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和地质环境应用探究

2019-03-18唐夺

卷宗 2019年4期
关键词:区划灾害预警

唐夺

摘 要:一般而言,由于地球本身运动引发的地质灾害是难以避免的,如:地震、海啸等。除此之外,人类展开的很多活动都会引发地质灾害,比如: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石油的过度开采等。地质灾害通常会对建筑、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威胁。因此,对地质灾害展开研究非常必要,虽然地质灾害一般很难避免,但充分的研究能在地质灾害发生之前疏散人群,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重点论述了地质灾害防治的原理以及具体操作。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地质环境;应用探究

自然环境在生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容易在短时间内发生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通常会在地球表面变现出来,而人类的主要活动场所就位于地球表面,因此自然环境的这种变化一般而言都会对人类造成一定的影响,假如强度较大,就成了自然灾害。我国国土面积大,因此自然灾害出现的几率较大,并且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人口密集程度不断加深,一旦自然灾害发生在城市范围内,那么将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以及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如:汶川大地震等。为此,我们必须加大对地质灾害防治的研究力度,避免再次遭受巨大的损失。

1 地质灾害

受自然界环境的影响和生物活动的影响,地质灾害不断地发生。地质灾害一般情况下是因为地球板块之间的构造以及板块之间的运动造成的。另外,地质灾害的产生还因为人类的破坏。当灾害来临时,人们往往是无法提前预知的,这将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的威胁。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是很难控制的,一旦发生地质灾害,仅仅凭人类的力量是很难控制住的。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也越来越重视灾害的防治,不断引进先进的防治措施。

2 地质环境

地质环境主要受大气、水、岩石等多种要素的影响。地质环境从狭义的方面来说主要是指地球在演变的过程中受大气圈、水圈、岩石团等要素的影响,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地质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形成一个完整的地质环境。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地质环境可以有效地分析出地质运动的一般规律,然后可以有效地预测出地质灾害的发生,采取有效的防治策略,从而降低地质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3 地质灾害防治策略

3.1 加强调查区划的建设

首先,需要对地质灾害区划建设进行加强,将地质灾害区划周围的地质勘察清楚,找出隐藏的地质灾害,做好防治工作。其次,结合各方面的资料,提高对灾害危险程度的预测准确性,然后按照危险系数对区域进行划分。最后,各个地方的危险系数都被检测出,相关部门要根据不同的危险系数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确保灾害发生时损失能降至最低。

3.2 加强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

加强对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是防治地质灾害的有效途径,有了监测预警体系的支持,在灾害来临之前,相关的监测工作人员能第一时间通过该系统了解到相关信息,从而为人们的及时撤离争取更多的时间。目前,我国的监测预警体系还存在不足,如:设备不齐全等,这都严重影响了对灾害的预测,为了能更好的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降低经济损失,加强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的必要的。

3.3 完善地質灾害应急处置方案

面对地质灾害,采取有效的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是非常重要的。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理体系是防灾减灾非常重要的手段。当地质灾害来临时,各部门之间可以整合各种资源,加强面对突发灾害的管理能力,第一时间按照科学的相关流程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置方案,最大程度的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

4 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地质环境应用

4.1 在调查地质环境的基础上建立调查区划体系

建立调查区划体系可以对地质灾害进行调查评价,将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环境条件进行调查,并对其危险性进行评价,风险区划地质灾害,对重大灾害隐患点进行确定,保证地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从而更好地开展防治工程,预警地质灾害监测,这样可以方便国家级防治机构和省级防治机构正确决策和科学管理。

4.2 根据地质环境的变化建立科学

有效的监控预警体系地质灾害的监控预警主要由行政和预警等方面组成。通过监控预警可以进行防灾减灾工作。当地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体系能及时捕捉前兆信息。针对不同对象,利用防灾减灾警示信息提醒工作人员预防灾害,从而应急避险,处理地质灾害。

4.3 在调查地质环境的基础上对防治工程体系进行搬迁

专家通过调查地质环境,如果有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较大,会产生严重的危害,对于这一类地质灾害隐患,要加强地质侦查和评价工作,通过搬迁避让加强工程治理,彻底消除地质灾害造成的隐患。工作人员在对地质环境充分考虑的基础上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4.4 在地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建设应急处理体系

对地质灾害来说,应急处理体系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在地质灾害发生时可以第一时间防治灾害。在整合科技资源的基础上,加强突发灾害的管理力度,保证重大地质灾害适应公共管理需要,并且建立专门的技术支撑机构,技术装备体系、应用技术系统和信息网络平台。面对地质灾害,高效、科学和系统地响应重大自然灾害,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防治。

4.5 在科学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支撑力量

研究地质灾害的防治科学技术是防治地质灾害的一项重要措施。具体来说,工作人员要研究地质灾害形成的典型环境,成因模式和内在机理。风险区划地质灾害。加强对防控方法、风险区划、检测预警和技术标准的研究,建立模拟仿真和应急响应研究体系。在地质灾害发生时第一时间加强防治,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4.6 建立地质环境评价体系

区域工程地质工作的公益性,基础性较强,其服务规划有一定的战略性,加强对地质灾害风险和地质环境安全的研究非常关键,建立地质环境评价体系,可以利用评价体系评价地质环境。其中包括人类聚居区,重大工程区,变迁避让集中安置区和地质环境要素,加强对其评价。同时要对地质环境容量和地质环境质量加强评价。对气候、地震和人为活动的影响进行充分考虑,保证地质灾害风险的减少,对区域功能进行划分。在地震多发区预留避震空地,预防灾害的发生。

5 结语

综上所述,受到自然环境破坏的影响,地质环境显得很脆弱。地质环境的脆弱性容易导致发生地质灾害,产生的后果非常严重。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治值得高度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地质灾害基本概况,分析了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现状和地质环境,探讨了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祝巧.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和地质环境应用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2018,14:179+181.

[2]孔祥睿.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策略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7,21:183+185.

[3]温小刚.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和地质环境应用探讨[J].有色金属设计,2018,4502:12-14.

猜你喜欢

区划灾害预警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林芝市雷电风险区划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基于“三线一单”的环境功能区划实证研究
川渝传统民居区划的环境蕴意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
《灾害来临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