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思考

2019-03-19□徐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1期
关键词:阵地院校高职

□徐 欣

一、引言

习近平同志在2017年10月1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开幕会上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的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肩负着历史重托的青年一代,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

高等职业教育,简称高职。在我国大陆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包括本科和专科两个学历教育层次。高职院校的招生对象为应届初中毕业生(学制五年)、普通高中毕业生、高中同等学历者、往届高中毕业生、社会考生等。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即目标是实用化。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在校生年龄层次大多在16至22岁之间,正是在毕业后承担起国家建设重任的青年一代。而全国高职院校的在校人数2014年已经突破千万,达1006.6万人。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青年群体,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其重要性尤为突出。但是经过对于在校学生和党员教师们的调研,不得不看到,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文化教育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对于青年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还不够,响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需要做的还很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坚持党对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领导这个根本前提下,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刻不容缓。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坚决抵制文化侵略和文化炸弹在高职院校滋生蔓延,要增强阵地意识,赢得思想文化教育的主动权;要强化阵地管理,把握思想文化教育的主导权;要创新阵地形式,增强思想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二、环境阵地建设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语道破环境对于人成长的影响。众所周知,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它决定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但也不能因此而忽视外因对事物的影响力。环境阵地就是外因作用,环境的影响方面有许多先例,比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名师出高徒”等,这是积极的一面。当然,环境对事物的影响也有消极的一面,比如“哥们义气害死人”之类。因此,作为学校而言,挖掘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就要从积极的一面入手,发挥正面的因素,使其对学生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负面的因素,教育工作者也要格外重视起来,建立预警机制,将负面的影响消灭在萌芽阶段。只有做到这些,才能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成才。

(一)以优美的校园环境熏陶人。学校要注重校园的绿化、美化以及环境卫生工作,让学生感到,在这种环境中学习生活是一种亨受,从而养成讲卫生、保护环境的好习惯。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二)以正面先进的口号标语引领人。学校要将我党的先进思想和文化、学校的办学理念、精神和价值观等正面先进的理念通过静态或动态的具体的视觉形象构建学校特有的视觉识别系统。例如在校园、教学楼、宿舍、实训楼、学生活动场地、公示栏等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条幅、宣传画、放置宣传板等;利用广播等宣传国家和党的方针政策,使学生们能够耳濡目染,沉浸在阳光积极的氛围之中,形成一定强度的刺激,进而产生认同感。

三、教学阵地建设

(一)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人民教师,其基本职责就是要教书育人。作为学校要弘扬高尚的师德师风,广泛开展师德师风教育;作为教师要积极学习、主动提高,不但要精通专业、更要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品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既是对教师们的要求,同时也说明了教师对于学生们影响的重要性。作为人民教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指导和引领学生,会比千言万语的说教效果来得更实在和直接。所以每一位人民教师都应该意识到自身的历史使命,增强责任意识,严于律己,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政治素质。

(二)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加强德育课程建设也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一是要建立一支专业的、政治素养高的德育教师队伍;二是保证课时,不能随意删减德育教学内容;三是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增强具有时效性的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课堂兴趣。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能够熟知国家的大政方针、传统文化,熟知国情党情,在每一个国家重要的历史节点纪念日或者传统节日,能够在课堂上对学生们进行相关历史和文化的教育,让学生们意识到,在学校的学习不仅是要把专业知识学好,国家文化、国情党情也应该是他们熟悉并掌握的。

发挥德育的作用有许多方法和手段,除了常规意义上的通过教学手段传授德育思想之外,还可以通过许多其他方式来进行。比如,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的形式,考察学生对规则的遵守程度。另外,考试环节、实习操作环节等都可以设计一些针对学生思想特点的具体要求,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等。

四、活动阵地建设

(一)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教育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精力旺盛的年龄。因此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有助于培养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活动具体形式有辩论、演讲、文艺节目汇演、话剧等。另外,学校应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组织学生们参加烈士祭扫、英模报告会、志愿者服务等各种体验式活动,让学生们亲身去参与、感受、近距离去聆听,加深感性认识,增强认同感。

(二)学校在学生活动方面要适度加大投入。学生活动阵地的建设需要活动经费、师资、场地等方面的准备,缺一不可。所以,这需要学校在资金、师资配备及活动场地等方面给予支持。要充分认识积极健康的学生活动对于学生们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生们需要在身体力行的过程中感受革命先辈的伟大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理不辩不明”,学生们需要通过自己大脑的思考对我党的方针政策增进认识,产生共鸣。

五、网络阵地建设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网络已经渐渐成为人与人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的重要场所。网络对于青年学生们的身心影响变得越来越大。

(一)社会对于网络应加大管理。当网络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大量不良的信息也充斥着网络世界,网络成为主流媒体和不良信息争夺的战场。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国家层面上,相关执法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减少不良信息的出现和传播,对不良信息的发布者要给予严惩。同时,主流媒体要在焦点事件发生时,率先发出权威声音、公正声音,及时、积极地引领广大网民知情明理,避免一些偏激的、甚至是蓄意扰乱视听的言论对大家的误导。

(二)职业院校对于网络管理的途径。职业院校的学生接受新鲜事物快,对于网络世界的缤纷和自由非常向往和迷恋。所以,在职业院校中,网络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载体不容忽视。除了要以正面的、积极的信息教育引导学生之外,很重要的是要对于一些网络上的不良信息进行屏蔽和管理。学生在校期间,在网络上的行为要受到学校的监管。学校要进行一定资金和设备的投入,采用技术手段,对学校的网络环境进行管理和净化、对于不良信息及时进行屏蔽,对于学生上网的时间段和时长也可以进行限制。同时,教师也应在日常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注重对学生网络安全、网络文明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们提高对不良思想文化的辨别和抵制,将网络更好地用于指导学习,做一个文明智慧的网民。当一旦发现学生在网络上有不良行为时,教师应及时对其进行教育引导。

猜你喜欢

阵地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无尾怪”和“独角怪”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