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

2019-03-18洪智艺

考试周刊 2019年24期
关键词:朗读能力语文教学小学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更新教学理念,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进行教学工作时,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朗读,并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促使学生通顺流利地朗读。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课件以及开展朗读比赛,通过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朗读,必然会提高学生朗读能力,有效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朗读能力;策略

一、 前言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注重讲解语文知识,还应预留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促使学生朗读出思想感情,并依据不同的课文,运用不同的朗读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课文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朗读,逐渐使学生养成自主朗读的习惯,并加强朗读能力,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二、 影响小学生朗读能力的主要因素

小学生朗读能力较差,主要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讲解语文知识,忽视预留时间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课堂教学内容安排得比较满,致使学生没有时间朗读,难以发现学生朗读不通顺不流利的问题,导致学生养成不好的朗读习惯,很难提升朗读水平。此外,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比较死板、陈旧,课堂上始终照本宣科,不注重引入多媒体设备,长期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不主动朗读,需反复强调和提醒,不利于培养朗读能力。由此可知,影响小学生朗读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教学方式不新颖、疏于引导学生朗读以及不注重开展朗读活动。要想改变这一教学现状,以下文章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创新的教学模式。

三、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时候,可以采用预留时间引导学生朗读、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文内容、开展朗读比赛、组织课外朗读活动等内容,以不断地提高学生朗读能力,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 预留时间引导学生朗读

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的教学任务,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在讲解新课程时,先传授语文知识,之后,预留时间引导学生依次朗读课文,使全体学生都能有机会锻炼朗读能力,便可及时发现学生朗读时语速过快以及语调太小等问题,教师指导学生改进不足,使学生在朗读时注意控制音调、语速,促进学生有所进步,有利于培养朗读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讲解知识,还应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调动全体学生主动朗读,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明显提高。

例如,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预留时间指导学生依次朗读,对于培养学生朗读能力非常有利,有效提升朗读水平。

(二) 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文内容

现如今,小学语文教师讲解课程内容时,积极运用多媒体设备,随时播放生动立体的课件,展现图文并茂的画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主动阅读课件中的课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朗读过程中深入理解课文的主旨,从而扎实掌握文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并培养朗读能力。可见,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广泛应用。

例如,学习《桂林山水》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在网上查找教学资源,精心设计成课件、幻灯片,播放生动的教学视频和立体的图片,直观的画面、生动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主动朗读,学生朗读后,指出学生朗读过程中声音太小以及不注重停顿等问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改进,进一步提高了朗读能力。

(三) 开展朗读比赛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认识到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性,学生朗读水平提升才能通顺阅读课文,才能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扎实掌握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效率、朗读能力。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开展朗读比赛,促使学生在比赛之前,积极朗读课文,朗读中注重控制语速、声音的高低、断句。学生主动投入到朗读比赛中,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学生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进而以最佳的状态朗读,学生朗读时按照教师传授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带着感情朗读,并结合语句的长短停顿,做到抑扬顿挫,从而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可见开展朗读比赛的重要性。

例如,学习《老人与海鸥》时,教师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而后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比赛,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锻炼朗读能力,必然会提升朗读水平。

(四) 组织课外朗读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地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同时也应认识到课内的时间有限,无法高效率地开展朗读教学工作,也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的朗读活动,通过课外朗读活动,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师的高效率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朗读能力能够得到不断的提高。例如,教师可以组织诗朗诵的活动,要求学生准备一首诗歌,可以是古代诗歌,也可以是现代诗歌,并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朗诵,这样一来,学生的朗读能力會得到快速的提高。

四、 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应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并做到以学生为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朗读不同的课文,并针对学生朗读不通顺的地方,加强朗读训练,促使学生通顺朗读课文。同时,组织学生开展朗读比赛,或者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生动立体的课文内容,使学生对朗读课文感兴趣,主动朗课文内容,朗读过程中增强语感,进一步提升朗读水平和自主朗读的能力,必然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秦亚慧.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J].小学生(中旬刊),2018(10):74.

[2]海英,李国君.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才智,2018(27):61.

[3]林清.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教育观察,2018,7(18):81-82.

作者简介:洪智艺,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沙西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朗读能力语文教学小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能力培养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标准发音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