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核心素养 提升关键能力

2019-03-18杨永平

考试周刊 2019年27期
关键词:提升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摘 要: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影响教学效果的问题,大部分教师将目光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而忽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没有发挥数学教育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初中数学的改革也迫在眉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了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转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重要目标。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提升

初中数学课堂不仅要教授学生们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定理,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数学思想,在实际生活中恰当地使用数学方法,并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这就是数学的核心素养。学生要想在社会发展中立足,必须学会使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要求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基础上,更要教授学生数学知识中包含的核心素养。那么,在具体初中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

一、 营造探究学习情境氛围

教师的教学过程能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但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经过系统的训练,在日积月累中给学生渗透。所以,在初中数学课堂中,一种探究学习的理念教师要传递给学生,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难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科充满了畏难情绪,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认为数学知识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学习没有实用性。这就需要教师转化学生这种形式化的观念,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师要根据具体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绪状态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抛给学生生活化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重要性。通过具有情境化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调动探究学习的热情。在营造情境氛围的过程中,教师可采用以下方法来创设,第一,创设故事性的情境,处在初中阶段的孩子们,好奇心非常强烈,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故事的有趣性,将学生的目光锁定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第二,创设悬念式的情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让数学课堂焕发新的活力。初中数学课本中有大量的概念和法则,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学生会有枯燥乏味的感觉,再加上记忆量大,学生即使当时理解了,后期也不会运用。所以,教师有必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设置悬念式的教学情境,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随意写几个一元二次方程,然后老师来猜每个方程有几个实数解。在老师说出正确答案后,学生就会想为什么不解方程就能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数解呢?这样的教学情境有利于保持学生高度的注意力,使课堂达到情知交融的最佳状态。第三,教师要给学生多思考的时间、多质疑的机会,营造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改变传统数学课堂一言堂的教学状态,教师充分的鼓励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二、 设计多样化的数学题目

目前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无论是课本题目还是练习习题,大部分题目的解题思路都是固定的,答案也是唯一的,学生的思维已经成固化状态。要想改变这样的教学现状需要教师去设计一些不一样的题目,比如,开放性的题目,开放性的题目解题思路是多样的,同理,结果也是不同的,有些题目的解题方法甚至达到了三四种,这类型的题目不仅有挑战性,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的好奇心和求胜心理促使他们去探究。数学学科中开放性的题目是多种多样的,大部分和我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其中包含了经济、社会、历史和科学多方面的知识,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样化的开放性题目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再者,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考核主要集中在课后作业和考试这两种形式中,但在新课标的评价体系中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这样,数学评价就由传统的评价方式转化为综合性的评价方式。所以,在课程中加入开放性的试题后,教师要考虑的不仅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还要考虑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展示,将学生探究学习活动和核心素质培养活动相结合,改革评价的方式。

三、 创新数学习题内容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很多课后习题都是围绕本课时知识点展开的,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温习学过的知识点,但是并没有起到培养学生数学思想和锻炼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作用。但不可否认,习题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是十分关键的,所以,教师可以抓住数学习题这一教学资源,围绕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创新课后习题的内容,通过设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或者以教材中的习题为练习的模板,挖掘内在的应用价值。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四、 培养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

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是非常快的,作为一名现代社会的新型人才,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应用技能。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给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迎来了更大的挑战,反过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也给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注入了活力。在数学课堂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将复杂的数学问题进行分解,将数据更为直观、清晰地展现出来,能够缓解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紧张感,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质量。所以,通过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鼓励、培養学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在使用上述教学策略的基础上,初中教师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明白初中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是理论学习,同样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水平,学生通过在实践活动中多动脑、多动手,并使用、总结数学学习方法,能够锻炼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林志强.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8(44):249-250.

[2]敖特根.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8):249.

作者简介:

杨永平,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靖城中学。

猜你喜欢

提升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