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高专思想政治课育人体系构建研究
——以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2019-03-19郭红梅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1期
关键词:医学育人政治

□郭红梅

高等院校是思想政治工作前沿阵地,承担着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任务。河南医学高专院校的代表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2016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为解决医学高专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及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根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顶层设计,规划了医学高专思想政治课教育的五大体系育人格局。

一、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统筹推进课程育人体系

长期以来,医学高专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孤立无援的尴尬境地,专业课教师的漠视,医学生的无视,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教育“相看两生厌”不能融会贯通。而今的医学高专,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华丽转身,探索构建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

(一)优化课程设置,构建课程思政体系。自2014年起,在教育部指导下,上海市率先开展“课程思政”试点工作,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专业教育课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任何一类学科,任何一门课程,都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可以总体上将高校课程划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医学高专的思想政治教育显性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势与政策》,是对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核心课程,通过显性的正面教育发挥价值引领作用。隐性课程包含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教育课,《人体结构学》《人体解剖学》《助产学》《老年护理学》等课程,不再是一门门模具实验,冷冰冰的专业课,更注重对生命的敬畏,孝文化的弘扬,医德的关注。每一门学科背后都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方法,从思想政治的视角出发,重新思考许多以前忽视的问题,跳出原有的专业框架,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协调同步、相得益彰。“课程思政”其实质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促进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二)深化教学改革,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过去的思想政治课在学生的心中留下这样的印象:抽象的理论,枯燥的讲述,生硬的灌输,独角戏的教师,昏昏欲睡的学生。医学高专教学改革的最基础单位是课堂,最终的环节也将是课堂,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以“课堂有效”为首要原则。

河南医专思政部教学团队开展专题式教学,在师资力量上,聘请校内外专家、领导开设专题讲座;在教学方法上,开拓创新,融合课堂讲授,网上互动,课后反馈等方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内容上,以教材为依托,引入时政热点,根据专业背景,设置鲜活的研讨专题,改变思想政治课“呆板”的面孔,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激发学习热情。

(三)加强师资培训,提升育人能力。全国现有思想政治课教师近7万人,中青年教师成为主干力量。为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依托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12个教育部思想政治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组织形式多样、对象明确、重点突出的思想政治课骨干教师培训。河南医专思政部部分专职教师赴贵阳参加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活动及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专职教师理论专题培训班”。培训研修激励着教师们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动性和实效性,真正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二、整合资源、拓展平台,深入推进思想政治实践育人体系

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不足以使医学生人格健全、政治敏悟、医德高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整合各类实践资源,强化项目管理,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拓展实践平台,完善支持机制,教育引导师生在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家国情怀。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探索出“四课联动”实践教学新模式,通过演讲比赛、辩论赛、历史情景剧等形式,把思想政治课上得有声有色。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把一条走廊建成了红色长廊。长廊里的19块展板上,教师边走边讲,同学们边看边听,仿佛走进了历史的长河……

医学高专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普遍存在着“为实践而实践”、“为考核而实践”的现象。实践内容无新意,对往年的或网上的实践活动主题采取“拿来主义”,不能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实践主体学习倦怠,为获得考试加分而参加,为遵守学校纪律而参与;实践平台狭窄,绝大多数的思想政治课实践活动采取“跟随主义”不能独立开展。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知识在训练中落实,能力在实践中提高”,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开展了“实践教学、临床见习业、假期医疗服务”实践活动。

(一)实践教学。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设课内研讨与课外实践,课内研讨以“确定主题——自主探究——反馈交流——赏读领悟”为基本模式展开;校外实践,发放调查问卷,设计若干调查主题,让医学生利用假期实地调研,形成调研报告。这种教学模式变机械性学习为探索性学习,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多系部联合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主题教育,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竞赛、同心共筑中国梦征文比赛、道德大讲堂、愚公移山遗址参观学习,红旗渠精神学习等活动。

(二)临床见习。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注重医学生的临床见习,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育空间。临床实习期会对医学生的职业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一年的实习期间要求医学生完成向医生的转变,医学生不仅要知识深厚、水平高超,而且要医德高尚。多数大学生都是按照所学专业进行就业,但是多数用人单位的录取标准却不仅仅依据业务水平,健全的人格、正确的政治观点、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是录取标准中重要的考量因素。美国首位华裔市长黄锦波博士曾寄语中国大学生,大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有修养、有教养,比有文凭更重要。

(三)假期医疗服务。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组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利用假期组建志愿者医疗服务队,奔赴河南省驻马店泌阳县铜山乡、漯河市召陵区、洛阳嵩县车村镇三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驻马店市泌阳县铜山乡大路庄村,结合省委“政融保”产业扶贫项目,开展村情调研。在铜山乡卫生院,促成了郑州普瑞眼科医院与铜山乡卫生院成为协作医院关系。在漯河市马路街街道办事处交通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漯河市福利院等地,为社区的老人和福利院的孩子们进行义诊。在洛阳市嵩县山车村镇由药学专业教授为村民培训中药材种植的科学方法。

三、构建文化平台,深入推进校园文化、中原文化思想政治文化平台育人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注重以文育人,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校风学风,繁荣校园文化,培育大学精神,建设优美环境,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引领社会风尚。

(一)构建校园文化平台。按照中央文明委有关工作部署,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普遍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经过2015~2020年的持续推进,实现高校、中小学文明校园创建活动100%覆盖,使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响亮品牌。评选出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单位河南共54所(1所大学、19所中学、34所小学)。校园文化可以极大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构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建设平台,提供积极向上的环境和氛围,实现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二)构建中原文化平台。河南省教育厅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各学段学生认知特点,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性、阶段性、规范性和实效性。

中医药文化起源于中原,中医药大师荟萃于中原,中医药文化发达于中原,中医药巨著诞生于中原,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国粹。中医药起源流传已久,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黄帝、岐伯论医药等。中原大地名医辈出,春秋战国至明末,有籍可考的全国5000多位名医中,河南就有912人。中医药名胜遍布中原,南阳医圣祠、洛阳龙门药方洞、药王庙、十三帮会馆、神农涧及开封“针灸铜人”都见证了中原医学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全面振兴河南中医药事业、向中医药强省迈进。医学高专同样也应应势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医药卫生人才,服务中原人民群众健康。

四、“互联网+网络思政”,创新推动思想政治网络育人体系

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虽然大学生在网民整体人数中所占比例不高,但年龄层在“95后”、“00后”的青年大学生无疑是网络平台上最前卫、最活跃、最富有接受力和创造力的群体。高校是建设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2014年59号文件特别强调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从战略高度开展了一系列工作部署。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谁赢得了互联网,谁就赢得了青年”。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推出“网络授课、网络研讨、网络作业、网络考试、网络评教”的五位一体教学模式,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有机融合。网络授课环节,2017年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进行了MOOC改革,该课程包含了36课时的在线学习和18学时的师生互动课与实践课。2018年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进行了MOOC改革,因为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教材,概论课的新版教材尚未投入课堂使用,录制工作暂停。

为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学校邀请河南大学郭奇教授为师生作《网络舆情判断与思政教育》专题讲座,网络媒体中要具有人文精神、平等意识、法治精神、市场理念,引导学生合理运用生活常识和新闻知识判断网络舆情,养成文明上网好习惯,积极传播网上正能量,做中国好网民,筑牢网上网下同心圆。学校思政部制作了一个“红姐秀”视频集合,精彩主讲、触及灵魂,深受学生喜爱。以“立德树人”为目标,运用新媒体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感召力和吸引力,形成独具特色的医学高专“新媒体育人模式”。

五、育心育德、构建平台,大力促进德育心理育人体系

相对于常见的焦虑、迷茫、游戏成瘾等情绪和行为问题,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了更加隐蔽、更加多样等一些新特征。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叶静漪说:“当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需要从传统的治疗模式向育人模式转变,这节特别的心理教育课程,是北大朝这一方向探索的新尝试。”

医学生将要面对的是繁重的工作压力、重危残缺的生命,生离死别的场景,走近的是一个个弱势群体。现代医学模式已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代医学赋予了健康全新的含义,不局限于单纯的疾病防治,要求医学与心理学、社会学、生物学、法学、环境学、管理学相互交叉结合,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医学生的心理素养,更好地服务于医疗卫生事业。

育人重育德,育德先育心。按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和“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性单位建设标准”,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成立心理健康中心,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联合教学与实践,开放心理咨询工作室,创办心理协会社团,开设系列心理健康讲座,制定“阳光天使”培训计划,室外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心理FM”朗读比赛,心理剧场表演等活动,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学生的心理调控能力,从全新的视角帮助学生诠释人生,领悟生活。

医者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而且要有高尚的思想政治素养,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相结合,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分析,构建五位一体的思想政治育人体系,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开创河南省医学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培养优秀的适应城乡基层卫生工作需要的高端技能型医药卫生人才十分重要,以期为医学高专思想政治教育贡献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医学育人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