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财经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9-03-19□胡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1期
关键词:财经类会计专业实训

□胡 敏

一、研究背景

高职教育发展近20多年来,蓬勃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优秀人才。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得到,从1998开始至今,将近16年的时间里,全国高职院校数量从仅有的432所增长到1,617所,增长比率为200%。随着高职院校的增加,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也从117万快速增长到1,000万,速度之惊人可见一斑。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新经济时代,即:新经济时代,这个新经济时代典型的特点为:经济新常态、“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经济的发展,需要复合型、综合型的人才,而非以往的核算型会计人才。

由于高职院校会计教育管理没有跟上高速发展的社会脚步,高等职业院校会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钩,培养出的会计人员不具备新时代特征,每年仍有100万会计人员处于失业状态。为保障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与社会需求完美对接,对高职院校会计教育管理进行改革势在必行。高职院校会计教育管理在现阶段有很多地方不够完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也受到了影响。具体表现在:低目标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不合理的教学内容、不公平的考核评价体系。虽然会计专业在多年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和方法,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零售业态的形式变化、会计内在核心功能的转变,为了适应社会对会计从业人员的需求,提高高职会计专业人才的质量,财经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亟需改革。

二、目前高职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过低。对于高职人才财经类培养目标,我国没有统一的标准,基本上是具有一定的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该专业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美国是研究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最早的国家,在2008年美国商学院联盟明确指出会计的教育目标应该多样化,目前美国会计界普遍比较认可的会计教育目标为:专业胜任能力、沟通技能、团队技能、道德规范、企业管理知识、批判性思维、有效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英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规定了高等教育的质量框架,作为高等教育一部分的英国高职会计教育,其教育目标的制定完全处在该框架规定之下,围绕着专业知识构建、认知和智力技能、核心和转换能力、实务操作能力4个方面提出,具体来讲,英国高职会计教育的目标不仅强调学生要掌握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和道德修养,还要加强分析问题、综合评价和理论运用能力的训练。此外,学生的团队合作、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教育目标所强调的。除美国和英国外,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德国等高职会计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其教育目标虽略有不同,但无一例外的是重视对学生个人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国外人才培养目标可以看出,国外的高职教育考虑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我国的高职教育由于起步比较晚,大多数高职学院都是从中职升到高职的,其教育理念摆脱不了中职的影子,是中职教育的提高版或者是本科教育的复制版。这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只适应于我国工业发展的初期阶段,而对于目前,我国已经提出经济政策“从高速度发展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由制造型国家转向为创新型国家”。因此,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我国高职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适应国家经济发展进行改革。

(二)课程实训之间相互割裂。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所以各个高职院校财经类课程内容虽然在设置上不同,但基本上每学期都会设置相应的课程实训,以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但课程实训之间相互不联系,以某高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训计划书为例。从实训计划上看,高职会计专业三年里六个学期,每一个学期都有课程实训,每一个课程实训都有教学目标。看似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教学以提纲学生实践技能为主,但是在每一学期里各个课程都只是完成了各课程的实训目标,而培养的高职学生应该是一个综合型、复合型的人才。学生实践完后只是知道这个学期实训课程的目的,而无法将各个课程之间的关系联系在一起,这样就会造成学生缺乏对企业经济业务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亟需要这样一类综合业务能力强、学习能力强的综合型、复合型人才,如果依旧按这种模式培养高职会计人才,势必会使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企业与市场的需要,造成就业困难的局面;而随着相应的连锁反应,当学生就业困难,高职院校培养的“产品”无法满足企业需求时,就会造成招生难的困境。那么就会出现学校招生难、学生就业难、企业用工难三方面的局面,这种局面长期持续下去,势必会造成社会、家庭、企业的不安定性,同时还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三)实训方式落后。高职会计类实训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手工实训,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基本上是在多媒体教室里,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源模拟企业一个月内业务的内容,通过编制会计分录、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过程熟悉会计核算业务。另一种方式是电算化实训,在实训机房里,利用财务软件完成企业一个月的经济业务。其缺点有三方面:第一,这两种方式适用于刚刚接触会计专业的一年级学生,只能达到会计的核算业务的实训目的,如果是二年级或者是三年级的学生,仅仅只注重核算业务而无法满足学生后续的发展;第二,这种实训方式无法进行过程跟踪,教师只能看到学生的结果,随着高职分数线的下降与高校自主招生的影响,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降,难免会出现实训过程有一些学生抄袭的现象;第三,这两种实训方式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遇到问题而教师不在现场时,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尤其是电算化实训,只能在机房里实现,实训时间过少,一周的实训时间来完成一学期的实训内容,工作量大,内容多,学生难以消化。

三、改变高职财经类培养模式现状的方法

(一)全方位培养模式。在高职财经类人才培养模式中,应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工业时代的发展已经从机器大生产时代逐步过渡到智能时代,在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典型的特点为:经济新常态、“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工业的发展提出了职业教育也要改变,在智能化时代下,要求从事职业工作的人从单一机械模拟生产到系统化的操作,人才技能型与技术型边界变动模糊,不能只教会学生掌握实践操作技能,还应该教会学生处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互联网+”时代下,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电子发票、云计算的出现使得会计职能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应顺应经济的发展,将原有的培养模式进行调整与创新。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下,将学生的德育素质、人文素质结合在一起共同培养,培养综合型、复合型的人才。

(二)多模块实训模式。在笔者调研的企业中,大多数企业反映学生缺乏对问题的处理能力和沟通能力。因此可以在高职财经类实训中增加一种“多模块”的实训模式,“多模块”是将财经大类中各个专业实训放在一起进行的,而非会计专业只实训会计类的课程实训,在“互联网+”时代下出现的企业预算员、高级收银员、库管员、市场调查分析师、UPC票据员等职业,需要多专业的技能。在实训下,就可以将多专业的课程教学模拟实训,比如培训高级收银员这个工作,高级收银员在收银过程中要会辨认真假币、信用卡的真伪、电子货币的使用、开具发票、与顾客交流等多方面的技能。另外,还可将连锁专业中收银业务、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商务礼仪等课程实训综合在一起。

(三)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教学。“互联网+”时代下,学习的方式与特点需要高职教育利用网络,将教师的课件、视频、作业等相关资料上传到数字教学平台中,让学生随时随地可以学习,利用数字教学平台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学生也可以在平台中相互学习与讨论。条件优越的学校已经实现全校覆盖的网络,建立“掌上智能实训”,将实训软件设置在网络平台中,学生用智能化手机进行实训软件的操作,后台服务器可以跟踪学生的实习时间、实习问题。

四、结语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全球的经济发展都发生了变化,传统职业受到冲击甚至消失,新型职业不断涌出。高职财经类教育要顺应经济的发展,将高职财经类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尊重学生人性发展,在教育过程中首先应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其次才是本专业应具有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学生、企业三方需求达到统一与共赢。

猜你喜欢

财经类会计专业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一)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三)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双平台嵌入式”的“粮味”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