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朝阳区居民急性中毒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2019-03-18孙洁周转宁

健康大视野 2019年4期
关键词:知晓率居民

孙洁 周转宁

【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居民急性中毒知识掌握现状,为有针对性、计划性地对居民进行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于2015年7月至12月,对朝阳区某街乡3个社区39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390名调查对象中,对急性中毒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83.08%;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员知晓率不同,文化程度越高知晓率越高;不同性别的人员知晓率不相同,女性的知晓率要高于男性;不同年龄段的总体知晓率相同,但是中年人的知晓率要明显高于青少年;不同职业人群之间的知晓率相同。结论: 朝阳区居民急性中毒知识总体知晓率为83.08%,说明居民掌握一定急性中毒知识,绝大多数居民对急性中毒比较重视,知晓日常生活中有可能发生急性中毒,但没有接受过相关知识的宣传[1],显示公众有接受健康教育的需求[2]。

【关键词】急性中毒知识;居民;知晓率

【中图分类号】R36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4-219-01

急性中毒是指毒物短时间内经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使机体受损并发生器官功能障碍。急性中毒起病急骤,症状严重,病情变化迅速,常危及生命。在急性中毒现场进行有效救治,为成功救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高居民预防急性中毒知识,可有效降低急性中毒的危害[3]。

日常接触的物质中包括化学物、动物、植物、真菌等,它们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有些是我们的朋友,为我们的生活服务;有些却是我们的敌人,可能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随着大家对健康的重视,毒物对健康的影响也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为了解居民掌握急性中毒知识的现状,于2015年7-12月份对北京市朝阳区居民进行急性中毒知识知晓情况调查,为今后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提供有效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北京市朝阳区某街乡3个社区年满18岁常住和流动人口

采取随机抽样法,于2015年7月至12月,对朝阳区某街乡3个社区居民,以自填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问卷采用不记名书面回答方式,现场收回,每份调查表经复核无误后确认有效。调查问卷内容分3部分:(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2).常见中毒知识,如:人使用昆虫趋避剂会中毒吗、有机磷中毒会导致瘫痪吗、用碱水浸泡蔬菜水果是去除农药残留吗等;(3).急性中毒救治知识,如:一氧化碳中毒需要开窗通风吗、土豆中毒应立即催吐吗等等;共10个问题,其中回答正确计1分,不正确计0分满分10分,答对6道(含6道)以上为知晓,6道以下为不知晓。

1.2質量控制

1.2.1调查问卷:制定调查方法和实施细则,对参与调查人员进行培训;制定问卷有效性标准,回收问卷后舍弃无效问卷。

1.2.2数据管理:用Epi Data3.1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双录入,保证录入准确性和完整性。

1.3统计学分析

调查问卷表使用EXCEL(2007版)进行录入整理,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400 份,剔除不合格问卷10份(缺、漏项过多),得到有效调查问卷390份,合格率是 97.5 %,其中男性占46.92%(183/390),女性占53.08%(207/390)。年龄41-50岁调查人数最多占20.51%,其次31-40岁调查人数较多占18.97%,20≤年龄组调查人数最少占10.51%。调查者以本科及以上学历为主占54.10%、

其次为专科学历占24.10%,职业以其他为主占46.92%,其次为工人占23.08%,见表1。

2.2不同特征调查对象急性中毒知识得分情况

调查的390人中,知道急性中毒知识的是 324人,总体知晓率为 83.08 %。不同性别居民急性中毒知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目前的检验水准可认为不同性别居民急性中毒知识知晓率不相同,女性对急性中毒知识的知晓率要高于男性。而不同文化程度居民急性中毒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可以认为居民急性中毒知识知晓率有随文化程度增高而增高的趋势。其中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对急性中毒知识的知晓率明显的高于专科及中专等文化水平。不同职业居民急性中毒知识知晓率,没有明显差异,可以认为居民急性中毒知识知晓率在不同职业背景下,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同年龄居民急性中毒知识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认为居民急性中毒知识在不同年龄段的总体知晓率相似,但是中年人的知晓率要高于青少年。

3讨论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物业越来越贴近我们的生活,它们有些是天然的,有些是人工合成的,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发达与进步的环境中,同时也生活在一个“化学”的世界里。因此,识别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常见毒物已经成为需要普及生活常识。调查发现,目前,北京市朝阳区居民掌握一定急性中毒知识,大多数居民对急性中毒比较重视,知晓在生活和工作中可能引起急性中毒的原因,但总体水平有待提高。

调查结果显示:(1)不同性别居民急性中毒知知晓率Pearson 卡方检验的χ2=4.723,P=0.030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目前的检验水准可认为不同性别居民对急性中毒知识知晓率存在差异。

(2)不同年龄居民急性中毒知识知晓率卡方趋势检验的χ2= 9.356, P=0.0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居民急性中毒知识知晓率在各年龄段之间差异不明显。

(3)不同文化程度居民急性中毒知识知晓率卡方趋势检验的χ2=50.059,P=0.0001(P<0.001),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居民急性中毒知识知晓率有随文化程度增高而增高的趋势。

(4)不同职业居民急性中毒知识知晓率卡方趋势检验的χ2=2.168, P=0.5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不同职业的居民的急性中毒知识知晓率相似。

本次调查在抽样方面年龄以41~50岁最多占20.51%;文化程度相对较高,本科及以上学历居多占54.10%;女性偏多占53.08%;以其他职业知晓率最高为46.92%。可以认为居民急性中毒知识知晓率有年龄增高而增高的趋势;急性中毒知识知晓率有随文化程度增高而增高的趋势;不同性别居民急性中毒知识知识知晓率相同,不同职业知识知晓率不同。

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居民现知晓一定急性中毒知识,但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要高度重视,在现有条件下,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身优势[4],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居民急性中毒知识知晓率,急性中毒并不是不能预防[7],远离毒物是最好的预防措施[5],我们将根据朝阳区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减少急性中毒的发生[6]。

参考文献

[1]彭迎春,关丽征,刘兰秋。公众急救知识培训的探讨.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8):1670-1674.

[2]谭晓东,陈小青,王凤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控制概述[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8):901-903.

[3]王玉俊,王秀玲,刘纯,青岛市急救知识与技能的社会化培训效果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0.30(7):662-664

[4]敖薪,罗晓华。综合性大学非医学专业开设《突发灾害事故的救援》课程的可行性及构想。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3):98-99.

[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组织编写。常见中毒与急救知识问答2008:1

[6]刘传风.曹爱武.王桂芳.10例食物中毒患儿的急救护理[j].甘肃中医.2007,20 2

[7]游锦安 林泽想 。儿童急性中毒相关因素与干预措施。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046-1047

猜你喜欢

知晓率居民
大山里的居民(中国画245cm×120cm 2020年)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为居民提供“叫醒式”服务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
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大连市某高校入学新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社区全科医师糖尿病三级预防知识知晓率调查
高台居民
1/4居民睡眠“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