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承接产业转移的利用外资结构分析
2019-03-18陈宇媚
摘 要:广西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区位、政策优势应成为扩大利用外资、升级产业结构的重要支撑。从广西利用外资的情况看,外资规模未能持续稳定增长,与周边省份相比,吸引外资情况也处于劣势。从利用外资的行业看,外资在工业企业资本中所占比重也逐渐减少,说明广西制造业对外资流入的吸引力仍显薄弱。外资通常具有技术、资金等优势,在应对出口市场环境变化时波动较小,外资聚集也可对其他企业出口产生示范效应。广西应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通过提高外商投资的数量和质量,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消化吸收,进而实现出口产品结构升级。
关键词: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出口
一、引言
在当前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我国制造业的出口正经历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转向扩大具有中高技术密集度的产品出口。这一转变过程包含了东部地区率先向高端产业升级,同时部分中低端产业由中西部地区承接,其中一些产业对发展当地產业基础是十分必要的。
广西东邻粤港澳,面向东南亚,地处中国-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以及多区域合作的交汇点,区位优势作为承接产业转移中吸引资本的一项重要因素,但工业基础较为薄弱也成为引资能力中的短板。本文通过分析广西近年来利用外资和产品出口的情况,理解广西产业结构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二、广西出口与利用外资现状分析
广西的出口产品,以服装与纺织制品,以及初级产品中蔬菜水果与水海产品为主,而工业制成品中也以日用品、传统机电产品为主。但近年来机电产品及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都经历了大幅增长,机电产品的出口额在2007年仅有12.8亿美元,在2017年已接近118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则从2007年的2.5亿美元跃升至2017年的46.7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增幅还高于机电产品,说明广西的制造业基础已有明显提升。
外商直接投资作为推动我国出口快速增长的一大动力,在东部地区出口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外资带来的技术外溢效应是吸引利用外资的主要原因。广西作为连接我国和东盟的桥梁,尤其在我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后,应抓住这一重要历史机遇,通过加强国际资本流动、技术交流实现发展。从广西利用外资的规模上看,广西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从2007年的68亿美元经过剧烈波动后在2017年达到82亿美元,期间在2008年-2011年保持了增长,达到100亿美元的规模,随后两年明显回落后,在2014年-2015年进一步跃升至172亿美元,但在2016年又急速下跌至88亿美元。相比之下,同样具有产业转移迫切需求的西部地区贵州省,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从2007年的1.2亿美元迅速增长到2017年8.2亿美元,尽管在其中也有小幅波动,但基本保持跃升态势。可见广西在外资流入上并未形成良好稳定的吸引力,往往因为政策或市场的波动而剧烈变动,说明在产业布局引导以及营商环境的建设上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出口表现看,如表1所示,在广西出口总额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也有明显增长,但该类企业的出口份额在考察期间并没有大幅提升,说明外资的流入并未显著改变外商投资企业在广西出口中的地位。这主要是因为广西面向东盟市场,出口中边境贸易增长迅速。但按贸易方式分解出口总额的增长可以看到,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贸易比重分别从2008年的1.9%和6.7%上升至2017年的4.5%和18.6%,广西在承接转移的产业中,外向型的加工贸易是其良好区位和优惠政策主要吸引的对象。
表1 广西2007年至2018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与资本变动情况
(金额单位:万美元)
同时观察外商投资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可以发现,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在2008年有大幅增加,随后几年稳定增长,在2012年又明显减少,在2015年有恢复了增长。在企业数量增加的2009年,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额却比2008年减少了21%,说明新增的企业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出口市场上,抵御风险能力并不强。而在2016年出口总额下跌18%的时候,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额仅下降3%,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所在比重也从15.8%回升至18.7%,可见外商投资企业在应对出口波动时有较好的表现。在外商投资企业中,外方注册资本保持了逐年上升,即使在企业数量大幅减少的时候,说明外商为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通过增加资本投入扩大企业规模。
承接产业转移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离不开形成良好的产业基础,表2通过关注广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变化趋势,发现企业中外资规模从2009年至2013年是不断上升的,但外资占资本的比重并未上升甚至出现下降,说明伴随着外资流入国内配套资本也在增加,从而扩大企业的规模;从企业的出口交货值看,从2009年-2017年均保持增加,其中2010年增幅达51%,同年港澳台和外商资本金的增幅也达到了33%和15%,说明企业外商投资的扩张对出口规模的扩大有正面影响。
表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用外资及出口变化情况对比
从广西工业企业的构成看,如表3所示,外商投资企业数量远少于私营企业,但企业数量呈减少趋势,而私营企业数量在2010年大幅减少后持续增加。这主要是广西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出口的工业产品以低端制造为主,外资很多流入外向型的简单加工制造行业。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这类产品在出口市场上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生存也面临着日趋严峻挑战。
从企业的资本规模看,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明显大于私营企业,两类企业在2009年-2017年实收资本金均保持了上涨,结合企业数量的变化,外商投资平均单位企业的实收资本也远远高于私营企业,说明外商投资企业具有明显的资本和规模优势。
对比两类企业的出口表现可以看到,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交货值也远高于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交货值在2009年-2014年保持增长,其中2010年增速达80%,在2015年后有明显下降,而私营企业的出口在2011年有大幅增加,经历了2012年-2014年的增长停滞后,在2015年再次跃升,同比增长87%。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外商投资企业拥有明显的资本、技术等优势,在国内外环境变化时出口能保持增长,而私营企业在与外商投资企业的竞争中也逐渐通过扩大规模等途径增强企业的生存能力,企业出口有所提升,但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会经历明显的波动。
表3 按企业性质分类的工业企业对比
表4进一步对比了广西和贵州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外资企业的情况。广西外资企业2017年的产出规模和利润与2011年相比都有明显的提升,说明广西外资工业企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其中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指标占广西总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对应指标的比重有所上升,而外商投资企业的这一比重出现了下降,说明外资企业对当地的工业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更发挥了引领作用。从贵州省的情况看,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也经历了明显的发展,而外商投资企业的规模有所减小,说明该省在吸引外资时有一定的区分,这主要是在引资流向的产业上有所引导。贵州作为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承载区,也是重点生态保护地区,在实施优势资源转化战略时确定了优先承接发展的产业,如高新技术产业,和不再承接的产业,如化工、机械、纺织等。因此,对于部分偏好低端制造的外资,发展已受到限制。
表4 广西规模以上港澳台商、外商投資工业企业经营情况对比
(单位:亿元)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广西通过融入国内区域经济、对外多边合作,经济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同时具有明显的政策叠加优势,这对扩大利用外资和稳定贸易增长都是有力支撑。伴随外资流动带来的技术、人才、外部信息也是促进广西工业发展、出口扩大的重要资源。基于广西利用外资与企业出口的分析,从纵向看,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较为复杂的背景下,广西外商直接投资并未能持续稳定增长,说明广西的经济产业基础对外资流入的吸引力仍显薄弱。通过横向比较外商投资与私营的工业企业可以发现,企业通过扩大规模以应对激烈的竞争,但外资企业拥有着资本和技术优势,在出口市场上也有更好的表现。因此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是优化投资环境,制度改革提高吸引力。改善企业投资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和稳定外资的重要保障。转变政府职能,提升管理效率是营造更具吸引力的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的必经之路。广西作为国内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应注重建设与此相称的制度环境,扩大吸引外资规模,发挥外资的集聚效应。
二是合理布局产业,利用外资实现产业升级。一方面,基于自身发展定位合理承接东部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拓宽工业发展基础;另一方面,在外资的选择上,应鼓励外商投资先进制造业,减少发展低端的、破坏生态环境的产业,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效益,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参考文献:
[1]罗伟.利用引资新优势促进外资高质量增长[J].国际经济合作,2017(09).
[2]彭继增,刘运,戴志敏.我国东中西部FDI、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差异比较[J].社会科学家,2015(07).
[3]李文臣,刘超阳.FDI产业结构效应分析——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0,26(02).
作者简介:陈宇媚(1988- ),女,汉族,广西北海人,硕士研究生,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