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园艺专业建设的思考

2019-03-18张建姚振周存宇许锋吴强盛朱进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9期
关键词:卓越人才特色专业实践教学

张建 姚振 周存宇 许锋 吴强盛 朱进

摘要:对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园艺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园艺专业认识、实践能力培养、专业特色、综合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调研,分析园艺专业学生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进一步建设园艺特色专业,培育卓越人才,深化改革教学体系及实践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特色专业;卓越人才;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9-0245-02

园艺专业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实践性特征,随着科学技术和园艺产业的不断深入发展,需要不断进行创造性地加工和转化科技成果,才能适应现代园艺产业的需求。园艺卓越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探索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专业素质,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沟通交流的管理素质。本调查问卷在2015级园艺普班(24人)和园艺卓越班(20人)开展,进行连续两年的跟踪调查,根据学生反馈的结果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开展科学、规范、合理的园艺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一、园艺专业调查问卷的分析

根据学生反馈结果,对实践能力、专业建设、师资力量和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①多进实验室,跟着导师做实验,主要集中在植物育种以及组织培养等方面,提高动手能力;②建立开放课题,自由组合申报,从而提高组织协调能力、逻辑写作能力;③进入种植基地,提高田间栽培管理的能力;④提高实习比重,建议多去园艺产业做的较好单位,以增加见识;⑤增加实验课比重,提高动手能力。

2.学生心中的理想园艺专业:①种好果蔬花卉,培育新品种;②与园林设计结合,提高美感;③专业知识好,实践能力高;④师生交流多,专业兴趣浓厚。

3.对专业任课教师的要求:①知识渊博,成果丰硕,领域拓展延伸;②认真负责,关爱学生,能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课题研究、未来就业等提供帮助;

③讲课深入浅出,幽默风趣、平易近人,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突出授课重点;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4.园艺专业学生在哪些方面应有显著提高:①实践创新能力;②专业知识掌握;③实验操作技能;④社交能力。

二、园艺专业建设的思考

1.加强专业宣传,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大一学生进入大学,对专业理解仅停留在字面理解上,对其专业内涵缺乏深入了解。同时由于大一新生的课程学习多为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程涉及较少,在入学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专业认识不足。为了弥补该方面的不足,应该开设专业导论课程,邀请经验丰富的园艺专业教师进行园艺相关专业的介绍,比如互联网背景下的园艺小盆栽产业发展、园艺植物的遗传改良研究、药用植物在园艺产业中的应用等相关介绍,使学生拓展专业认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研究对学生进行专业介绍,从而建立专业学习的兴趣,提高专业认同感。

2.增强实践动手能力。为加强学生对园艺植物的认知,根据学生个人兴趣,选定不同植物的种类,包括一年生以及多年生花卉、林木、果树、药茶等种类,在教学实践基地,每位学生划分责任田,对所选植物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包括种子发芽处理、幼苗管护、开花结果观察、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护等一系列内容进行观察研究,使学生从根本上掌握园艺植物的生长过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比如2015级园艺专业学生薛岩晟成立了“三米扬光花卉服务有限公司”,是生产、销售盆栽花卉的现代化“互联网+新型农业”的责任有限公司,该公司以长江大学园艺专业学生为主,整合资源,吸收人才。公司在“众筹人才”的模式下获得专业技术人才团队的支持,核心成员3人,技术团队3人,销售团队2人,带动3人再就业。公司租地6亩,生产大棚10个,商品化大棚两个,活动板房一间,注册资金30万元。产品主要分为迷你玫瑰等组培快繁室内微盆景、多肉等扦插快繁微盆景、绿萝等普通盆栽三大类,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应,园艺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也有了显著提高。

3.调整课程设置,与园艺前沿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专业课程体系,推进教改研究,使教学内容新颖,体现专业发展的态势。采用“贴近实际”的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组织培养是园艺专业的一项重要技能,在科研、应用中具有广泛应用。在园艺专业课程设置中,部分课程设置存在重复,关于田间统计学,《园艺植物研究法》中第三章的内容园艺植物试验设计技术,与《田间统计与分析》部分教学内容重复,也应进行修订。依据培养目标,确定核心课程的目标定位。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实现“做中学”和“学中做”的教育理念。在课程设置上,理论与实践要并重,通过理论指导实验,实验验证理论的方式进行课程改革。

从园艺学科的前沿热点来看,基因组学与表观遗传学的园艺作物遗传规律与调控、植物发育生物学的园艺产品品质形成与调控、逆境生物学的园艺作物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协同调控以及采后生物学的园艺产品成熟衰老规律与调控等4个专题,涵盖了园艺学科的当前热点问题。在讲授相关课程中,对该类热点问题应予以介绍、引导,开拓学生视野。在园艺产品品质改良教学中,应从产前(遗传与资源)、产中(发育与环境)和产后(贮藏与物流)环节入手,以质量遗传为基础、营养代谢为主线、关键基因挖掘与功能基因鉴别为核心、品质性状形成关键环节及调控为重点,对调节的相关机制进行解析,并摸索其调控技术,进行多学科协同研究,从而深入带动整个园艺基础研究,并为园艺产业发展提供科研支撑。

4.加强校企合作,强化专业建设。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使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结合,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有机结合,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提升专业认同度。学院和企业合作,提供学生假期参与企业技术研发方面的机会,吸引学生参与技术服务和研发,为学生创造职业氛围,使学生的学习更具针对性,并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园艺专业学生绝大部分在大三下学期被派往全国各地的农业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合作教育实习,如神农架神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雪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14家企事业单位。对学生园艺技能的培养,包括熟练掌握园艺种苗生产能力、田间技术管理、扦插嫁接技术、园艺产品加工等专业技术能力有显著提升。此外,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对新技术的学习、研究、技术迁移和技术创新能力、语言表达和文字表达以及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等素质能力也得到提升锻炼。

5.积极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院在2015年,只有三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与学生12人,2016年,校级立项8项,参与学生数36人,学院2016年和2017年分别对《神农架七葉一枝花繁殖体系建立的初步研究》、《浙江楠多胚现象和多胚苗的遗传分析》、《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桂花氮肥利用率影响的研究》、《盘龙参茶研究创新训练计划》等8项创新创业项目予以院级立项资助,每项2000元,共计1.6万,项目成员共计32人,学生参与积极性非常高,对于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社会交际能力以及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乔永旭,张永平,陈超.新形势下应用型大学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8,(11).

[2]武鹤,葛琪,杨扬.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构建卓越人才培养新方案[J].绥化学院学报,2013,33(12).

猜你喜欢

卓越人才特色专业实践教学
经管类卓越人才校企培养模式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农业院校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与实践
校企共建高职药学特色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