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19-03-18孔德权
孔德权
【摘 要】本文论述翻转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合理设计及应用策略,根据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提出具体做法,供广大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参考。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翻转课堂 模式设计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1B-0084-02
翻转课堂(Inverted Classroom)也被称为“颠倒课堂”“反转课堂”,其主要涉及课堂教学形式下的“主/客体翻转”“内容翻转”等。其中,主/客体翻转是指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与作为“教学客体”的学生的职能进行翻转,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取代教师的职能,并按照教学思维展开学习活动;内容翻转是指课内、课外内容分配重新调整,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用于大量“非教学”任务的准备时间转移到课外,教师在课堂时间不再大规模传授而是针对具体问题展开解答,相对应地学生在课外时间不再完成教师布置的工作,而是将大量时间用于准备新课,在具体实践中可通过互联网搜索资料实现。
一、翻转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第一,有助于推动高中学生个性化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着高度的相关性,一方面,两者都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而来的,可以将两者称为“互联网技术伴生物”,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之前,高中阶段的课程体系中并不包括信息技术课程,而翻转课堂模式的创生,也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得以普及之后,学生通过网络平台下载或利用线下观看的方式取代传统课堂教学传授方式。在此基础上,翻转课堂模式可以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这也是传统课堂所无法满足的。每一个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领悟能力是存在差异性的,且学习方法、兴趣各有不同,传统课堂模式下教学时间、资源都非常有限,教师只能采取统一标准、按照统一计划、执行统一教学任务,真正实现分层教学几乎不可能;而翻转课堂主要在课下展开,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按照自己的节奏,展开对统一内容的学习,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理解难度较大的问题,还可以反复观看课程视频,或者在互联网平台上与教师、同学交流,整体的学习效果等同于“一对一”指导。
第二,有助于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显而易见,在传统课堂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无法达到绝对平等。尽管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课堂教学活动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但出于教学效率、教学质量的考虑,多数教师不会真正放手,在潜意识中仍然是以自我为中心展开教学,这也是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模式下“说教式”“填鸭式”教学方法屡禁不止的原因。而翻转课堂从根本上解決了师生地位不平等的问题,在主/客体翻转的模式下,学生“怎么学、学什么、如何学”完全由自己决定,而教师所发挥的作用是引导、解答、帮助,整体上化身为“学习服务者”,无论是从“教与学”的互动上,还是教师、学生的情感上,都实现了地位平等,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第三,有助于强化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意识。在传统课堂模式下,基于知识传授信息互动方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一对多”,并且教师在信息技术知识方面的专业性、权威性决定了学生始终处在被动学习的地位,所谓的互动只不过是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一步步执行。而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并不会减弱,反而会更加有效率、更加有质量,学生只有遇到困难时才会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其余学习任务则需要自己努力去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多元智能可以得到有效开发,进而不断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翻转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设计
翻转课堂不等同于“颠覆课堂”,在组织形式上仍然需要保留传统课堂的架构,以下按照“课前、课中、课后”的结构展开应用设计。
(一)高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的课前设计
以“Flash 动画”课程为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翻转课堂的课前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准备学习资源。Flash 动画是高中信息技术“多媒体信息加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部分的学习,学生应掌握 Flash 软件的一般操作技巧,能够正确理解“帧”“元件”等概念,并按照要求制作简单动画作品。在课前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需要,为学生准备好学习资源,包括电子课件、动画素材、微课视频等。其中,微课视频是一种较好的课前学习资源,相较于文本内容及 PPT 课件等,其能够将教师的制作步骤全面展示出来,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可以一边学、一边做,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
第二,发布学习任务。学习资源准备完之后,紧接着的工作就是要向学生阐明“学什么”。所发布的任务不能过于笼统,要详细阐述过程、方法、重难点等,同时也不可过于细化,否则会局限学生的创新性。因此,教师所发布的任务应该与准备的资源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通过“资源留白”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
第三,指导学习活动。翻转课堂模式下的课前活动是脱离教师之外的,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通过互联网平台给予积极的指导,同时鼓励学生在线上组建学习小组,通过合作探讨、利用集体智慧解决问题。
(二)高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的课中设计
立足翻转课堂,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任务主要是明确问题、解答难题、推动进阶,应尽量摒弃一切“说教式”的教学行为,否则很容易引起学生对课前自主学习成果的否定。
第一,明确问题。明确问题在本质上是建立在学生问题反馈的基础上的,即学生在翻转课堂的课前阶段自主学习,将遇到的问题集中起来,教师在课堂上明确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一步立足课堂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寻求解决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明确问题”阶段不能过多地渗透“解答”,这样会影响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能力的提升。
第二,解答难题。当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依靠自身无法解答的情况下,教师再通过梳理、汇总,展开逐一的讲解。这一过程包括两种形式,其一是完全有教师主导,学生面对困扰自己的问题,自然能够高度集中精力去听课;其二是利用微课视频的形式,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利用“案例”的形式一一解答,这样可以突出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性。例如,学生在 Flash“关键帧”“空白帧”“普通帧”的概念上存在混淆,通过视频展示具体的“Flash 动画制作过程”,就能够迎刃而解。
第三,推动进阶。立足翻转课堂模式,师生之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显得十分宝贵,不应该浪费到一般问题及基本理论层面上,教师应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完成跨越式学习,在课堂上依据学生前期完成的任务,进一步提出進阶要求。例如,在课前要求学生制作一个“小雨滴”的 Flash 动画,雨滴是可以垂直、倾斜落下的,那么在课堂上则进一步增加难度,要求学生设计一个“雪花飘舞”的 Flash 动画,而雪花是“飘动”的,在运动轨迹上就需要用到“引导线”;学生在前期积累的 Flash 知识及技巧的基础上,重点可以放在“引导线”的使用上,突出创新方向。
(三)高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的课后设计
翻转课堂的课后设计部分,重点在于巩固提高、反思实践,一方面让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一步强化理解,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另一方面,要让学生积极思考进阶任务,能否在此基础上更加优化。例如,高中信息技术“多媒体信息加工”部分的内容,除了 Flash 之外,还包括 PS 图像处理、视频剪辑等,可以让学生利用 PS 为“雪花飘舞”的 Flash 动画设计一个“冬天背景”,在导出 .flv 或 .swf 文件之后,尝试着能否用视频剪辑软件重新处理。
三、翻转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翻转课堂模式设计完成之后,在具体的应用方面,主要考验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具体策略如下。
第一,课前应用策略。一方面,实现学生课前资源分发及学习成果的收集整理。教师可通过建立 QQ 群、公共邮箱或利用校园网 ftp 平台,让学生进入对应平台下载翻转课堂学习资源,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按照规定的方式上传到指定平台。为了保障学习进度,教师可以为学生制订学习“任务单”。另一方面,积极展开课前评价。在尚未进入翻转课堂的课中阶段之前,教师评价有利于学生不断完善作品,提高自主学习的效果。
第二,课中应用策略。在课中阶段,教师除了回答学生存在的疑问之外,最主要的教学实施是“展示交流”。考虑到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的 Flash 作品展示交流可以选择“教师抽取+学生推荐”的综合方式,教师在抽取作品之前要对所有 Flash 作品有所了解,可以选择较好、较差两种类型,这样可以满足对比需要,实现学生学习优点和不足的兼顾。在学生推荐方面,引导学生将最具有创意的作品挑出来,这样可以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创新。
第三,课后应用策略。一方面,教师在课后要展开积极反思,找出自己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力求在下一轮翻转课堂实施中规避问题。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后应注重学习成果的“理论化”,由于翻转课堂整体上都是基于实践展开的,所形成的知识本质上等同于“经验”“方法”“模仿”,真正要实现意义建构,还要实现和知识体系的衔接。例如,学生在制作“小雨滴”动画之后,要明白什么是“补间动画”;在掌握“雪花飘舞”的动画制作技巧之后,要明白什么是“引导层动画”。
【参考文献】
[1]杨绍林.翻转课堂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3)
[2]陈江国.高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9(14)
[3]孔 宁.基于翻转课堂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7)
[4]韩 燕.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23)
[5]陶 淼.翻转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8(8)
(责编 罗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