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前三分钟演讲

2019-03-18韩艳红

考试周刊 2019年27期
关键词:课前三分钟演讲写作能力

摘 要:小学语文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与语文素养水平上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形式,提升课堂效果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主要途径,在这一途径中,利用课前三分钟演讲来锻炼小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是一种有效方法,通过课前演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锻炼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口语能力,从而有效促进小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水平的有效提高。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课前三分钟演讲在小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实践价值出发,深刻探讨了课前三分钟演讲在小学生作文能力提高中的具体教学途径,旨在促进我国小学生语文学科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课前三分钟;演讲;写作能力

小学生的课前三分钟演讲也是一种口头作文的训练形式,整体来看,这种训练模式是偏向与对小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但从课前演讲的整体效果来看,通过课前三分钟演讲而锻炼的小学生的口头作文表达能力,实际上是对小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综合锻炼,小学生能够从这一教学形式下得到多方面的能力培养,从而提高语文综合水平,但从我国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来看,对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指导和训练太过缺乏,特别是在培养基础能力的小学阶段,往往只注重基础文字认知和基础知识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因此,在这种教育背景下,通过课前三分钟演讲对小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 小学生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实践价值

课前三分钟演讲着重对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培养,利用课前三分钟,可以让学生朗读一首诗,介绍最近阅读的一本课外书,或者讲一个小故事,围绕一个共同关注的新闻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种教学形式下,小学生会根据自身的认知发表自身的看法,从而形成自身的语言表达系统,开发自身的思维培养能力,在课外书的介绍过程中,能够锻炼自身课外阅读的总结与归纳能力,利用三分钟的时间将一本书进行概括,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思维锻炼能力与综合语文素养,帮助小学生在语文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模式的形成,即兴朗诵作为演讲内容更是能够有效帮助小学生对朗诵内容中的情感表达体验得淋漓尽致,帮助小学生在演讲的过程中充分表达自身的思维情感,培养更加丰富的情感表达能力,从而将其应用到作文写作中,帮助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更加生动地展现自身的情感体验。

除此之外,据研究发现,通过课前三分钟演讲这种形式的教学开展以来,小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积极性得到极大的促进,这种教学形式促进了全班学生的积极参与,真正意义上调动了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同时,通过演讲,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短短几分钟的演讲过程中,很多同学为了展现一种耳目一新的效果,会花费课余时间去搜集材料,从而实现从形式到内容,从标题到题材,从主体到背景音乐的全面创新。在这一过程中,小学生不仅开阔了视野,启发了心智,還帮助学生搜集了不少的写作素材,从而为小学生的创新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 以培养作文能力为基础是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实践途径

(一) 明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效果

课前三分钟的演讲活动,简单来说,就是教师在授课之前,利用三分钟的实践与学生展开课堂互动,通过学生在课前的演讲进行互动,从而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化知识,从而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将日常生活不断积累成作文素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明确教学目标,制定明确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前演讲对自身教学的实际意义,同时,通过课前三分钟演讲,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写作的个性化和自由化特点,这样,学生才能在日常的素材积累过程中不断增加写作灵感,从而不断从日常的生活中吸收和积累素材,促进自身写作能力的全面提高,优化课前三分钟演讲的教学效果。

(二) 优化教学实际,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在课前三分钟的演讲过程中,应当进一步优化教学实际,从基础出发教学作文素材积累方法,让学生在素材积累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与创新能力,因此,在课前三分钟的演讲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开展各种创新形式的演讲内容,注重演讲的有效性,让学生在三分钟的时间内尽可能地通过多种形式来表达自身的想法和内容,例如,在演讲形式与内容上,学生可以朗诵诗歌,介绍课外读物,或者就一则时事新闻展开讨论发表自身的看法,从而促进教学模式的有效创新,通过不同形式的演讲内容与形式,不仅有效促进了学生不同形式的写作素材积累,还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对课前演讲的参与兴趣,进而不断创新形式来展现自己,而在这一过程中小学生通过准备而了解到的素材积累,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自身写作能力与思维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 创新教学理念,发挥教学优势,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创作也同样如此,没有好的作文素材和灵感,就不能创作出完美和优秀的作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向学生传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欲望为目的,通过组织各种有效的教学活动,从而帮助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素材和资源,从而找到素材的收集与创作灵感,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优势与学生的主体优势,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中认真感悟,进一步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和素材中的感悟力和理解力,从而有效促进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积累和提高,优化教学效果和语文综合素养水平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刘佳.投石激浪,活水自成——课前三分钟小演讲的实践探索[J].小学生作文辅导(看图作文版),2018(1).

[2]徐立群.课前五分钟演讲:写作素材搜集的平台[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17(8).

[3]刘艳丽.另辟蹊径,收获作文教学的“柳暗花明”——课前三分钟演讲收获谈[J].东方青年·教师,2013(17).

作者简介:

韩艳红,甘肃省平凉市,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阿阳小学。

猜你喜欢

课前三分钟演讲写作能力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激情阅读,从课前三分钟起
课前三分钟 成长大舞台
初中英语课前热身活动
组织活动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
主位理论与篇章理解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