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自信心培养的策略
2019-03-18杨红娟
杨红娟
所谓自信心,是由积极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自信心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认识和评价。自信心强的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活动,能积极地与他人交往,与同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能勇敢地面对困难,大胆尝试。幼儿期对自信心的培养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它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自信心能提升孩子对事物的求知欲和主动思考能力,使孩子能积极的参加活动,善于与人交往,同时还能保持孩子心情的愉悦。
一、影响幼儿自信心形成的原因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幼儿的成长非常的重要,家庭环境的健康、温馨、和谐能够促进孩子自信心的形成。有些不良的家庭环境,如:对孩子的要求过分严格或者放松、溺爱孩子、父母离异,都会对孩子的自信心形成产生不良的影响。这些家庭环境满足不了孩子对物质,感情的基本需求,压抑了自信心的的发展,使孩子在面对其他家庭的孩子时显得不自信,甚至出现自卑、自闭的情况。
(二)教师教育的影响
幼儿通过外界的评价来认知世界,认识自己,外界评价对幼儿性格、行为、情感、思维起到的作用十分关键。与孩子的日常交流中,教师和举动和评价影响着孩子对事物的判断。对于孩子幼小的心理,教師的每一句评价都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而一些积极的评价,使孩子的自尊心得到满足,这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和教育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幼儿自信心培养的策略
(一)帮助幼儿发扬自己的长处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有的幼儿画画画得好,有的幼儿唱歌唱得好,有的幼儿动手能力较好,他们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活动时是非常投入,非常自信的。老师应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帮助幼儿在某些领域活动中获得成功,使幼儿建立起自信,从而促进其他方面的发展。如有的幼儿智力发展一般,但社会性发展较好,能关心集体,热爱劳动,老师要及时地表扬肯定他的这些做法,让他感觉到自己的可爱之处,从而促进其自我肯定,增强自信心。现阶段,幼儿园提倡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有的幼儿由于不会交往而受到同伴群体的排斥和拒绝,从而感到孤独,缺乏自信。因此,教师要教给幼儿正确的交往技能,多鼓励这些幼儿多与同伴交往,并教育同伴接纳他,关心和爱护他们。
(二)为孩子创设一个自由和谐的环境
这里的环境侧重于心理环境,这种心理环境应让幼儿能够感受到自由、宽松、和谐的气氛,这种环境是要通过老师的努力才能获得的。我们平时经常听到这样一些口语:“都坐好了”、“不许乱讲话”,这种命令性的语言使幼儿处于一种“必须听话”的被动地位,缺乏敢于自我表现、自我发挥的机会。如在一次绘画活动中,一名幼儿把太阳涂上了绿色,当时我就告诉他不对,要求他重画,他却委屈的哭了,那堂课也因为他的关系没能很好的进行下去。事后我了解了一下,因为我们学过一首诗歌叫“绿色的世界”,他是根据诗歌的内容涂的颜色。所以说尊重幼儿的一些决定,肯定幼儿的一些做法,平等地对待幼儿;为他们创设自由、宽松、和谐的环境,是培养其自信心的重要条件。
(三)鼓励幼儿向困难挑战
幼儿渴望参加尝试各项活动,并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希望在活动中得到老师的夸奖和肯定。尽管有时幼儿想法非常希奇古怪,在老视眼里看来很难做到,不容易实现的事,我们教师也不要嘲笑、讥讽或勒令禁止他们,否则会泯灭幼儿的探索精神,打消他们积极思考的兴趣,也会使他们失去向新事物挑战的勇气和信心。当幼儿想做某种探索尝试时,我们尽管知道他们这样做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也要让他们动手体验一下,然后再与幼儿分析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与幼儿共同探讨受挫或失败的原因,鼓励幼儿尝试改变一些不合逻辑的做法,寻找妥善的解决方法。经过实践努力,自己克服许多困难,扫除各种障碍。当幼儿的探索尝试取得成功时,幼儿就会感到非常自豪。这样,他们在向困难挑战的过程中,逐渐认识自己,相信自己,树立了坚定的信心。
(四)给幼儿积极正确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是幼儿认识自己的重要依据,教师的评价对幼儿树立自信心至关重要。幼儿从很小就开始注意成人对自己的评价,我们在评价时,应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特点和能力,用积极发展的眼光,用理解宽容接纳的态度给幼儿以正面的评价。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从他们的长处优点入手,特别是对能力发展较慢稍差的个别幼儿,应给予更多的关心,爱护、鼓励和肯定,让他们懂得人人都有长处,逐渐树立对自己的正确评价,并且有意识地创造更多的条件,交给他们完成容易做的事情,提供更多的发展锻炼机会,懂得通过努力,自己也能获得成功。因此,教师积极正面正确的评价幼儿,对幼儿树立自信心,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五)家庭与学园共同努力
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其中,家园配合、协调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与教育的过程中,尽管教师应该起到主导作用,但是孩子的家庭同样需要付出努力。教师要使孩子的家庭意识到幼儿自信心培养与教育的重要性,还要向孩子的父母灌输正确的教育理念和具体的教育方法,我们要时常与孩子的父母联系,让父母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提出有效的教育建议,请家长配合孩子的教育。同时也能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孩子的家庭环境,有针对性的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总之,人生是一次远征、人生是一次攀登。支撑着一个人远征和攀登的第一根支柱,就是必胜的信心。只要幼儿充满上进心,再加上教师时时用爱进行鼓励,信心不坚定的会坚定,信心丧失的会恢复。信心是能力的源泉,作为教师务必在孩子幼年时就使他们充满信心,为幼儿的成才开辟力量的源泉,使幼儿出色的完成其人生的远征与攀登。
自信心的教育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要真正实现这种教育的价值,就必须从幼儿生活的具体问题出发,让幼儿在具体的生活中体验自己的感受和变化。为使我们培养的人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师和家长应充分认识自信心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保护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人人拥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