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密建皇储制的建立看游牧文化同农耕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2019-03-18韦永生

卷宗 2019年5期
关键词:农耕文化碰撞融合

韦永生

摘 要:中国古代历史上周边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的战与和,实际上是游牧与农耕两种不同社会文化在碰撞中不断交往和互补并趋于融合的过程。本文从雍正创建的密建皇储制,试探中国古代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由碰撞走向融合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密建皇储制;游牧文化;农耕文化;碰撞;融合

清王朝是中国的一代封建王朝,是满州贵族入主中原的中国最后一代封建王朝。虽然在入关前已经研究、吸收了很多中原地主阶级的统治方法和基本原则,但在许多方面又保留了他们的民族文化特点。其中,不确定皇位嫡長子的继承制度,就是它不同于汉族地主阶级的政治制度。在逐渐学习农耕文化过程中,到康熙帝时,改变清初不立储的传统,即预立嫡长子为皇位继承人。雍正帝在康熙模仿汉人皇帝立太子的基础上,创建了密建皇储制度,实现了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一定融合。

密制皇储制,其办法是由在位皇帝在皇子中选定继承人,将被选人名单“亲写密封”,一式两份,一份“藏于匣内,置之乾清宫正中,世祖章皇帝御书‘正大光明匾额之后,乃宫中最高之处,以备不虞”。[1]一份随身携带,作为核对之用。这个密旨要等到皇帝去世前或去世后才公布,新皇帝随之即位。

从制度文化角度而言,雍正所创立的密建皇储制,是对两千年来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否定,是对封建规章制度和传统宗法礼谷观念的重大突破。它既可避免错立庸碌荒唐的嫡长子为嗣君,又可激励诸皇子奋发上进,还可缓解皇族内部父子、兄弟之间的矛盾冲突。从文化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密建皇储制的创建,是满汉两种不同政治文化的冲突,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从碰撞走向融合的结果。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是中国古代在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经济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的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文化。就起源而论,由狩猎发展而来的游牧活动,要早于由采集而形成的农耕活动。“在东大陆,野蛮时代的中期阶段是从驯养供给乳和肉的动物开始的,而植物的种植,这里在这一时期似乎很久还不知道。”[2]人类早期的牲畜驯养和繁殖,从家庭内的驯养到户外的放牧,到较大规模畜牧群的形成,在适合于畜牧的地方就导致了游牧生活,导致了以游牧为生计的游牧民族的形成。游牧民族所进行的“家畜的驯养和畜群的繁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来源并产生了全新的社会关系。”[2]然而,当人类的采集活动的扩大而导致农耕活动发生时,农耕生产就显示了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它能比游牧生产提供更为稳定和可靠的生活食物来源。所以,农耕生产一经形成,就成为“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2](P146)也是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生产部门。

农耕生产是一种完全依赖于土地的生产,追求的是生活的安定,为的是最终的农耕收获对于农耕民族,土地就意味着财富,占有土地就是占有财富。而对于游牧民族,他们选择居住地的原则与农耕不同,不是论土质如何,而是在于水草肥美。游牧民族对于土地,没有像农耕民族那样深深地眷恋,如果土地上的水草不佳,他们一年四季都处在迁徙之中,“往来转徙,时至时去”。[3]对于游牧民族,迁徙是为了生存,是为了发展;迁徙既是生产,也是生活。

在我国的历史上,农耕民族大多居处中原,气候四季分明,没有酷暑暴寒,宜于农耕。游牧民族多散居于中国的北部和西北部,这里有一望无际的草原,水甘草美,是牧畜的天然牧场;同时,这一地域,地高气寒,有雪山、沙漠,自然环境比中原大地显得恶劣。游牧民族可能与青草为伴,也可能与风沙雨雪相随。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游牧生产难以保证供给游牧民族足够的生活食物,使得游牧经济一开始就带有脆弱性。整个游牧民族的经济,仍然是单一内容的游牧生产,因而就决定了游牧经济对农耕经济的依赖,也决定了西北部和北部对中原的依赖。这种依赖意识的强弱,以及获得回报的多少,就决定了这两个地区对中原的和平与战争关系。一旦依赖落空,居处西北部和北部游牧民族就要发起对中原王朝的劫掠,发起对中原王朝的战争。就实质而论,中国历史上周边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的战争,是游牧与农耕两种不同类型社会经济的碰撞,是两种不同社会文化的碰撞。

由于农耕民族依赖土地,要终年守候种植在土地上的庄稼,需要在土地上掘穴筑屋,建筑长久性居所,从而就形成农耕民族的定居生活和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文化。游牧民族则依赖于土地上的水草,他们不能效仿农耕民族的样子,建造永久性的居所,而必须“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3]于是,草原上水草长势的优劣,就规定了游牧生产与生活的流动性。游牧民族生产与生活的流动性,就使得国家不能按地域划分和管理居民,而只能以血缘为纽带,按部族划分居民,组成部落,组成社会。因而,形成了与农耕民族不同的政治制度文化,一个游牧社会单位,可能就是一个家庭,大的可能是一个家族,再大的就可能是一个部落。

政治是文化的产物,人们的政治行为总受着一定历史传统的制约,但另一方面,不同的政治制度、政治格局也影响乃至规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农耕与游牧,不但在物质资料、生产技术上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而且在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着冲突与对立。在古代政权并立的分裂条件下,文化间的冲突往往通过军事攻伐得到解决,文化间的相互依存往往通过民族间的征服与掠夺得到体现,因而清朝以前,战争常常成为农耕与游牧文化交流的特殊杠杆,游牧民族要执掌迁徙地或攻略地的经济,要管理好攻略地的社会,就势必要放弃传统的游牧经济,甚至要放弃原有的游牧制度和文化。满族之清王朝的建立和发展的历史,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两种文化在碰撞中实现了融合。

嫡长子的继承制,是在西周时创立的,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最终成为了整个封建社会解决贵族内部财产和地位分配关系,是解决贵族间矛盾,巩固封建统治的一种方法,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农耕民族的重要政治制度文化内容之一。

满清王朝前期虽没有明确的立储制度,但其新君主的产生有着一个发展的历史过程。努尔哈赤在建立后金政权后,实行的是“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制度”,新汗由八个贝勒商议后再“任置”。1626年,努尔哈赤病故,经大贝勒代善提议,诸贝勒“任置”皇太极为新汗。而皇太极上台后,对“共治国政”制度十分反感。在他的努力下,议政王大臣会议应远而生。当皇太极去世后,帝位继承问题由议政王大臣会议议立福临继位。[4]无论是“共治国政”制度,还是议政王大臣会议,都不能很好地解决帝位之争的问题。如顺治福临年幼时,出现了皇叔摄政王多尔衮欺压幼主的局面;康熙时出现鳌拜专权压君的事情。清初的这种帝位之争的局面,是由满族本身固有的传统政治文化决定的。当这种固有文化与汉族政治文化相遇后,就加剧了皇室之间的矛盾,使帝位之争更为激烈。

康熙亲政后,他看到了满汉两种不同制度文化的冲突,认识到了这两种文化的矛盾冲突必将危及到清政府在中原的统治根基。因而他在各方面都尽力使两种文化趋于融合。在解决储位问题上,他模仿汉族长期传承的嫡长子继承制,来解决激烈的帝位之爭,但由于其没有处理好两种文化之间的矛盾,结果走向了失败。

满清的帝位之争,到康熙时更为激烈。为了窥伺皇位,皇子互斗。而雍正是这场残酷政治之争的胜利者。作为密建皇储制的缔造者——雍正帝亲身经历了皇位争夺之战。他上台后,决定要改变这种皇家同室操戈的悲剧命运。他就在改进过去继承问题存在的缺点的基础上,结合了专制制度的需要,把中原立太子以“定元良,定国本,定鸿基”的优点,同清初的“共治国政”制度和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相结合,在融合满汉两种政治制度文化的过程中,创立了密建皇储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清前期长久以来争斗激烈的帝位继承和分配问题,缓和了一定的社会矛盾,收到了所谓“立国本,团结人心”的政治目的。

雍正作为“一个卓有见识的政治体制改革家和设计者”,[5]他基于满族社会特殊的历史传统政治文化,同时又融合了汉族立太子以定“国本”的有益经验基础上,把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由碰撞引向融合,创建了与历代王朝建储立嫡迥然有别的密建皇储制,这是对中国古代自周秦以来沿用了2000余年的嫡长子传统皇位继承制的重大变革,也是对满洲国家不立储传统的修改、发展和创新。雍正在游牧文化同农耕文化发生碰撞之际,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在两文化碰撞中寻求融合,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多年来为了皇位而引发的骨肉相残的图景。以至他死了之后,乾隆顺利登基,授受合法,平稳接权,波澜不惊。既不像雍正的继位,矛盾尖锐,争夺激烈,刀光剑影,兄弟喋血于萧墙之内,也不像其祖父康熙、曾祖父顺治的继位,幼年登基,孤立少援,外有强敌,内有权臣。密建皇储制使乾隆十分侥幸地躲开历史上常见的那些为了争夺皇冠而引发的种种阴谋,血雨腥风的局面,使清朝中央政权的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得到了缓解,使清王朝的统治基业趋于稳定,助推了康乾盛世出现。

从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到唐太宗的“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民族政策,从康熙两立两废太子到雍正密建皇储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从碰撞到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广大劳动人民共同推动的结果。

参考文献

[1]施建中.中国古代史[M](下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4]白寿彝.中国通史[M](第十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5]韦庆远.明清史新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农耕文化碰撞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从农业谚语看壮泰民族的传统农耕文化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民间美术是本我的放逐和情感的宣泄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