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2019-03-18刘雅惠
摘 要:目前,湘潭市纺织服装产业整体上走向了衰落,面临着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要促进湘潭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必须科学规划产业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技术进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打造纺织服装产业园区,提高产业集聚程度;加强商会与行业协会建设,构建纺织服装行业服务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
关键词:纺织服装产业;现状;问题;对策
整体上来看,无论是相比于过去的辉煌年代还是相比于省内外纺织服装产业发达的省市,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产权制度改革及市场机制的优胜劣汰后,目前湘潭市纺织服装产业整体上走向了萎缩和衰落。为了摸清湘潭市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促进湘潭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对策,本文作者牵头组成课题组,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走访调研。
一、湘潭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现状
1.企业大量关停、转移,纺织服装企业数量锐减
在1990年末,湘潭境内有规模以上国有及集体所有制纺织服装企业29家,产业门类涵盖七大门类,现在只剩东信公司一家规模以上企业,门类也只有纺纱、服装行业两个门类。尤其名列全省第一的涤棉纱、印染布、印花布、涤纶长丝、针织化纤面料、粗精纺呢绒面料、纯毛毯曾享誉省内外,但现在已不见踪影。纺织产业作为传统产业,现在面临巨大挑战。湘潭市高新区部分小微纺织服装企业也因噪音污染等原因而关闭。
2.从业人数显著减少,产值大幅下降,产业式微
湘潭地区本地人力资源枯竭,纺织服装行业从业人员总体年龄偏大,一线工人紧缺,青年工人显著减少,技术人才引进乏力,本地技术工人外流情况严重,产值大幅下降,产业式微。例如地处岳塘区的湖南东信集团有限公司原有1.5万名从业人员,现如今仅余4600人,车间基本都是40岁以上工人。雨湖区原规模企业神州龙(永龙服装)产值萎缩,现工厂内仅有33人做服装(原有300多人),一线工人的年龄均在45岁以上,近五年没有招聘一名青年工人。湘潭地区院校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主要流向珠三角,本地就业少。
3.企业主体以工贸形式的中小企业为主,规模以上企业不多
由于原国有和集体所有制规模以上纺织产品生产企业(含区街乡镇企业)大都因经营不善通过破产改制形式退出产品链,现湘潭区域内规模以上纺织生产企业仅余湖南东信集团湘潭基地。在对中小企业网络调研摸排中,还存在部分中小微企业。以淘宝电商平台电子商铺进行定位搜索,输入纺织产品关键词,定位发货地为湘潭,网上可以收集到一些相关的家纺、窗帘、布料、女装等23家小微企业的信息。
4.设备、技术、产品相对落后,产业创新能力不强
原国有和集体所有制纺织企业,在停产后或改制中将生产设备处置变现,而这些设备大部分为陈旧淘汰设备。一些民营企业低价购置这些被处置的设备兴办企业。如湘乡市湘中纺织厂、湘潭市旺湘紡织有限公司、万金纺织厂等企业,就是因为利用二手设备生产棉纱及坯布,加上力量薄弱,产品未上档次,难以生存下去。在把握产品流行趋势上,湘潭地区地处内地信息滞后,跟不上产品流行趋势。湘潭纺织服装中小微企业基本靠租赁落后设备进行投产。
二、湘潭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企业规模小,分布不集中,品牌缺乏。在湘潭市纺织服装企业中,目前只有东信集团一家规模以上企业。除此之外,其余纺织服装企业规模普遍很小,绝大多数为小微型企业,在行业中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企业很少。不少湘潭市内的小微型纺织服装企业的老板是原湘潭纺织印染厂的下岗职工。这些民营小微型企业规模不大,员工人数平均不到50人,多半采用家庭作坊式生产,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方法和人才。在企业地理分布上,湘潭纺织服装小微企业分散在湘潭市两区(雨湖区、岳塘区)、两市(湘乡市、韶山市)、一县(湘潭县),分散分布,集中度不高。在企业规模上,甚至有的民营纺织服装小微企业仅有一条生产线。这些纺织服装企业生产线的设备和技术相对陈旧,大多已经被淘汰,造成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高,在行业景气度下降的时候,这些小微企业存在着随时破产的风险。此外,湘潭市纺织服装小微企业大多是贴牌、套牌生产,品牌建设落后,知名品牌缺乏。目前,湘潭市的知名服装品牌仅有“中国虎”男装品牌。纺织产品中仅有东信集团的牛仔布专用纱,在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2.融资困难,设备、技术更新的资金紧缺。纺织服装产业一般被认为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进入门槛不高,竞争激烈,利润率不高,不属于银行等金融机构优先信贷的行业。湘潭市纺织服装小微企业大多具有本小利薄、经营不稳定、设备老化、固定资产少等特征,因此,湘潭市内的银行出于风险-收益综合考虑,对小微纺织服装企业的贷款意愿很低。此外,在湘潭市的产业发展规划中,政府重点发展和扶持的产业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工程等六大战略性新产业,市政府在金融方面重点支持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建设两型社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由于纺织服装产业既非两型产业又非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政府对纺织服装产业的重视程度逐渐弱化,因而缺乏对纺织服装产业的金融支持。即使是东信集团、湖南志利服饰有限公司、神州龙实业有限公司等湘潭市内的龙头纺织服装企业,都很难从银行得到贷款支持,至于其他小微企业就更难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
3.原材料、劳动力、土地、水电等要素成本大幅上升。纺织服装企业发展所遇到成本问题,主要体现在原料成本、人工成本、房租成本、水电成本等方面,此外人民币汇率升值也对纺织服装企业带了经营压力。第一,原料成本整体持续上升。例如,对于东信集团这样的棉纺织企业来说,棉花价格的涨幅直接影响企业经营成本。第二,湘潭市劳动力工资持续增加,用工成本显著上升。目前,湘潭市纺织服装企业新进员工的月薪已在2000元以上,工人平均月工资在3000元以上,与东部沿海地区纺织服装企业的工资差距在快速缩小。第三,在房地产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背景下,湘潭市纺织服装小微企业的房租成本在大幅上升,同时少数纺织服装产业扩建厂房所需的土地价格也在大幅上升。第四,湘潭市的水、电、燃气等价格的上涨进一步挤压了纺织服装企业的利润空间,增加了经营负担。
4.面临省内外、海外纺织服装企业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第一,湘潭市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省内其他地区纺织服装企业的激烈竞争。目前,从企业数和产值来看,湖南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领先的是株洲、长沙、益阳、衡阳四市。例如,株洲市建有株洲新芦淞(白关)国际服饰产业园,且芦淞服饰市场群已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服装市场群和区域性、国家级、现代化的物流中心,拥有专业市场38个,汇聚国内外知名品牌4000多家,销售辐射全国20多个省、230多个县(市、区),并与东南亚、西欧等地区建立了商贸往来和战略合作关系,市场年成交额超过500亿元。第二,湘潭市纺织服装产业面临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等纺织服装强省的巨大市场竞争压力。這些纺织服装产业强省在产业集聚程度、企业规模、技术水平、设备先进性、市场开拓、产品质量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第三,湘潭市纺织服装产业还面临着激烈的海外竞争。一方面,法国、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凭借着强大的实力,在纺织服装产业链的设计、品牌、渠道等高附加值环节占有显著的优势。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要素价格的持续上涨,我国周边的印度、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承接了大量纺织服装企业的转移,凭借着在劳动力、土地、水电等资源价格的优势,给湘潭市纺织服装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竞争压力。例如东信集团就选择在巴基斯坦委托加工棉纱,弥补国内成本上升、竞争力差的不足。
5.招工困难,员工素质整体不高,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管理人才尤其缺乏。湘潭市纺织服装产业招工困难,员工整体素质不高。目前,湘潭市纺织服装产业的从业人员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所占比例很低,员工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大多为中年女工;一线普工的学历层次很低,普遍是中小学文化程度;具有大学文化程度以上的经营管理人才不多。湘潭市招工困难、员工整体素质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三个方面。第一,由于纺织服装产业整体工资水平不高(平均工资处于各行业的平均水平以下)、工作时间长(纺织产业工人还需要轮班和值夜班)、工作环境相对较差(工作场所封闭、噪音大、灰尘多)、工作重复枯燥等原因,导致湘潭市本地年轻人不愿意进入条件相对艰苦、劳动强度相对较大的纺织服装产业就业,而是选择从事其他行业或到北上广深等收入水平较高的地区就业。第二,为获得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发展空间,湘潭市纺织服装产业中部分经验丰富的优秀工人和经营管理人才流失到广东、江苏、浙江等产业发达城市。
三、湘潭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科学规划产业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湘潭市要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专家,前往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先进省市学习发展经验,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制定湘潭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在产业发展规划中,要明确湘潭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特色、目标、路径、措施等重大问题。同时,为促进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湘潭市要在金融、财政、土地、税收、海关、质检等方面出台系列配套政策,为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提供优质的政府服务。同时,湘潭市要引导已有的纺织服装企业尤其是有影响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做好战略发展规划,形成区域规划与企业规划之间的良性互动。建议从湘潭市新型工业化资金中切块,设立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主要用于扶持龙头骨干企业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新产品开发项目、品牌建设、引进人才等等。在明确湘潭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的前提下,湘潭市政府要协调境内金融机构,加大对纺织服装企业的信贷支持,并积极争取国家、省关于扶持纺织服装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优化资金投向,每年扶持一批有发展潜力的重点项目。
2.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强招商引资力度。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东部沿海省份改革开放的深入、产业转型升级的推进以及东部地区综合营商成本的持续攀升,这些省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中西部转移,其中纺织服装产业是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的主要产业之一。湘潭市要充分抓住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纺织服装产业的历史机遇,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为此,湘潭市要出台具有吸引力的招商引资政策,加大前往东部省份招商引资的力度,主动与东部地区省份的政府和纺织服装企业对接、沟通,尤其是要重点引进大型纺织服装企业和项目,提升纺织服装企业的整体水平。同时,在积极招商的同时,湘潭市还要建立大项目跟踪服务机制,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帮办服务,加快推进项目的建设。
3.加快推进技术进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目前湘潭市纺织服装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不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湘潭市要鼓励引导企业抓住机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与智能化设备,加大对核心技术创新的投入。要建立纺织服装企业的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于纺织服装产业技术装备具有更新换代快的特点,湘潭市纺织服装企业要摆脱传统工业思维,在产业转型升级中把握纺织服装机械向智能化、节能和绿色环保升级的趋势,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纺织服装产业,并以信息化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与纺织价值链各环节的深度融合,提高企业对全球市场的应变能力和对市场的细分能力,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要支持纺织服装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品牌创立、品牌管理与品牌延伸等方面进行战略规划,确保企业整体规划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与服务等各个环节应符合品牌战略要求。
4.打造纺织服装产业园区,提高产业集聚程度。要加快湘潭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必须要走集群发展的道路,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择在适当的地方建立纺织服装产业园区。湘潭市可以考虑在原湘潭纺织印染厂所在地以湖南东信集团为龙头企业建立纺织服装产业园区。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市内纺织服装企业入园发展。同时,纺织服装产业园区还可以作为东部省份纺织服装企业梯度转移的承接地。此外,为提高湘潭布市的集聚程度、规模和影响力,湘潭市可以考虑重新规划湘潭布市的发展,选择合适的区位,把分散在市内的五个布市集聚起来,整合成一个大型的布市,做大做强湘潭市的布料零售、批发市场。
5.加强商会与行业协会建设,构建纺织服装行业服务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湘潭市可以学习和借鉴温州服装商会的做法和经验,让商会在行业内扮演“服务生”的角色,做好行业自律、维权、协调、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真正起到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发挥服装商会和行业协会功能的基础上,积极构建纺织服装行业的服务中心和中介机构,如人才培训机构、技术研究和开发机构、信息网络平台和社会化的服务体系等,在政策咨询服务、投融资服务、专业市场服务、商务中介服务、管理创新服务、进出口服务等方面,加快构筑公共服务平台,以满足纺织服装企业对信息、技术、开发、设计等需要,为企业合作、开拓市场、技术支撑以及纺织服装的产业化发展搭建各种共享平台。
6.扶持龙头企业,创造名牌产品。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产业链的打造与壮大,其核心是龙头企业的培育与扶持。一个产业集群的形成,往往是一个或几個龙头企业的带动,否则小微企业聚集没有向心力,整个集群对外没有竞争力,集群难以发展。龙头企业是技术升级、品牌升级、质量升级、管理升级的领头羊,它能带动整个产业的升级,才能吸引更多的小微企业主动与之配套,形成更大更长的产业链格局。基于龙头企业的重要作用,湘潭市可选择有一定生产规模,管理水平较高,经营者综合素质较好并具有较强产业链发展潜能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使它成为产业集群的核心。根据湘潭市纺织服装企业的实际情况,湘潭市可以选择东信集团、湖南志利服饰有限公司、神州龙实业有限公司等本地纺织服装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同时建立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基金,支持这批龙头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开拓市场,创造名牌。
7.加强人才培训、培养和引进,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要鼓励和支持纺织服装企业加强员工入职前和入职后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位于湘潭的湖南工程学院是由原湖南纺织高等学校和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纺织服装专业是该校的传统优势专业,湘潭市可以在湖南工程学院纺织服装学院建立固定的教育培训基地,定期组织纺织服装企业员工进行学习和培训。第二,湘潭纺织服装企业要积极和湘潭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湘潭高校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与高校开展教育培训、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合作。第三,要结合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深化湖南工程学院纺织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湘潭市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第四,纺织服装企业要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改善工作环境,提高从业待遇,真正能留住优秀的纺织服装设计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朱伟明,周丽洁.互联网+浙江传统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研究[J].丝绸,2018,55(4):49-56.
[2]张小英.服装批发市场发展电子商务的转型战略探讨:以广州为例[J].商业经济研究,2015,33(32):1.
[3]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信息统计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推动转型升级,电商是重要抓手:2016年纺织服装电子商务运行分析[J].纺织服装周刊,2017(14):28.
[4]张静文,孙静静.基于“一带一路”的中国-印尼服装产业现状比较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8(22):7-8.
作者简介:刘雅惠,湖南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纺织服装企业管理与市场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