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农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与实践创新研究
2019-03-19□刘昊
□刘 昊
遵循学院总体学科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及原则,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教育规律,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追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秉承学校艰苦奋斗、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瞄准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立足天津市、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全面提升学科实力和竞争力。同时,紧密围绕环渤海经济区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科研。在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背景下确立了五个专业特色:一是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教育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二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力资本提升问题研究;三是基于沿海都市型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四是用人力资源管理与市场营销的充分结合的理念进行双轨式教学;五是用人力与物力的最佳匹配理念,整合人力资源管理和物流管理授课内容。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
根据天津农学院的办学定位和培养方向,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以此推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本方向的研究,紧密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和历史使命,以农村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运用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基本理论,解决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农村城镇化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农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农村教育、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乡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这方面的研究将涉及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以及诸多涉农的理工类学科。这正好能够发挥学院的综合优势。
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必须坚持一个根本宗旨,那就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就业问题。在影响农民就业的诸多因素中,除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市场信息传播等重要因素以外,更重要的一条是农民的自身素质,自身的技能。发展农村教育,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素质的基础。本研究就是为发展农村教育,保障农村公民享有充分、平等的受教育权,促进农村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为农村人力资源全面开发、整体开发、终身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促进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本,做好资源的文章,做足资本的文章,实现农业农村人口的发展,符合社会规律。
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力资本提升
当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是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巨大,开发的困难与潜力同时存在。二是农村人力资源受教育和培训程度低,与城市差距大,达不到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三是农村人力资源身体素质差,这是人力资源开发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因素。四是农村人力资源尚未系统开发,即缺乏组织性、系统性、长期性,因此本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着眼于农村人力资源能力的提升,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农村人力资源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农村人力资源既是基础性资源,也是发展性资源,更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资源。农村人力资源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基础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依托,没有丰富的基础性资源,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无以为继。其中农村人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将更加突出。农村人力资源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进步的发展性资源,科学发展观要求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而城乡差距最大的是人力资源的差距。实证研究揭示了人力资本对各种收入差距以及差距的变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此,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大力提高农村人力资源质量,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农村人力资源建设主要应着眼于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是指对人生存生活和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培养。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在农村这个人力资源素质低下、结构失衡的领域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显重要,而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研究在人力资源管理学科中尚属薄弱环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是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来看,无论是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无论从当前着眼,还是从长远考虑,都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都需要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素质,把农民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此农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最为迫切的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最核心的内容。
天津农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着重从农村人力资源能力构成的角度出发,以推动农村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为培养农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作出了贡献。
三、基于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最早来自于西方。我国学者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进行了大量适用性的研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职能和活动,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为核心,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实施和完成的。文化背景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意义重大。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主要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是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重要借鉴,但是对于我国特殊的文化背景以及对外开放所引起的文化冲突与融合,这需要我国人力资源研究者深入研究现象背后的科学问题,总结、归纳出中国现时条件下基于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方法和理论。
因此,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离不开人和文化这样两个基本的因素。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已经有了丰富的成果,已经开始形成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但是,从根源上探讨文化的差异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影响,对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差异性的研究,尚不充分。从文化的视角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对丰富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体系,并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说,在吸收消化国外理论的基础上,还需要根据我国国情创造性地研究发展出一套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体系,这样才是这个学科在中国的真正发展和繁荣。在这个领域,国内有一些学者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但由于这个研究领域的交叉性、复杂性,目前的研究仍然不够充分。天津农学院人文系师资队伍涵盖管理学、经济学、汉语言文学以及英语等多个学科,能够较好地完成这个方向的专业人才培养。
四、用人力资源管理与市场营销的充分结合的理念进行双轨式教学
以往一直不断强调的人力资源管理很大程度上侧重于对员工的有效管理,但很少提及企业管理者如何运用营销方法满足员工需求以及员工的自我营销问题。而单纯的强调市场营销却又忽略了内力对员工的自我塑造作用和外力对员工的管理和监督作用。而要想让客户接受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应先接受自己的企业品牌和文化,要想让客户接受企业应首先接受自己的员工(尤其是一线销售员工)。
经过长时间的摸索,提出把人力资源管理与市场营销充分结合的理念。作为员工的管理者应该会营销企业、营销员工、营销自身,那么作为企业的基层员工也应有效地做到营销产品、营销自身。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管理者应学会把企业员工视为公司内部的顾客,应研究如何充分满足企业内部员工的一般需要和潜在需要,然后研究如何有效地满足员工需要,这样才能做到员工满意度的提升,员工满意了那么他们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才能真正得到市场上消费者的认可。现在很多企业开展全面营销战略,这更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市场营销充分结合的必然趋势,所以在日常科研、教学中都非常关注和突出两者的结合问题。比如,在课程设置方面不但把市场营销学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而且把它与人力资源管理结合,充分体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特色,使得所讲授的市场营销这门课与其它经济管理专业的营销课程明显区分开来。
为了有效做到人力资源管理与市场营销的充分结合,可以安排一些实践教学活动。比如,模拟现实中的管理者如何有效发觉下属一般及潜在需求,公司的业务员如何有效地与客户进行沟通,人力资源部门的员工如何巧妙运用营销技巧开发员工潜能,场景模拟商务谈判,企业新兴业务企划及现场演示,周末安排学生模拟现场问卷调查,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真正走到社会中去练习自我营销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等等。通过上述活动从学生那里得到了很好的反馈,学生也能够较好地将人力资源管理与市场营销融合。能够更好地让学生适应未来竞争的需要。
五、用人力与物力的最佳匹配理念,整合人力资源管理和物流管理授课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突出的是人尽其才,物流管理突出物尽其用。实际上都是在强调对资源如何进行最优配置的。比如,在现在的农村其实很多都是具备现代化的农业耕种,农产品流通加工的设施和设备。但是很多地方在引进这些物力的时候并没有培养或配备与之相匹配的人力资源,这使得很多先进的生产力在产能方面受到人力资源这一瓶颈的制约而无法大幅提升。众所周知,只有当人力和物力达到均衡协调的时候才是整个农业系统向外输出产能最大的时候,即不会导致某种资源的过渡闲置和浪费。现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优质劳动力外流,留守劳动力素质不高的现象,也就是说目前农村的留置劳动力配备与当前的生产力发展并不配套,甚至成为了农村GDP增长的一大瓶颈问题。这使得很多地方虽能够引进先进的技术、设施和设备,但不能配备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人群,结果出现了设备闲置或低效运转,物力等待人力的不合理现象。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再次探索出了一条能够解决当前农村人力与物力最优匹配的方法,即在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中引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这一课程。但不是单纯地引入,是让物流管理这一课程充分体现出人力资源管理的特色,让它们做一个巧妙地结合。比如,在讲授过程当中会有意识的多引入关于人、财、物有效结合的案例。在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让学生现场参观工厂的生产、销售、物流等环节,首先是让学生充分汲取先进的企业经验,然后让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现场指导老师的讲授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怎样才能实现人才的培养和员工技能的提升能够与设施、设备的更新保持同步。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实践实习的环境,学院动员教研室教师的所有力量帮助联系质量高、有水准、规模大、企业文化浓厚的地方作为实践基地,比如美国OTIS集团塘沽基地、天士力集团、王朝集团等。
通过上述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刻地明白将来要到农村去,将如何有效地安置、配备劳动力并能及时地想办法提升劳动者素质和工作技能,有效解决当前农村人力与物力如何最优匹配的问题。接下来会进一步安排学生到农村基层去用自己所学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对农村现实问题的及时有效地解决。
通过上述活动从学生那里也得到了很好的反馈,不但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使学生真正做到了一“专”多能,综合化全面发展,满足了当今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