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19-03-18邱亿
邱亿
【摘 要】本文分析中职学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中,培养理念、课程内容、课程结构、教师队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课程教学目标设定、课程设置与实施、课程教学资源开发、课程考核评价以及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论述中职学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加强中职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促进学生在文化修养、艺术修养、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和综合提高。
【关键词】中职学校 人文素质 课程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1B-0006-03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对职业学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有学者将“人文素质教育”定义为“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特别是人文科学进行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在当前存在一定的普遍性,中职学校虽然也认识到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课程体系方面缺乏研究,人文素质教育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针对这个问题,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了构建中职学生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一、中职学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为了科学构建中职学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笔者在区内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职学校,开展了针对中职学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调研工作,以了解当前中职学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培养理念方面。不少中职学校重技能轻素质现象较为普遍,认为职业教育重点在于专业教育,使学生习得一技之长,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重视不够,人文课程开设存在随意删减现象,甚至有少数中职学校将人文素质教育放在与专业技能培养对立的位置,导致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之间无法有效渗透,出现脱节现象。
(二)课程内容方面。调查研究发现,区内大多数中职学校人文素质课程资源类型单一、范围狭窄,人文素质课程缺乏专业特色,课程资源开发不够系统。目前中职学校开设的人文素质课程主要有普通话、语文、艺术欣赏等,部分学校的人文素质课程甚至只开设语文课程,与专业教育不能很好地结合,尤其是缺乏体现职业特征的行业精神、企业文化等相关教学内容,与中职学校的教育目标不相符。
(三)课程结构方面。调查显示,大多数中职学校的人文素质课程缺乏整体规划,人文素质课程结构尚未形成。大多数中职学校课程体系按照“公共基础课 + 专业基础理论课 + 专业技能实训课”为主的结构进行构建,人文素养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等同,开设随意,且以显性的课堂教学为主,而对隐性课堂的开发力度不够,缺乏人文实践方面的教育。
(四)教师队伍方面。中职学校从事人文素质教育的专职教师较少,人文素质课程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学校占绝大多数的专业课教师往往注重的是专业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气质修养、人格魅力、性格志趣等人文素质教育。可见,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文素质教师的缺乏严重影响了中职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二、构建中职学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策略
(一)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首先应结合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需求状况,有阶段、有步骤地进行,将人文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分解到各个年级,分年级、有层次地组织实施;其次应根据中职学生的不同专业特点有所侧重,将专业教育与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心理健康、行业精神、企业文化等教育内容相结合,有目的地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二)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模块化课程设置与实施。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将人文素质课程分解形成不同模块,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由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组成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
显性课程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正式列入教学计划,在人文素质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显性课程分为艺术修养及身心修养两个模块,艺术修养模块包括“名著欣赏”“名画欣赏”“名曲欣赏”“书法”等课程;身心修养模块包括“心理健康”“形体礼仪”等课程。显性课程是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正式课程,根据不同专业特点进行课程设置,注重学生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提升。例如,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及书法鉴赏能力,兼顾学生心理健康及形象塑造需要,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所有专业均开设“书法”“心理健康”“形体礼仪”等课程。为进一步提高学生文化艺术修养,学校还在高铁乘务、邮轮服务、民航服务等校企合作旅游类专业订单班中实施“三名(名著、名画、名曲)工程”,开设“名著欣赏”“名画欣赏”“名曲欣赏”等课程,进行系统的学习训练。
隐性人文素质课程包括显性课程以外的具有教育作用的景物与活动。隐性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有关,也与学校所强调的精神品质以及社会及企业的品质要求有关。隐性课程以地域文化、景观文化、社团文化、企业文化、节庆文化等为主体,主要通过社会实践、讲座论坛、校园文化等形式,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学习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等能力的培养。隐性课程的实施覆盖学校所有专业,由文化环境、事件、行为、物质等因素构成的隐性课程,能够作用于人的潜意识,唤醒人的文化知觉,对中职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强有力的持续影響。
(三)人文素质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具体如下:
1.显性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
一是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藏的人文教育素材。专业课程占据中职课程教学的 70% 左右,虽然具备较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但是专业知识背后却蕴藏着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要善于就地取材,敏锐地捕捉人文信息,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二是结合专业实际需要开发艺术修养课程教学资源。学校结合各专业实际需要开发了“名著欣赏”“名画欣赏”“名曲欣赏”“书法”等课程资源,通过开展艺术作品赏析和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或掌握文学、音乐、美术、书法等不同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原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丰富学生人文素养与精神世界,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素质,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与合作意识。
三是根据中职学生成长需求开发身心修养课程教学资源。学校根据中职学生成长需求开发了“形体礼仪”“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资源。通过形体礼仪课程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学生正确认识美,丰富审美意识,提高对于自身仪态美、言谈美和举止美的要求,使学生能够拥有恰当的礼仪、得体的表现,从而在未来交往、竞争和合作过程中能用宽容、真诚的心态来对待别人,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学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改变学生精神面貌,对学生内心郁结进行及时疏导,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使学生能够正确正视自身,发现自我的优点和职业教育的乐趣,以平和的心态去审视和感知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隐性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
一是社会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实践教学资源可以分为课程实践、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等模块。加强职业学校课程实践和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给学生创造各种实践操作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加强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精神培养。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科普宣传、社会兼职、勤工助学、社区服务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合作等各项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是人文素质讲座资源的开发。通过举办人文素质相关讲座,比如读书推荐、音乐欣赏、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等对中职学生有较强启发性、感染性和激励性的论坛和讲座,将人类优秀的人文成果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审美观等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品格、气质、修养。专题讲座、论坛和报告等教学资源,在形式上具有开放性、互动性的特点,在内容上具有集中性的特点,辐射面大、影响范围广,对学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可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文素质。
三是校园文化活动资源的开发。充分发挥校园环境育人的作用,做好校园环境规划建设,把学校的育人理念渗透到教室、宿舍、食堂、运动场馆乃至校园每一个角落。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设计规划,将学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统一在人文素质教育的旗帜下系统地开展,举办名著阅读、佳片赏析、名曲欣赏、征文比赛、摄影比赛、书法比赛、绘画比赛等一系列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增加人文知识、提升人文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组织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
(四)人文素质课程的考核评价。人文素质课程的考核主要包括对学生智育、心理健康、组织活动能力等方面的测评。智育测评主要考查学生“书法”“形体礼仪”“名著欣赏”“名画欣赏”“名曲欣赏”等显性课程学习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主要采取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及作品完成情况、阶段性测试等方式进行评估。心理健康主要结合“心理健康”课程学习,评估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情况。组织活动能力测评主要考查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讲座论坛、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的效果。
人文素质课程考核的构成和比例如下:智育测评占 50%,心理健康占 10%,组织活动能力测评占 40%。人文素质课程考核成绩的计算方法:人文素质课程考核总分=智育测评得分×50%+心理健康得分×10%+组织活动得分×40%。
(五)人文素质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导者,对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起到关键作用,学校人文素质教育整体水平提升的核心在于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为此,学校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加强人文素质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第一,多方引进艺术、文学、形体、心理教育类专职教师,充实人文素质教育师资队伍。第二,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及态度,鼓励教师进行人文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培训,立足于现有师资力量培养人文素质教育教师。比如选送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其中有 10 多名教师考取了二、三级国家心理咨询师,有力扩充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第三,加强教师人文素养继续教育培训,学校定期邀请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颇有建树的专家学者举办文化、艺术、心理等系列讲座,并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进一步促进教师扩大知识面,提升其文化品位和人文境界。
中职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落实与加强,不仅是教育方针的落实,更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具体要求。中职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通过构建中职人文素质课程体系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只是其中一种有效的尝试。中职学校应该针对新形势研究新问题,不断改进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推动人文素质教育工作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加强中职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促进学生在文化修养、艺术修养、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和综合提高,使学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溫 宇.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与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初探[C]//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优秀交流论文集,2013
[2]李 磊.高职人文素养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
[3]赵 芹.当前和今后的社会生活对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及应对措施[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
[4]王莉芬,李晓衡,张 夏.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人文课程体系的建构[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0(4)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职学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GXZZJG2017A160)。
(责编 刘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