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关系分析
2019-03-18宋晓娟
宋晓娟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者对于各种智力成果的创造愈发积极,为了保护这些智力劳动成果,维护创造发明者私人权益国家日益完善知识产权法。而在知识产权法使用过程中,會因各种原因自然溢出权力滥用、权力错用现象,因此提出反不正当竞争法来规制市场竞争,平衡相关人员之间的私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对此,本文阐述了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关系,希望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知识产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适用关系
知识产权法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创造者去探索更多实用智力劳动成果,推动了知识产权理论研究的进步,但是与此同时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仍然追赶不上实际知识产权发展速度,依然存在诸多知识产权被侵犯的现象。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出现弥补了知识产权法存在的法律漏洞,是对知识产权的补充法律规定设置,两者之间法律关系十分紧密,并不是单纯的组合法,而是为消除知识产权侵害形成的保护体系,两者在适用关系方面体现出法律严密性、权威性,切实维护了权利人的权益。
1 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进入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与科技水平迅速提升,推动知识产权新内容的发展,在经济领域、知识领域中无数创造者拥有了维护自身权益的保障依据,并结合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起构建防范知识产权被侵害的保护体系,致力于提高法律保护水平。下面对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概述,了解这两种法律规范。
1.1 知识产权法的概述
相比知识产权法的历史起源,我国知识产权法发展脚步较慢,建国后国家为了提高对民众智力劳动成果的重视和保护,于1950年开始研究知识产权的保护事宜。尽管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法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快,理论探索深,从研究初级阶段到目前建立起符合国际先进标准的法律体系历时50多年,不断为民众创造公平、积极的发展环境,促进了科技的进步与繁荣[1]。与之紧密联系的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作为标准法律体系中的重要保护法律,保障了权利人的私人合法利益。
1.2 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繁荣和稳定,必须依靠严格的法律肃清不正当竞争现象,创造和保持市场环境的清明。反不正当竞争法正是在市场交易不正当活动频发、侵害专利人现象屡禁不止时期脱颖而出,这一法律规范的推出主要目的是根绝市场交易中不正当活动,保护市场经济秩序有效运行,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2 反不正当竞争法可以提供保护的原因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源自于《法国民法典》第1382条,在民法典中同时出现了法国商标法以及大陆法系侵权规定的法律渊源,彼此之间源头的统一性导致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之间形成千丝万缕的关系,促成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法的补充规定。学界中对二者之间的适用关系讨论十分重视,因此关于知识产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著作层出不穷,研究深度也在不断扩展。有学者提出,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新时期保护知识产权的兜底之法律,在新时期下不能再模仿工业文明时期的法律保护规定体系,要重新衡量新经济带来的新发展趋势,采取新的法律保护规定,促进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升。兜底、补充学说是学界一直探讨的主流学说观点,认为在知识产权法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树立更大的保护体系,补充知识产权法缺失的惩处规定。在某种意义上,反不正当竞争法是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有机制度构成。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反不正当竞争法采取的是补充保护机制,即在知识产权法保护前提下,为知识产权所有者提供寻求帮助的依据。实践中,反不正当竞争法能够根据法律条文,明确认定市场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以及其他侵害知识产权的非法行为,为知识产权所有人提供保护。反不正当竞争法可由知识产权所有者在受到切实侵害时,向法院申请诉讼,要求法庭进行不法侵害事实的裁判,以全面禁止非法分子的侵权行为[2]。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各类知识产权课题的交叉部分给予了“兜底保护”,正是这些兜底保护使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连成一个整体,撑起共同的保护体系,来反对不正当竞争行为和不法分子的侵权行为,总之可以为知识产权所有人提供更加全面的保护,应对市场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各类侵权问题。
3 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关系分析
3.1 保障对象方面存在差异性
知识产权法保护的是权利人私人权益,创造者发明创造出的智力劳动成果属于个人合法权益,这部分内容受到知识产权法的保护;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是在社会生产生活过程中,社会权益遭受不正当竞争的破坏和侵害,保护的是人们经济活动中合法的社会经济财产。两者在保障对象方面的适用存在差异性,如果创造者自身通过艰辛、努力获得智力成果,这属于个人精神、物质方面的发明创造,是创造者个人财产和精神财富,因此被收入知识产权法保护范围中,知识产权就是对创造者创新发明的鼓励和保障[3]。对于这部分人来说,他们创造出的智力劳动成果彰显的是自身的价值性而非经济性,因此他们注重对自身私权的标注,希望能够维护这些创新发明的所有权。知识产权法的适用性明显针对的是为创造者正名,体现创造者的创造价值,保护其合法的权益。相比知识产权保护创造者自身价值而言,反不正当竞争法适用方面更多体现在市场经济与交易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正当竞争,尤其是涉及知识产权方面的侵权问题,主要是清扫市场经济环境,保护市场的纯净,为所有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提供公平、公正的活动保障。反不正当竞争法适用于规制和约束市场中发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市场主体创新人员的权益得到保护,达到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目的。
3.2 二者目标保持一致性
尽管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在保障对象方面存在差异,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二者制定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提高对个人权益的保护水平。创造者拥有的个人智力劳动成果属于个人享有的权益,不可被其他人侵害,这是私人权利得到保障的重大进步,也是知识产权法保护目的。相比之下,反不正当竞争法制定目标是为防止市场上出现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正当竞争,侵犯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现象,对危害市场交易秩序,侵犯知识产权人合法权益者有惩处和制裁的权力。以商标法为例,当经营者到工商局注册商标后,随即就拥有了自己的商标使用权、转让权、准许权以及不准许他人注册该商标的权益。这就是知识产权保护法中对权利人的权益保护,商标法作为当事人的法律依据,明确规定了当事人可享有的个人权利,任何人不得在未经过个人同意的情况下侵害其权益。如果发生侵害商标权的事实,商标权的所有者则需要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来诉诸法律,要求对违反法律事实的人员进行惩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可见知识产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一个重在保护,是构建健全保护体系的基础,一个重在惩处,是肃清市场不良风气的武器,二者共同之目的都是维护市场秩序,抑制市场出现的恶性竞争,确保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
3.3 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
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两者的适用关系属于相辅相成、互相作用情况,当前的私人权益领域和社会公共利益方面为保障权利人的合法性,需要不断通过完善法律保护体系共同为其构建美好蓝图,而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就是针对这一情况前后出现,相互补充,相互辅助的。知识产权是个人利益的保护伞,在社会经济与科技水平发展的同时,知识产权法也在不断完善和健全,目的就是扩大对个人智力劳动成果的保护范围。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盗用、滥用他人权利现象众多,方法多样,给创造者积极性造成严重打击,如果个人智力劳动成果被他人使用而没有任何回报,久之就会影响社会创新动力,助长不法分子的气焰。因此,必须有针对性的惩罚规定来保障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而反不正当竞争法是在各种法律基础上形成的对知识产权合法权益进行保护的法规,并对侵犯知识产权的主体进行惩处。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体系下,知识产权拥有者和正规申请使用权人可以依据法律明文规定,向违反法律的不法之人以及不正当竞争者提出诉讼,要求保护个人权益以及正当的合法权益。这一法律规定下,除了进一步维护知识产权权益者的合法权利,还明確了对侵害者的惩罚规定,主要惩处的是侵权问题。一旦有人未经知识产权所有者同意擅用其智力劳动成果,或者恶意占有,知识产权拥有者就可以向法院申请确定其侵权行为,利用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维权,使不法分子得到应有的惩罚[4]。
由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完善与应用,成功对知识产权法存在的弱势内容进行弥补,补充了其惩罚规定方面的薄弱之处,这对知识产权所有者而言是十分有利的。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加强对侵权活动的管制,抑制社会与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不正之风,能够有效提升对知识产权所有人的保护力度。对于创造者而言,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实施,是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有效途径,这对原创者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很大的鼓励作用。
4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明显的感受到知识产权保护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二者在适用关系方面既存在着目的的共同性,又存在了诸多的差异,这使得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在实践中的适用情况较为复杂,仍需要专业法律人士进行探讨。不可否认的是,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相辅相成,弥补了当前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不足之处,要想维护经济市场秩序的稳定,提高法律监管效率,就必须完善两者的法律内容和适用规定,帮助知识产权所有人维护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陈帅廷.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关系[J].法制博览,2017(24):228.
[2]孙丽平.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关系探究——兼评王老吉加多宝红罐之争法律适用[J].知识经济,2014(23):30-31.
[3]谭冰.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之间的关系[J].法制与社会,2008(08):296.
[4]杨晓玲.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作用[D].西南政法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