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图书馆采编工作的体会与思考

2019-03-18杨永梅

卷宗 2019年5期
关键词:采编工作图书馆信息

杨永梅

摘 要:在当前信息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中,图书馆由过去的单纯的传统图书馆开始向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三者并存的多元化方向发展。馆藏已从单一的纸质图书文献向电子文献(包括磁盘、光盘、磁带等)和数字文献(又称虚拟文献)等多种文献载体并存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采编工作;图书馆;图书采购;信息

1 迪庆州图书馆采编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迪庆州图书馆的馆藏质量不容乐观,采编工作手段比较传统和落后,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采购工作效率低

我州图书馆采购工作靠繁琐而机械的手工劳动处理,不利于提高藏书质量、掌握出版动向及最大程度满足读者的需求。

1.2 图书采购和更新速度还不能满足读者需求

经费短缺一直困扰着图书馆藏书建设。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新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不断涌现,读者对新知识、新学科的需求更加强烈。而原有的藏书体系中的馆藏图书配置比例上的欠缺情况更为突出,无法满足日益增长并变化了的需求。由于读者需求在不断增长,这使原本有限的采购经费显得更加紧张,直接影响了读者利用馆藏图书的效率。

1.3 图书采购招标内容单一

近年来,图书馆普遍采用图书采购招标方式选择图书供应商的购书模式。但由于专职部门组织的采购成员中,图书馆专业人员比例和分量不足,招标工作往往更多考虑的是优惠度和资质,而对图书供应商提供的服务和工作上的配合缺乏考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图书馆工作的改进和优化。

1.4 图书采购内容缺乏特色化

“迪庆”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是云南省惟一的藏族自治州,也是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之一。由于地处青藏高原东延部分南北纵向排列的横断山脉滇、藏、川三省区“民族迁徙大走廊”核心区域和“藏彝走廊”交合部,居住着勤劳、勇敢、淳朴、好客的藏、傈僳、汉、纳西、彝、白、回、苗、怒、普米等25个民族,历史上各民族在这里南来北往,迪庆形成了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各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创造了自己灿烂的文化,他们团结和睦,在生活方式、服饰、民居建筑以及婚俗礼仪等传统习俗中,都保持了本民族的特点,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风情。作为民族自治地方图书馆采编部门,在采购图书时,过于注重采购外来书籍和新出版的热门图书,忽略了采购具有本地方民族特色的书籍,从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图书馆馆藏内容地方特色化的建设步伐。

1.5 采购编目图书后服务的对象和目的单一

迪庆古以“茶马古道”名闻天下,今以“香格里拉”誉满全球。近年来,在“生态立州、文化兴州、产业强州、和谐安州”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的引领下,独克宗古城荣获“中国最佳民族风情魅力名镇”桂冠,梅里雪山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虎跳峡和澜沧江梅里大峡谷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白茫雪山高山杜鹃林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巴拉各宗等景区名声日益远扬,使香格里拉成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中国旅游业十大影响力品牌”……迪庆成为备受国内外关注的地区,成为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目的地。在这样的社会发展背景下,采编部门的工作服务的对象仅限于本地区人民和学习型人员,缺乏长远的战略眼观,致使图书馆的经费不能自理,一直停留在依靠财政拨款阶段。

1.6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采编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目前图书馆采编工作普遍都采用图书系统软件,这就要求采编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也要求具备熟练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把好编目数据规范和藏书关

2 图书馆采编发展趋势及对采编工作者能力的要求

在当前信息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中,图书馆由过去的单纯的传统图书馆开始向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三者并存的多元化方向发展。馆藏已从单一的纸质图书文献向电子文献(包括磁盘、光盘、磁带等)和数字文献(又称虚拟文献)等多种文献载体并存的方向发展。这就对图书馆采编工作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1)掌握最新最广的出版信息。采编人员对出版信息要有一种敏锐的快速反应能力,要经常关注出版物宣传、媒体广告及网上查询等各方面的出版信息,及时的全方位的掌握出版动态,游刃有余的选择质量较高的文献信息。

2)具备文献信息的筛选能力。据国家图工委的不完全统计,目前每年的文献出版物已超过了500万种。但各地出版社还没有形成集团性的出版局面,各自为战,缺乏协调,重复出书,一窝蜂出书等现象造成了出版文献质量的良莠不齐。这就要求图书馆采编人员要掌握各门类学科及专业的一般知识。知识广博是文献鉴赏能力的基础,是筛选文献信息的必备条件,因此图书馆采编人员要不断地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修养。

3)具备一定的网上采访能力。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力,而且还要有驾御互联网的能力,做到“轻车熟路、游刃有余”。这样才能实现网上搜集、筛选、采访和订购。

4)要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要有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和科学的工作态度。这是做好图书采编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做好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基础。

5)要具备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采编部门工作人员要加快对互联网的学习和应用能力,自主研究开发图书馆电子系统和软件,加快网站建设力求开办网上图书馆,为图书馆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 图书馆采编工作的对策

3.1 充分展示民族自治地方特色,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藏书体系

在立足地方特色的前提下,可借鉴美国图书馆协会五级藏书的划分,结合图书馆对各类文献采集的广度、深度和新度等的不同,建立以下藏书体系:1)完整級藏书:努力收集有关领域的所有的知识记录,以收集齐全为准。对此级藏书的确定要慎重,一般是重点藏书中的一部分,或者是馆藏特色部分。收藏这一级别的藏书,以收集齐全为目的,在品种与复本的关系上可采取“宁滥勿缺”的原则。2)研究级藏书:以满足独立研究的需要为目标。根据研究和学习需要,必须收集有关专业领域中各种不同学派有代表性的全部著作。这个级别的藏书主要是为了科研领域用书,是重点藏书的一部分,收集时应首要考虑著作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图书的品种和复本可采取“精品种,少复本”原则。3)基础级藏书:这是经过精选的藏书,以介绍读者认识不同的专业领域为目标,应搜集公认代表作家的基本著作、基础教科书、参考书、书目资料、代表性期刊。此级别藏书也应视为基础藏书,在收藏重点上可采取“多品种,少复本”原则,有关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等领域内的藏书应达到这一级水平,以适应未来学科调整与发展的需要。4)最低级藏书:指藏书范围之外的专题领域图书的收藏级别,此类藏书属于一般藏书之列,需采用少复本为主的原则。5)特色化馆藏:有特色的馆藏是高质量藏书的重要标志。特色馆藏应是图书馆中最具规模实力、历史悠久、服务方式独特的那部分重点藏书,因为只有从现有馆藏基础格局出发、紧密结合图书馆的性质与任务的特色化馆藏,才会有发展的生命力。为此,图书采编部门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挖掘潜在的能力,实现文献资源的有效配置。

3.2 拓展采访渠道

图书馆采访是由“采”和“访”组成的,“采”就是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广泛搜集,“访”就是广泛而系统地进行调查研究。具体地说就是图书馆采访工作人员通过对馆藏、读者和书源的调查,有目的、有计划和系统地收集馆藏所需的图书文献,以满足读者的需求。

现行我州图书馆传统的图书采购制度方式偏于狭窄,效率低而且周期长,靠单一的图书购置渠道已不能满足当前发展对图书馆馆藏扩充的要求。所以,应扩大采访渠道,采用多样化的文献采购方式。具体如下:1)订购。订购即预订,是图书馆采访的主要方式之一。图书馆会经常收到来自全国各方的图书征订目录。这些订单提供了最广泛、最便捷和具有多种用途的书目服务手段,也是图书馆进行采访和了解出版动态不可缺少的工具。预订图书能使图书馆有计划地补充适合需要的图书资料,保证采访的品种和数量。2)现场采购。现场采购是近年来图书采访的主要方式。由采购人员到新华书店、新知图书城、批销中心等销售部门直接选购图书资料。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能直接鉴别图书的质量,决定取舍,可以弥补预订的不足。近年来的全国和地方性的书展书市为选购图书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和场所,在图书采访时应该充分利用好。但这种采访方式需要较高的专业背景和业务素质。3)邮购。是补充采访的一种较好的辅助性方法,对一些不急有价值的书刊可采用这种方法。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州图书馆可以采用现采和预订相结合的办法,具体针对不同类型的图书可以再采用不同的采购方式,会取得极佳的效果。4)搜集整理。搜集整理是民族自治地方体现体色化的有效手段,对现行市场无法购买到得书籍可采取此方法。迪庆藏族自治州生活着25个民族,各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创造了自己灿烂的文化。5)编印。编印是补充馆藏特色空白,充实采编部经费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州图书馆还没有一本由自己编印的书籍,可借助迪庆旅游业日益月盛的背景,编印如《迪庆旅游现状》、《迪庆民风民俗》、《迪庆商品的制作与营销》、《迪庆旅游景点介绍》等。这样不仅从数的藏书的种类和意义上丰富了馆藏内容,而且这些成书后可申请专利大量印刷销向市场,为图书馆解决经费难问题。

3.3 书目数据要规范化和标准化

书目数据是构成文献资源体系的基础。规范的书目数据是推动文献信息工作按学科规律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也是实现文献共享的前提条件。实际工作中,应充分利用各编目机构及图书发行公司制作的成品或半成品的书目数据,在合理利用这些外部数据的同时,统一著录依据,发现错误或与本馆编目体制不吻合之处及时加以修改,体现标引的全面性、准确性和效率性,保证书目数据的准确、完善,最大程度地避免由于编目人员水平能力差异或认识理解上的不同造成的数据的差异性和不标准性,为数据的传播交换和实现文献资源共享环境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

3.4 最大限度地提高采编部门的社会化服务程度

新的发展时期,应该对采编部门的管理实现新的定位和思考。过去的那种小规模的采购、加工、编目等过程由一两个人全部包揽。今天,由于超大规模的采购,这些工作已不可能由一两个人能完成得了的。图书采购数量急剧增加使得图书加工量也随之增加,而新书到館后的加贴磁条、加盖馆藏章等前期工作可以最大程度地推向社会,由图书供应商完成。加贴条形码可由编目部完成,因为这涉及到一书一号的问题,不容出错,必须由编目部门严格控制把关。总之,采编工作的管理改革及对策分析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改进,这是使图书馆事业再上新台阶的先决条件,并将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彦梅.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的变化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01).

[2]王景丽.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的体会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03).

[3]李虹.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的思考[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8(03).

猜你喜欢

采编工作图书馆信息
图书馆
网络环境对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未来影响探析
电视新闻采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广播新闻采编工作音响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