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英语动机策略调查分析
2019-03-19何茂林
□何茂林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策略与动机因素备受关注,根据前人的调查研究,学习策略与动机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试图通过调查问卷来深入了解学生的动机以及他们的策略使用情况。为了解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动机状况以及策略使用情况,笔者在八十三位同学中作了一个调查,调查中一共设计了81个问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如实填写。每个问题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按照量级表格填写,量级分为七个级别,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非常不符合为量级表中的1,非常符合为7。问题参照Pintrich,P.,R.(1993)等学者制定的调查问卷表格(MSLQ)。该调查中设计的问题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机测量指标,一类是学习策略指标。
一、动机测量指标
(一)价值因子。
1.内在目标导向。内在目标导向指的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多大程度基于挑战、好奇心、掌握知识等内在因素。调查问卷中1,16,22,24项的问题涉及内在目标导向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于掌握该课程内容,完成该课程有价值的任务有较强的欲望,而认为课程的内容、材料对于他们的吸引力稍弱一些。
2.外在目标导向。外在目标导向与内在目标导向形成互补,调查的是学生多大程度基于外在因素如考试分数、奖励、表现、其他人的评价来学习。问卷中7,11,13,30调查该项,结果表明,若是有足够能力,学生们都愿意取得高分成绩,对于得高分依然是学生关注的目标之一。而对他人的评价,学生并没有表现出相同的关注。
3.任务价值。任务价值项调查学生如何评价任务的趣味性、重要性以及实用价值。问卷中4,10,17,23,26,27调查该项情况。结果表明,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非常肯定,他们认为学习英语是非常有用的,非常重要的,可以用于其他课程学习,然而他们并不非常赞同课程内容有趣,他们不那么喜欢该课程内容。
(二)期望因子。
1.对于学习信念的把控。问卷中2,9,18,25项调查学习信念的把握。对于学习信念的把控指的是学习对于他们努力所产生的积极结果的信念,指的是学生相信学习成绩的结果与自身的努力相关,而不是外在因素如老师等。如果学生相信自己的努力会带来改变,他们更可能有策略地有效率地学习。大多数学生都认为通过自身的努力,应用正确的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对于学习与成绩的自我效能感。问卷中5,6,12,15,20,21,29,31项考察该项。该项有两个方面:对于成功和自我效能的期待。对于成功的期待指的是成绩期待,和每项具体任务的表现相关。自我效能指的是对于自己掌握某项任务能力的评估,包括自己完成任务的能力评估以及对于完成任务所具备的技巧的信心程度。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同学期望能够学好这门课程,大部分同学对于学习该课程比较有信心,然而具体到比较有难度的阅读理解材料,比较复杂的内容,学生信心不足。
3.情感因子:主要考试焦虑。问卷中3,8,14,19,28项考察学生对于考试的焦虑程度。考试的焦虑通常被认为与学习成绩成负相关关系。考试焦虑包括两个元素:焦虑或认知成分以及情感成分。焦虑成分指的是学生的负面想法,妨碍学生的成绩,而情感成分指的是焦虑引起的情感和生理方面的反应。认知方面的担心和对于成绩的担忧是影响成绩的最大因素。有效学习策略和测试技巧的培训可以帮助降低焦虑程度。学生对于考试结果有一定的担忧,特别是不及格的后果担忧较多。然而焦虑程度只是引起了部分学生的情感和生理方面的反应。可见学生的焦虑程度有一些,但不太严重。
二、学习策略因素
(一)认知与元认知策略。
1.反复操练。问卷中39,46,59,72项调查重复这个学习策略。基本的重复策略涉及背诵,或者从一个列出的单子中指出需要学习的项目。这些策略应用于简单的任务效果最好,激活还处于短期记忆中的信息,而不是习得将要储存于长期记忆中的信息。这些策略被认为影响关注和编码过程,但是并不能够帮助学生在内化的信息之间构建联系,或将新旧信息融合。从学生问卷结果来看,学生对于这个策略的使用不是很好,特别是归纳与记笔记,不是特别重视。
2.精细加工。精细加工帮助学生通过构建所学信息的内在联系将信息储存到长期记忆。详述策略包括换译、总结、类比以及归类笔记。这些可以帮助学生将新旧信息融合,构建新的联系。问卷中52,62,64,67,69,81调查该项情况。学生的问卷结果表明他们比较难持之以恒,没有足够毅力坚持枯燥的学习计划。至于将所学的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学生们并不太在行,特别是将所学知识用于讨论和讲座,更是不太多。这与他们参与讨论和讲座的机会比较少也有关系。
3.组织。组织策略帮助学习者挑选合适的信息,并且构建信息之间的联系。组织策略包括阅读文章过程中聚类信息、列出大纲以及总结文章大意。组织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努力,使学习者更深投入到学习任务中。这项策略让学习者取得更好成绩。32,42,49,63项调查该策略。调查结果表明学生运用该项策略相对较弱,他们会复习课堂上作的笔记,有部分同学会找出重点,然而不太会列出大纲以及使用图表整理材料。
4.思辨性思维。思辨性思维指的是学生多大程度可以将之前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新情形中解决问题,作出决定,根据完美标准作出思辨性评估。38,47,51,66,71等问题调查该项策略。从问卷结果看,学生们的思辨能力不是很强,对于课上所学所读所听的信息,很大部分同学不太会质疑,很多是以接受为主。
5.元认知自我调节。元认知策略指的是对于认知的察觉、知识以及控制。在这个调查中着重元认知策略中控制和自我调节方面,而不是对于认知的了解。元认知自我调节方面的三个步骤是计划、监控和调节。计划包括目标的设定、任务分析、帮助激活或排列已有知识,从而使组织理解新的信息更容易。监控包括阅读过程中关注注意力、自测以及提问,这些可以帮助理解材料,并与旧有知识建立联系。调节指对于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微调和持续调整。调节可以帮助学习者省查自己的行为、纠正行为,从而提高成绩。33,36,41,44,54,55,56,57,61,76,78,79项调查该策略。问卷结果表明当学生拿到一项任务后,往往会尽力理解学习材料,对于有难度的材料,又往往不知所措,比如他们不太会问自己问题,更不经常整理笔记,特别是那些笔记不清楚的地方,可能就蒙混过关。部分同学会设定目标,也有相当部分同学不太明白学习目标到底是什么。
(二)资源管理策略。
1.时间和学习环境。除了对认知进行调节外,学生们应该能够管理和规划学习时间和学习环境。时间管理包括制定时间表、计划以及管理学习时间,这不仅包括专门留出时间段学习,还有有效使用学习时间以及制定现实的目标。时间管理可以从一个晚上到一周至一月的时间安排。学习环境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地点。理想的学习环境应是整洁的,安静的,几乎没有声音和影响的干扰。35,43,52,65,70,73,77,80项表明绝大部分同学会按时去上课,然而在课堂上的时间利用却不是那么理想,很多同学难以从头到尾集中精力。目前手机网络的干扰非常大,分散了学生们的精力与时间,课外活动也占据了很多学生的业余时间。大多数同学会选择较为安静的地方学习,在完成计划方面还是不太理想,有些同学有拖延症,会把任务一再推迟。在时间管理方面,学生们需要学习的还是太多。
2.自我调节。自我调节策略指学生面对干扰和枯燥的任务时控制他们的努力以及注意力的能力。对于自己所作的努力的控制属于自我管理,反映了他们对于完成学习目标的投入程度,即便面临困难或干扰。调节自己的工作对于良好的学习成绩非常重要,因为这不仅代表对于目标的专注度,也持续调节他们对于学习策略的使用。37,48,60,74的问题调查该项策略。该项的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会尽量坚持目标进一步努力克服困难,哪怕学习内容枯燥无趣,哪怕内容很难,部分学生不会轻易放弃学习目标,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知难而退。
3.同伴学习。与同伴的合作性学习被认为有积极效果。时常与同伴交流会帮助他们更加清楚课程材料,了解自己单独学习时没有能够关注的内容。34,45,50调查该项策略。该项调查显示,学生在这个方面相对较弱,很多学生不会和同学交流所学内容,很少和同伴讨论所学内容。
4.寻求帮助。对于环境的管理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即其他人的帮助,这包括同伴和教师。好的学习者知道当他们不明白某个问题时,能够识别何人可以提供帮助。大量调查显示同伴的帮助、教导以及教师的个别辅导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40,58,68,75项调查该项。从该项的调查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学生遇到问题时更多寻求同学的帮助,但是很多时候不会去找老师。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在老师面前表现比较弱,另一方面可能因为老师和学生相处的时间比较少。
三、结语
通过此次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动机方面,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不足,对于课程不是很感兴趣,觉得课程内容枯燥,比较关注考试成绩。在策略使用方面、认知方面,在所学知识内化方面比较弱,学以致用的机会不多,因此对于知识的透彻理解有限。在资源管理方面,不太寻求老师的帮助,和同伴的合作性学习较少。此次调查所显示的结果表明学生在动机与策略使用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加强,从而提高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