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习作训练的渗透
2019-03-18张爱洁
摘 要: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习作做了这样的要求: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训练,教给学生习作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写作训练;模仿;续写;读后感
“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阅读和写作间的紧密关系。然而现实中的语文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学生学了那么多文质兼美的课文,积累了那么多好词佳句,写起作文来却干巴巴,空洞洞。 我们的读写结合主张读为前提,以读带写,写中促读,整合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使学生从阅读中吸取写作的营养,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路子。 在引导學生阅读文本的同时,通过仿写、续写、写读后感等形式个性化地处理教材,融入写作训练,使课堂教学既能强化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又能使学生的习作训练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1 模仿奠基石
叶圣陶老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与写作技巧。” 模仿是人类的本能。每个人最初的语言就是通过模仿开始的。作为语言学科的语文学习也是如此,因此,仿写无疑是阅读训练写作指导的最基础、最实用的形式,是初学写作者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多角度、多层次的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效果才会显著。在指导过程中,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1 积累词语,炼词写话,理解词义
词语教学是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载体,词语又是构成段落篇章的基本单位,炼词又是写好作文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新课标也要求低年级学生能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而理解并准确运用所学的词语是写话的基础。在教学中,我常常抓住那些词汇量丰富、让学生仿写,锻炼他们精确表达的能力。二年级课文《找春天》是一篇写景散文,文章描绘了野花、野草、迎春等美丽的春景图,准确生动地运用了大量的动词、形容词并调动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等不同感官描绘春天,虚实结合,动静相衬,轻灵的文字充满了诗情画意。我引导学生在赏读优美词语的基础上,带领学生来到学校的草坪、花坛、操场仔细观察选准某一点或一个方面,用手中的妙笔、借助积累的丰富词语,加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抒写看到春光因为有大量的词汇,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比较感兴趣,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最后涌现出许多文思俱佳的句段。
1.2 学习句式,模仿造句,锤炼表达
近年来,语文考查形式灵活多样,知识面非常广泛,其中“仿写题”一度成为中考的必考项目。但是不少学生对此却束手无策,连最基本的语句表达都掌握不好,这反映了语文教学中一个潜在的问题——读写两张皮。为此在教学中,我常常抓住那些句式特点明显、修辞运用巧妙的句子让学生仿写,锻炼他们精确表达的能力。
模仿例句造句有用词、格式、修辞等方面的限制,比一般造句要难得多。如《秋天的雨》里有一段话:“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就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饰,对仗工整,读起来琅琅上口;加之作者特别注重景物色彩的搭配和动态的描绘,更让读者赏心悦目,可让学生模仿句子的这些特点,不仅使他们熟悉了课文内容,更锻炼了学生造句的能力。
1.3 认真观察,精彩片断,激发想象
教材中的选文,大多都有精彩的片断,在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学以致用,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如三年级下册《燕子》这篇课文中燕子外形的描写: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抓住特征,让学生对熟悉的动物和人物练笔;再如《翠鸟》中“捕鱼”一段,作者运用“蹬、飞、叼、贴”等4个生动而传神的动词,就凸现了翠鸟捕鱼的高超技巧,亦可让学生运用几个连续性的动词,写自己喜爱的一项活动。文章因片断而精彩,经过长期的片断仿写,学生定会写出精彩的篇章。
当然,仿写不是抄袭套用,不是改头换面,仿写的精髓是构思立意上的学习,是方法技巧上的借鉴,这个过程最重要的是“提炼”和“思考”。仿写固然是初学写作者的有效途径,但却不能替代根本的文学创作,写作只有通过不断积累、反思和总结,才能最终实现“用自己的腿走原创的路”。
2 续写拓思维
小学语文教材精心设计了一篇篇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的课文。有的是故事,有的是人物传记、有的是童话、有的是散文等,这些课文描写人物栩栩如生,叙述故事曲折生动,文字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情感,包含许多方面的“不确定”与“空白”,令人遐想。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比较丰富、独特,充满了创造色彩,充满了灵性。“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在教学过程中可抓住文本背后的空白点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拓展延伸,在原文基础上续写改写,加深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感悟文本,把握文章中心,人物品质,又能引发学生共鸣,激情达义,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不断培养文学创新能力。《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结尾村庄被洪水冲毁了,为了增强环保意识,让学生发挥想象写一篇日记《我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 在教学《检阅》这课时,让学生发挥想象续写博莱克参加检阅后的心情、更深刻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续写既有利于深入解读文本内涵,促进对课文的理解与消化,又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写作兴趣。
3 读后抒感悟
教材中所选的许多课文,读完后总给人一种言尽而意无穷的感觉,让人思索和回味。教师可“趁热打铁”,深度挖掘文章的精髓,找准读写训练点,让学生大胆发表个人看法,思考文章好在哪里,要启发学生学习文章作者是怎样构思,怎样立意,怎样布局,怎样达到自己所要达到的表达效果的。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写的空间,让学生勤于动笔,乐于动笔。通过写读后感,学习别人好的写作方法,寻求作品和生活中的真、善、美。以便自己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如学习了《和时间赛跑》一文学生对于课文中的主人翁面对时间的流逝,发出感慨:“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学生大多数都被震撼了,教师可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心中对时间的看法;面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你会怎么做激发他们创作的火花,让他们谈谈自己如何惜时如金。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练笔,利于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明确方向,提高写作兴趣。
总之,以课文为范例,从阅读中学写作,是一条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一条捷径。这需要老师们练就一双慧眼,认真钻研教材,并创造性的整合教材内容,使之为我所用,发挥其无限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婷汇.小学语文习教学的问题透视及解决策略[J].亚太教育,2015(10):28-28.
[2]王柏明.模仿教学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读写算:教师版,2015(42):149-149.
作者简介
张爱洁(1972-),女,汉族,河南许昌人,本科,许昌市健康路小学语文老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