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背景下国有商业银行发展对策思考
2019-03-19李卫利
□李卫利
一、新金融产生的背景
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与之相适应的金融形态,服务于金融并推动经济发展。我国以往的经济发展以“投资、消费、出口”老三驾马车作为动力,传统金融便是起源于此,主要服务于支持大规模的基建、大项目、大集团和大产业。在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条件下,传统的经济增长动能持续弱化,转而从数量型转为质量型、中高速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常态。因此,也需要与之相配的金融要素作为经济发展新动能,经济新阶段下的新金融因此应运而出。
二、新金融的含义及特征
适应我国经济的新发展阶段需求,是新金融产生的根本原因。它是一种创新的金融模式,依托于互联网的普及和新技术的发展。科技是金融领域的大量推广应用,是新金融的主要特征。
通过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手段,金融机构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逐步减少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以较低的成本有效拓宽获客渠道、扩大客群规模。同时,增强风控手段,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使传统金融难以覆盖的长尾客群能够获得专业金融服务,从而弥补传统金融的不足。
新金融坚守金融的本质和规律,借助金融科技改变发展模式,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消费升级新需求,不断提升客户的服务体验。
新金融具有科技性、普惠性、共享性。所谓科技性,表现为现代金融与现代科技的“化学反应”,内在逻辑是以科技赋能金融,将服务做到极致,将科技转化为价值创造活动。普惠性,表现为普罗大众获取金融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得性。共享性,表现为以开放的平台和生态,赋能社会,内在逻辑是使金融及相关生产要素跨界流动。
三、新金融背景下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对策
当前,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趋势加快,商业银行服务支持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重要。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是国家经济政策实行的先锋,是维护金融稳定的基础性力量,且营业网点分布广泛,与人民群众关系联系密切,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国内金融业严监管、去杠杆、监管政策纷至沓来,利率市场化带来金融同业竞争不断加剧,互联网金融依托技术优势大量抢夺客户资源,国有商业银行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在新金融背景下,国有商业银行无论是自身所承担的重要经济社会职责,还是其作为企业经营发展所面临的压力,都要求其对新金融理解要义、把握规律,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迎接新金融。
(一)服务实体经济,普惠长尾客群。实体经济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富民之源,也是银行生存发展的土壤。银行与实体经济荣辱共存:实体经济经营好了,银行才能蓬勃发展。在新旧动能转换的经济发展新阶段,“科创”成为鲜明主题,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加大,其中民营经济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新增就业和企业数量。但是,大量的民企尤其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特别是在国际贸易争端、整体经济下行的趋势下,民营经济的发展举步维艰。因此,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解决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难且贵的问题,是国有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心之所在。国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求:2019年国有大行的小微贷款要增长30%以上。国有商业银行以往的传统金融服务模式,解决的是“二八”问题,主要重视20%大企业和高净值消费者的服务。而新经融解决的是“八二”问题,也就是服务80%的中小企业和普通消费者,这也是传统金融所不能覆盖的长尾客群。
(二)融合金融科技,化解社会痛点。近年来,金融科技兴起如雨后春笋,尤以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科技与金融融合产生的新金融时代,强调技术创新对金融服务进行改造,以科技发展提升金融服务效率,这将成为新阶段的高增长点。金融科技下的金融本质没有改变,只是视角和方式上的改变,其最终目的是提高金融服务效率,降低金融服务成本,促进更好的金融服务体验。国有商业银行若要适应新金融趋势,实现服务实体经济、普惠长尾客群的目标,需要金融科技赋能,需要通过金融和科技的结合,使用金融这把温柔的手术刀,协助化解社会的痛点难点问题。建设银行推出的“惠懂你”APP智能服务,能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推进普惠金融,积极运用金融科技的互联网、大数据、生物识别等技术,突破传统业务模式,创新实现了“互联网获客+全线上信贷业务流程”业务新模式,集成额度试算、预约开户、贷款申请、支用还款等功能,具有开放式获客、一站式办理、智能风控等特点。“建行惠懂你”APP的上线,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将融资服务与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场景有机结合,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让银行服务触手可及。建设银行启动的住房租赁战略,通过金融手段剥离房子的金融属性,慢慢培育长租市场,打造“长租即长住,长住即安家”的住房新理念,响应国家对房子要回归居住本源的定位,发挥以金融力量激活住房要素市场、稳定租赁关系、平抑租赁价格的作用。建设银行依托技术优势打造的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集五大共享系统于一体。而平台搭建背后的制胜法宝,就是耗时6年打造的“新一代”核心系统提供的技术支持。当国有商业银行以社会痛点为导向,借助金融科技手段识别痛点、抓住痛点,以科学精准的金融解决方案化解痛点,也就找到了新的市场空间,找到了“第二发展曲线”,实现了新的价值存续。
(三)共享银行资源,全力赋能社会。新金融的服务触角越来越广泛,银行需要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多样。国有商业银行需要回归服务社会的本源,让新时代的普惠金融拥有更丰富的内涵,使金融普惠大众的概念也更为宽泛。建设银行为促进网点服务资源开放,增强网点服务社会能力,为新时代金融普惠大众提供新抓手,在全国网点启动“劳动者港湾”建设工作。劳动者港湾,是建设银行重点为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交通警察等户外工作者及其他劳动者,老弱病残孕等需要特殊关爱的群体以及其他有需求的社会公众提供周到、贴心的服务,“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手机没电了能充电,饭凉了能加热”。同时,建设银行还上线并对外发布了全国统一的“劳动者港湾”APP,为社会公众提供线上查询服务,可获取就近建行网点便民服务设施信息。建设银行也在思考新金融人才的培养需求和路径,建行大学也因此应运而生。同样坚持开放共享的原则,建行大学不仅以产教融合的形式培养建行员工,也开门办大学,通过“金智惠民”、“愚公学院”等形式为更多小微企业者、个体工商户、创业者及扶贫对象、涉农群体、基层扶贫干部等提供金融知识培训,共享优质金融教育资源。作为国有商业银行,应秉承“开放共享,责任担当”的理念,加入现代精神的创意,与国家战略、党的大政方针和民生需求紧密结合,积极、主动地利用金融的力量去解决社会痛点、难点问题,积极开放银行服务资源,促进资源共享,彰显了新时代国有大行的人文情怀、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以科技、普惠、共享为显著特征的新金融时代,国有商业银行应积极开展新金融行动,为人民提供对美好生活向往所需的金融支持与服务,为企业发展创造商业机会和价值,帮助员工提升个人价值和收入水平,便是兼顾了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有机统一,这也是国有商业银行在新金融时代背景下需要的“第二发展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