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探讨
2019-03-18彭双梅
摘 要: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而公共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是人民群众的终身学校,公共图书馆是市政府为民服务的窗口,是广大人民群众接受社会文化教育,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的课堂,是人们收集科技信息和技术情报、发展经济的重要渠道,也是政府为纳税人服务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就互联网+背景下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进行相关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分析探讨
通俗来说,互联网+实际上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这种相加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相关的信息通信技术和广阔的互联网平台,来将互联网和一些传统的行业来进行深度融合,从而创造出一个崭新的发展生态。这种新的社会形态,可以使社会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并且具有一定的集成作用,可以更好的使互联网的新成果融入到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从而为社会创造出新的生产力。在这种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对自身的工作模式和相关内容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从而更符合时代背景。尤其是公共图书馆这种带有服务性质的图书馆,更应该对服务模式进行相关的改进,从而推动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使其更好的面向社会。实际上,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带给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的不仅是挑战,更是一场变革,是传统和现代的一种碰撞融合,是为了衍生出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1]。
1 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概述
公共图书馆实际上更多的是为全民来提供免费服务的,并不带有盈利模式,而且提供的图书很多都不是专业的,而且很多公共图书馆还可以提供一定的社区活动场所,是由政府税收来支持的。实际上,公共图书馆是由国家中央或地方政府来进行管理、资助和支持的,免费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一种图书馆,它既可以是为一般群众来进行服务的,也可以是为某一些特定的读者,例如一些儿童、工人、农民来进行服务的,而且设立和经营都由相关的法律依据。很多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模式都是面向大众的,包括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人群,在过去的公共圖书馆的服务人员的选择上,很多服务人员都是学识比较渊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的,尤其是对读者的服务上,更是让人有如沐春风的感觉。因为很多公共图书馆的图书比较多,且因为受众人群比较广泛,在进行服务工作时对于模式的确立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总体来说,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大体是为了能使民众享受和了解知识,是为了促进社会的文化建设的[2]。
2 目前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
2.1 没有融合时代背景确立服务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后,很多行业都对工作模式进行了相关的改进,以求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对服务模式进行改革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十分迫切。但实际上,有很多公共图书馆并没有对服务模式进行改革。有很多公共图书馆还是运用传统的服务管理模式,包括在书籍的存放和查找上都过于依赖人工,不仅造成了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工作量加重,而且不利于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传统的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很多都是进行人工服务的,包括图书卡的建立以及在图书的分类和管理上,而且有很多图书的破损之类的工作都是由工作人员进行处理的。这种服务模式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使得很多工作人员没有多余的精力来为读者提供服务,造成了服务空缺的现象[3]。
2.2 对工作人员的管理不当
实际上,想要改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很大程度上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建设。很多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存在问题,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很大一部分人群依赖于网上信息的查找,忽视了公共图书馆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数量急剧减少,并且在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和相关的管理工作中也存在问题。很多读者因为在公共图书馆的体验感检查,更加减少了公共图书馆的读者人群,使得一部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4]。
3 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改善措施
3.1 结合时代背景确立新型的服务模式
基于现代的时代背景,公共图书馆要想更好的发展,就需要为服务模式注入时代特色,做出相应的改变。首先,要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来改变公共图书馆的工作模式。尤其是对于图书的管理这一方面,因为图书的管理是一项非常繁杂的工作,可以建立一个系统来进行综合管理,将图书录入到系统中,包括图书的存放和分类,以及后期图书的破损修复工作都可以进行建档处理,使工作模式更加规范。而且,还可以适当的运用一些电子服务设备来改善服务模式,比如在读者的图书卡信息建立,以及一些图书的查询和借阅上,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因为公共图书馆实际上不止是提供图书的借阅的,还可以提供一些数据的查询和活动室,毕竟公共图书馆是提供服务的场所。这就可以对公共图书馆内部的区域分化上进行相关的改进,可以建立一些活动室、学习室、阅览室和信息浏览室。因为传统的公共图书馆的内部空间是没有区域分化的,所以,根据不同的区域进行细致的分化来进行管理可以进行更好的服务。尤其是现今很多读者喜欢到公共图书馆来进行学习,互不打扰的空间不仅能带给读者更好的体验,还能使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更加方便。对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改进不进需要体现在外部管理方面,实际上,公共图书馆还可以利用一些互联网手段来进行宣传,例如建立一些公众号和网上公共图书馆来进行服务,更贴合时代背景下读者的需求[5]。
3.2 严格管理工作人员
尽管现今的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的职责和传统的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相比,有了很大程度上的调整。但实际上,工作人员的态度和能力都对服务模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做好对工作人员的管理,首先要做好岗前培训,让每个工作人员都能明确自身的职责,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还可以设立一些奖罚制度,来激励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尤其是在时代背景下,很多服务都和互联网有关,更需要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工作技能来引导读者进行操作,同时,还要确保他们的服务态度能给读者带来良好的体验,从而更好的履行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大众的职能。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时代背景下对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进行相关的改进是为了更好的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国家和政府应该加强对公共图书馆的重视程度,根据时代背景对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进行相应的改善,使公共图书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潘信林,马晓茜,龙耀华.“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优化探究——以长沙市图书馆为例[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8,34(05):97-103.
[2]朱桂红.“互联网+”背景下的公共图书馆新媒体服务[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18):152-153+156.
[3]李亮.“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移动服务创新实践探索——以深圳图书馆为例[J].河北科技图苑,2018,31(04):70-73+69.
[4]汤莉.“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模式构建[J].黑河学刊,2018(03):168-170.
[5]张纳新.“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流通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49):14-15.
作者简介
彭双梅(1972-),女,汉族,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大专学历,中级职称(馆员),从事图书资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