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科”理念下的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9-03-19□王瑞
□王 瑞
一、“新商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背景
2016年,国家统计局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专项调查,并印发了《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专项统计报表制度》(国统字〔2016〕62号),2017年国家统计局印发了《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分类(试行)的通知》(国统字〔2017〕35号)。随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分类(2018)》陆续出台,经济结构的变化、使新商业模式得以涌现。新商业模式的推动与实现需要高校人才的供给与之配置。
(一)时代背景。自进入21世纪以后,电子商务以飞快的速度进入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被电子商务所改变着,新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的新趋势,无论是在个人消费服务或者是在农村电商领域、跨境电商和移动电商等领域都迎来了新发展;推进电子商务模式及机制应用的新领域,让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成为重点工作,成为推动我国县级、市级等不同经济单位的增长新动力。
(二)“互联网+”模式的智慧化发展。“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崛起,代表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在“互联网+”模式的新经济、新领域带动下,人的思维模式以及社会经济个体的发展都发生了改变。电商交易主体以及商品类型呈现出多样化发展。
(三)人工智能倒逼人才培养新理念。21世纪人工智能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工作规范标准的改变引起人才培养标准的变化,岗位职责、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向复合型方向转变。在这种新形势、新业态下,一些企业和社会经济体对院校的人才需求也发生相应变化,主要呈现出由“知识+技能”的单一性向“综合性+复合型”方向发展。
所以要适应新科技革命时代的需要,在新科技、新经济形态转型和升级的过程中,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与模式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培养复合型人才。
二、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我国一些院校、学者针对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与探索,如:浙江工商大学赵英军教授于2010年提出“大商科人才培养”理念、华中师范大学王学东教授针对“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分析与研究、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协同建设新商科数字化教育生态平台”等,其他各大院校和学者也都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育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但更多的研究是基于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展状况为出发点。
三、“产教协同、校企合作”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习近平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因此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创新,一是观念上的变革和思路上的探索;二是完善课程体系,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三是要以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师资队伍作为保障,推动“新商科”电子商务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一)构建以“产教协同、校企合作”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产教协同、校企合作”模式中,产是支撑,教是核心。校是龙头,企是基础。因此要处理好这两者的协同合作关系,需要把院校的实践场所建在产业基地,把实践的岗位分布在企业项目,把院校开设的专业以专业群方式建在行业产业链上,建在社会需求链上。以此为合作方式使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产教协同、校企合作”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和更大进展。
目前许多院校在尝试并实施“2+1”的学徒制,在该种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中,主要表现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层面。例如:在学生入校的第1学年主要完成学校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任务,同时运用第二课堂渗透人文素养;第2学年完成职业技术技能实践课程的学习,该课程的完成主要运用理实一体化和项目教学法推进,这两种教学方法将以实现六个对接确保教学效果,即“学校对接合作企业、实训基地对接生产车间、专业课程对接生产环节、专业教师对接企业技师、专业学生对接企业员工、授课项目对接典型工作任务”;第3学年实行项目制的学徒制,让学生在企业不仅完成项目并且以毕业设计加强项目的考核。
(二)形成以新商业产业链能力导向的电商专业课程体系。2017年国家统计局印发了《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分类(试行)的通知》(国统字〔2017〕35号)。经过两年的实践论证,为推动“三新”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能。行业企业要求高职经管类专业人才应具备跨界知识体系、岗位职业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岗位迁移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为培养这些能力,电子商务专业将明确完成各项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真正实现课程教学与职业标准紧密对接,形成新商业产业链能力导向的电商专业课程体系。
(三)架构以新商业角色为主体的校企合作实践项目和平台。新商业背景下,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将改变现有实践教学环境,电子商务专业应拓宽加深与企业的合作渠道和项目,以跨境电商、新媒体运营、网店运营、创新创业电商为主要方向搭建多层次、多内容的实践实训合作项目与平台,通过“校中厂、厂中校”的校企合作方式,提高专业教师队伍的水平,培养学生商业素养和商业运作技能。
(四)实施以“校企合作”过程考核“1+X”制度。新商业时代下知识学科体系被打破、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被加强,为此,为了使学生尽快融入企业环境,将自己所学知识和企业项目实战集合,在学生的考评环节,增加校企项目实施过程化考核,推行将“学生学历证书+专业技能证书+社会兼职证书”的多证书制度,以便比较全面、客观地将学生的潜质和潜能体现出来,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充分表现。
(五)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教师团队。在新技术、新商业、新模式快速发展和变换的新时代,强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工作关键在于教师身份的转换,包含思维模式核心技能的掌握。第一,任课教师需要以职业教育理念诠释新课程,以新思维新方式带动课堂的转变;第二,需要教师掌握新技能,在提升自身学术素养和专业综合水准的同时,分析和探索帮助学生成才的途径。在产教之间、校企之间建立一个“双桥梁”,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批校企项目化实训基地,建设一批应用技术协同创新创业项目中心,以此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向深度和宽度发展,提升教师团队的专业技能,缩小校企人才能力差距。
四、结语
新商业新经济形态下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理念,新商业关注社会在不同时期的新特征引发的新的模式,关注新技术带来的新领域的开拓,关注着新技术的发展变迁迎接未来的挑战,为此作为高等院校,尤其是职业院校,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