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学干预对临床用药合理性的作用研究

2019-03-18桑林

健康大视野 2019年4期
关键词:临床用药药学干预合理性

桑林

【摘要】目的:对药学干预关于临床用药合理性的作用进行深入探索。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门诊处随机抽取312例门诊处方进行研究,并分为二个小组,观察组156例,对照组156例,观察组应用药物干预方法,对照组应用传统给药方法。对二个小组用药的合理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观察组处方合理率97.40%,对照组处方合理率为92.14%,二个小组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发现导致处方用药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有随意更换药品、药物选择失误、剂量应用不合理、单日用药次数不合理等。结论:在临床用药中引入药学干预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笔者认为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推广。

【关键词】药学干预;临床用药;合理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4-094-01

当前,临床不合理用药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有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由于不合理用药每年会导致4.36%的人死亡,因此只有保证临床用药合理性才能确保病人生命安全。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利用有效的药学干预可以防止出现临床用药不合理现象,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创建安全稳定的治疗环境[1]。药学干预指的是药剂师参加针对性专业技能培训与病人治疗,高度关注安全用药问题,及时反映病人用药过程中出现不合理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药学干预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自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门诊处随机抽取312例门诊处方进行研究,并分为二个小组,观察组156例,对照组156例,与二个小组病人全部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对照组处方中81名男性,75名女性,年龄处于22-68岁之间,年龄平均31.25岁;观察组处方中85名男性,71名女性,年龄处于20-68岁之间,年龄平均为31.89岁。全部处方中有51例来自呼吸科,64例来自泌尿科,59例来自骨科,82例来自心血管科,56例来自消化科。对全体参与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对比,没有发现明显差异,表明此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传统给药方法,以医生要求为标准为病人准备药物,没有应用药学干预。

观察组全部应用药学干预:第一,组建研究小组,主要成员包括西药学临床药师,每天记录药物的使用时间、服用方法与服药数量等。如药师在记录过程中发现不能理解的问题,要及时与医生联系,每月总结本组病人用药情况,将发现的用药不合理问题上报相关科室。第二,临床药师联合护理人员每天定期查房,与病人及家属加强交流,掌握病人的家庭是否和谐、工作是否满意、接受教育程度等,并认真做好记录工作[2]。第三,临床药师要在深入研究药物使用说明书的基础上合理配制药物,并积极向工作经验丰富的药师请教,统计出现的不合理用藥信息。第四,临床药师与护理人员要定期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掌握新药物的使用知识,意识到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严格依据医生要求合理操作,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1.3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处方的用药合理率与不合理率,深入分析门诊处方出现用药不合理的原因,对二个小组病人的用药反应进行比较。

2结果

应用药学干预二个月后,观察组处方合理率97.40%,对照组处方合理率为92.14%。观察组病人用药过程中没有发现不良反应,对照组病人用药过程中有7人出现不良反应,占4.49%。发现导致处方用药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有随意更换药品、药物选择失误、剂量应用不合理、单日用药次数不合理等。

笔者对不利于我院医生提高药物使用水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主要有下面这些方面:第一,临床药师数量不足,不能针对每一个处方开展用药指导;第二,意识不到医院定期发布的耐药菌监测报告的重要性,忽略了我院耐药趋势发展;第三,关于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过少,特别是关于抗菌药物的使用知识明显不足,大多医师存在着“保守”心理,行政部门、药学部、临床医师沟通过少;第四,不能合理设置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第五,临床医生不能全面掌握药源性疾病,存在着一定数量的过度治疗问题[3]。

3讨论

当前,我国各大医院中大量存在着不合理用药的问题,不但不利于病人加快康复速度,而且严重损毁了医院形象。要想尽快解决处方用药不合理的问题,不但要求门诊医生严格要求自己,而且也离不开药师的药学干预,合理开设处方,保证合理用药在提高病人治疗效果的同时还可以得到全体病人的高度认同[5]。笔者对我院门诊处方的合理性用药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为了提高我院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应该采取下列措施予以应对:第一,为临床医师与护理人员制订培训计划,保证医师做到合理用药。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与临床合理用药培训,尤其要重点培训ICU病房的药师及护理人员。以提高我院临床医师与护理人员的合理用药技能。第二,临床药师要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旦发现不合理用药多发的科室要指派相关药师参与用药,对用药情况做出合理指导[4];第三,定期公开我院耐药监测数据,要求各个科室下载学习并完成书面学习报告;第四,联合我院各个科室,及时公开各科室的用药情况;第五,将抗菌药物设置为不同级别,并分别进行管理,尤其是特殊抗菌药物更需定期完成监测与分析工作。及时改革抽查方法,应用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做法,一旦发现发生错误较多的科室,要督促其在规定时间内改正。

本文通过研究312例门诊处方,发现观察组处方合理率97.40%,对照组处方合理率为92.14%,观察组病人用药过程中没有发现不良反应,对照组病人用药过程中有7人出现不良反应,表明应用药学干预可以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有效保障了病人生命安全。再有,临床药师通过与门诊医生加强交流也提高了自己的药学专业技能,实现了与门诊医生的相互监督,在治疗过程中可以提出专业性较强的意见,并制订合理的用药方案,有效减少了门诊处方用药不合理的问题。

总之,在临床治疗中引入药学干预可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为病人创建稳定的治疗环境,确保病人生命安全,有效减少了门诊处方的不合理性,笔者认为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芳.药师干预促进医院合理用药的临床研究[J].甘肃科技. 2018(12)

[2]王威,朱洪福,乔琳,汪月亭.门诊药房处方干预分析[J].解放军药学学报. 2018(02)

[3]李争光.药师药学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的临床效果[J].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07)

[4]任乐,孙惠,张璐.临床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方式与应用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05)

[5]杨美娜,王世信.药师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的药学干预效果[J].饮食科学. 2018(02)

猜你喜欢

临床用药药学干预合理性
新形势下新闻采访行为的合理性探讨
域外证据领事认证的合理性质疑
至善主义、合理性与尊重
药学干预联合系统化处方评估对促进喹诺酮类药临床合理使用的效果
心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研究
代考入刑的合理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