牛的骨骼放线菌病主要病原。林氏放线杆菌不形成芽胞和荚膜,是皮肤和柔软器官放线菌的主要病原菌,可在牛舌的肉芽肿损害中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则参与病灶加重炎症的发展。

本病为牛常见病,幼龄牛最易患此病,呈散发性发生。本病的病原体、细菌多存于土壤、饮水和饲料中,寄生于动物的口腔和上呼吸道,皮肤、粘膜损伤后在厌氧条件下易引起发病。

1.2 病原学

牛放线菌的革兰氏染色为阳性,中心菌体呈紫色,周围为红色辐射状菌丝。牛放线菌抵抗力弱,80℃ 5 min即可杀死,对青霉素、磺胺等抗生素敏感,但因药物难以渗透到脓肿病灶中,所以杀菌作用较低。在老龄培养物和浓汁中钓取的黄色硫磺样颗粒病料压片中呈丝状、球状等多形态,而在幼龄培养物中呈类白喉杆菌。

1.3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发生于牛,2~5岁牛换牙时多发,放线菌广泛分布于污染的土壤、饲料、引水、料槽和栏舍和低湿地,多以非致病性的方式寄生。本病主要通过病牛和带菌牛传播,病灶产物、唾液和粪便携带大量病菌,污染栏舍、食槽、饲料、水源和运动场,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感染后即呈散发性发病。

2 临床症状

2.1 木舌型

发生于舌部,舌质肿硬流涎,采食、咀嚼困难,严重者舌形如木条,无法进食。颌下和腮部有时可见硬肿,肿胀至喉头部时会出现咳嗽,或张口气喘。

2.2 肿瘤型

见于皮肤及骨组织。常见发生于牛的颈部和上下颌骨,发病局部肿大,界限明显,初始有痛感,一般无热感,后则硬肿无痛似肿瘤,如肿胀漫延至咽喉,则会影响呼吸和食欲。若皮肤破口,流出脓汁,则形成瘘管难以愈合。

2.3 破溃型

主要发生于牛的上下颁骨,可见界限明显的肿大,一般病程缓慢,经过6~18个月才出现硬块,也有的肿大发展快速,牵连整个头骨。初期疼痛晚期无痛感。发病牛呼吸、进食困难,快速消瘦,皮肤化脓破溃后流出脓血,形成瘘管,难以愈合。

3 病理变化

颌下淋巴结肿大,肿块破溃后可见黄色脓汁;腹腔有淡黄色积液;肝门淋巴结肿大、质地坚硬,形如鸽蛋,肝脏肿胀且切面呈黑红色;肺脏可见内有淡黄色脓汁的肿块;可见红褐色心包积液,心肌为茶褐色煮熟状,易显碎片状脱落。

4 诊断

因临床症状和病变都比较特殊,故牛放线菌病的诊断并不难。用大号针头穿刺肿块采集内容物,置于灭菌试皿内用胜利盐水稀释、振荡后静置,找到其中的硫磺样颗粒并清洗干净,置于载玻片上,加入一滴15%KOH溶液并用盖玻片用力压扁,置于显微镜下,若观察到放射状结构的菌团,则可以确诊,采用革兰氏染色,阳性的是放线菌,阴性的是放线杆菌。

5 防治

5.1 预防

一是禁止从病区购牛。二是严格把控检疫,异地引入的牛须经过隔离观察才能放入饲养舍。三是仔细加工饲草料,减少放牧以防止口腔粘膜和头部皮肤受到损伤,及时对创伤进行消毒处理。治疗时按疗程坚持用药,药物可选用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类药物和碘。

5.2 治疗

染病初期的木舌型牛放线菌病的牛会在舌背出现一个凹陷的小洞,易积存饲草料造成溃疡,治疗时应先清理积存物再按1~2次/d、连用3~5 d的疗程涂以甘油或碘酊。对病情严重的病牛,还应采取针刺舌根底部放出恶血,清水清洗,1次/d,连续3~5 d。

肿瘤型牛放线菌病的治疗可采用碘化钾10 g溶于5 ml蒸馏水中,再与10 ml 5%碘酊混合,将混合溶液一次性注入患病部位,一般2~3 d后即可痊愈,不愈者可重复用药一次,用药2次后依然无效则需切开肿瘤释放脓血,并用消毒药水冲洗创部,在创口内塞入用5%碘酊浸染的纱布条,1~2 d换一次药,直至脓血尽后涂碘酊即可。

破溃型牛放线菌病的治疗应采取手术方式,除坏死组织,用浸有2%碘甘油或5%碘酊的纱布条填塞创腔,1~2 d换一次药,并注射10%碘仿醚,灌服4~8 g碘化钾溶液,2~3次/d,5 d一疗程。此法应注意防止碘中毒。

在采取不同措施治疗牛放线菌病病牛的同时,还可以2次/d,连续3~5 d肌肉注射青霉素1 000万IU,链霉素8 00万IU;对采食困难的病牛则可采取1次/d,连续3 d静脉注射10%葡萄糖注射液1 000 ml,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 000 ml,10%维生素C100 ml,50%氢化可的松80 ml,头孢噻呋钠10 g,抗毒水肿液40 ml进行治疗。

猜你喜欢

脓汁碘酊放线菌
一例用饱和食盐水治疗狗化脓性炎症的报告
夏季需防羊腐蹄病
肺曲霉菌合并肺放线菌感染一例
家畜三种常见外科病的症状和治疗
牛放线菌病诊断和治疗
浅论护理实践中常用皮肤消毒剂化学特性
氟康唑联合眼部碘酊清创治疗真菌性角膜炎36例体会
南大西洋深海沉积物中可培养放线菌的多样性
黄花蒿内生放线菌A5次生代谢产物分离鉴定
马属动物阴囊脓肿的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