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2019-03-19□刘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18期
关键词:支部党组织党员

□刘 永

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就提出了“政治组织力”这一概念;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这是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党中央为基层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确立的新目标和新方向。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党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领导,不断探索加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和组织力的载体路径,持续教育引导党员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才,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一、以政治建设为根本,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党的首要属性是政治属性,党员首要的身份是政治身份,党的领导的首要内容是政治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要始终将政治建设作为纲和魂,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在党员师生中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总书记关于加强党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并将其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开展党务工作者业务培训,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教师培训、课堂教学中强化理想信念和思想政治教育,强化理论武装和价值体系教育,强化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教育,推动全体师生深刻理解新思想,真正入心践行、知行合一。

发挥基层党建对教育教学业务的政治引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以支部为单位严把政治审核关,把政治标准作为评判教师业绩的首要因素,在评优评先、职务晋升、职称评审等有关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事项上,首先重点考察教师的政治表现,根据党支部的审核意见,对政治标准要求不高的实行一票否决制。以支部为扎口推选群众组织代表,在教代会、团代会、妇女代表大会等群众性组织正式代表推选时,可以支部为单位组织活动、安排任务和分配名额,由支部把关推荐,确保推选出的代表政治素质过硬、参政议政能力较强、群众威信较高。通过政治引领,不断释放组织力量、发挥组织优势、凝聚师生合力。

二、以制度设计为抓手,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在党的建设中,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只有抓好制度建设,才能使好的经验做法固定为可持久坚持并在完善中不断发生效用的制度机制,从而真正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一方面,规范组织生活,以制度“护”党建。围绕学校党委年度工作要点,党支部召开会议进行专题学习研讨,提出支部工作计划,以表格形式明确目标任务、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同时制订重点活动细化方案,以案推进、倒排日程、对账销号,形成行之有效的“一会一表一方案”的党建工作常规制度。另一方面,加强支部工作考核,以量化“强”党建。制订出台《党支部工作量化考核办法》,推动支部管理由定性考查向定量考核转变,运用相关考核指标从支部班子建设、党员思想教育、组织生活、党员管理、党员发展、党风廉政建设、作用发挥、党建创新等方面对支部工作进行全面考核、综合打分,并将量化考核结果作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评选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表彰的主要依据。量化积分,细化考核,标准统一,对标找差,公信力强,组织放心,群众满意。

三、以融合并进为路径,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职院校基层党建也要有新气象和新作为,这样才能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也是基层党组织更加坚强有力、始终朝气蓬勃的内在要求。

长期以来,重业务轻党建的现象在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为克服此类现象,学校应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将党建工作主动融入学校事业发展和教育教学具体工作中去。学校党委书记要带头落实一把手责任、分管领导主动认领分管任务,部门领导各司其职,教职员工全力以赴,上下一盘棋。要充分发挥各支部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引导党员在重大项目任务创建、急难险重工作任务认领等关键时刻把党员身份亮出来、把党员形象树起来、把党员义务担起来,让普通教师学有标杆、做有榜样。

结合国庆、一二九等重大纪念日,组织党员教师开展“亮身份、亮承诺、亮表现”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党员教师在履职尽责中为群众做表率、树榜样,切实提高师生的政治站位和思想认同,激发强烈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事业心。充分发挥工会、团委、妇联等群众组织各自优势,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广泛动员教师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技能竞赛,全面提高业务能力水平。

四、以创新实践为载体,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能否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对于增强高职院校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有着重要意义。第一,要从思想上谋创新。要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就要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倡导敢为天下先的创新观念,营造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创新文化氛围。要深刻认识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对学校党的建设工作提出的新课题,用新思路来研究新情况,用新办法来解决新问题,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第二,要从实践上求创新。采用创新思维和创新手段,不失时机求发展,与时俱进抓党建,同时不搞简单化,不搞一刀切,不搞简单翻牌,而是坚持以工作创新为突破口,以取得实际效果为出发点,以推动建章立制为抓手,以全面加强基层党建为目的,通过创新内容、创新平台、创新路径提升基层党建组织力。第三,要从手段上推创新。积极探索“党建+互联网”工作新模式,依托信息化平台,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QQ工作群、钉钉移动办公系统等新媒体资源适时发布支部工作动态,推送党建工作讯息、交流支部工作经验,拓展党员学习教育渠道,提升提高党建工作效率。

五、以阵地建设为保障,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抓好党建基础设施建设、浓厚党建氛围是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三大阵地建设,夯实组织力提升的基础保障。一是强化宣传思想阵地建设。构建学习宣传平台,制作宣传展板,围绕党纪党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建动态等内容进行设计制作,合理布局使之成为多层次、多角度宣传党建工作的前沿阵地。二是强化党员活动阵地建设。把党员活动场所建设作为一项加强党组织建设基础工程来抓,注重从实际出发,规划设计建设党员活动室等活动场所,充实党建报刊、杂志和书籍,成为加强党性教育、研究党建工作、传承优良传统的场所,着力增强党员的荣誉感使命感。三是强化网络阵地建设。要求所有党员干部关注“共产党员”、“江苏先锋”等微信公众号,创建党委、各支部、各党小组“党建工作群”,及时传递党建动态、政策法规、警示禁令等信息,不断提高教育的时效性、趣味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

成事在基层,党建应先行。高职院校承载着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崇高历史使命,必须旗帜鲜明坚持党的领导,驰而不息深化基层党建工作,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接地气、通人心的关键作用,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以新时代新形势新成效新作为推动人才培养向高质量迈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支部党组织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支部联建润“甘泉”
清华党组织公开
中共长沙特别支部的统战策反工作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