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的教学管理模式思考

2019-03-18韩驰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管理体制高等教育

【摘要】在如今的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中大多都采用校院两级的管理制度,这种制度的长时间使用,也暴露出這种制度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引起了我们对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的教学模式的思考。不管怎样,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是改革高校管理体制的一种必然趋势,这种科学合理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建立,不光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是管理体制的一大进步,对高等人才的培养更有着必不可少的责任。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校院两级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这种科学、合理的院校两级管理制度值得广泛的推广与使用。

【关键词】校院两级管理制度 高等教育 管理体制

【基金项目】牡丹江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名称:《区域师范本科院校两级教学管理机制与策略的研究与实践》(18-XJ2006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228-02

校院两级的管理体制在高等教育中占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因此,建设一种合理、科学的校院两级的管理制度这不仅对学校自身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影响,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利于高等人才更好的培养。对于校院两级管理制度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学校对于教学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后再进行合理的分配,对于学校的管理责任与权限进行了更加明确的分配,从而达到管理制度的优化,提高工作效率。这种校园两级管理制度的改革十分复杂,虽然近几年来许多高校进行了尝试性改革,但是由于种种问题,对于职能划分、权责归属以及管理6式等方面并没有取得很明显的成功。但是,建立一种合理、科学的校院两级管理制度也是当下高校教育重中之重的问题,这更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改革高校的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一、整个教学资源,提高办学效益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不再是简单的选择一所自己可以上的学校,而是对于大学学科门类、学科间关系以及办学的效益等都有关注,在对比这些条件下选择自己心仪的学校。因此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师资力量、教学设备以及一些教学设施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条件,也是对于办学及其办学水平评估的重要标准。因此,学院应该对于学科门类以及学科之间的关系进行有规律的重新整合,在根据现阶段社会所需的人才技能需要重新进行划分,建设“特色学院”,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除此之外,也应该对师资资源、教学设备以及教学设施整合后再根据学科自身的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时也应该利用社会资源,加强校企、校政的合作,为培养社会有需要的人才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建立健全的校院两级的教学

在校院两级管理制度下,不仅减少了管理制度的跨越,也使得教育管理的实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建立管理的规章制度,是对于校院两级管理制度的保障。因此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以及监管体制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对于学校本来有的教学组织、监督组织应当合理的利用起来,每个学年应当对教育职工的工作做一个评估,奖罚分明,鼓励积极进行科学创作的教育者,对于监管部门,也应该明确问责制度以及责任归属制度,加强科学合理的校院两级管理制度,不仅可以向着创办“特色学院”更近一步,也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教学的绩效以及工作水平,对于高等人才的培养也是有益无害的。

三、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化的时代,以前的纸质管理方式已经满足不了现在的需求,由于扩招,现在需要统计的数据增长了不止一倍,用传统的方式不但耗费人力,还耗费财力,得不偿失。因此,加强高校信息化的建设,节约资源,为社会环保贡献一份力量。近些年,大量教育平台的兴起,也对传统的管理方式有一定的冲击,新媒体的运用,既丰富了管理的多样化,也方便了数据的处理和储存,对于学生和老师之间,交流的形式又多样了,同时也方便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便于信息的传达。同时在这个快餐式的时代,校院两级管理数字化的实现,大大的提高了办事的效率,节省了大部分时间,给人们带来了舒适的享受。

四、总结

对于我国现在使用的校院两级管理制度暴露出的许多问题,引起社会广泛的讨论与思考,并且,改革院校两级的管理制度势在必行。在改革中,应当对现拥有的资源整合再进行合理的分配,对现有的督察组织也应该充分的利用起来,建立一套系统的督察方式,更加重要的是管理数字化的实现,这不仅是管理制度上的一大突破,这也是节约资源响应国家对环境保护的号召,对于资源的配置也有了很好的利用。这种对院校两级管理制度的改革,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水平,同时更好的为培养高等人才做出了贡献。值得广泛的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小红.高校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

[2]王海疆,张兴.高等实行校院两级管理的理论与实践[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0(2).

作者简介:

韩驰(1984-),男,汉族,黑龙江牡丹江人,牡丹江师范学院教务处教务科科长,牡丹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马克思主义廉政思想研究、高等学校廉政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管理体制高等教育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反思与构建
中国社会管理体制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