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9-03-18张慧晶

考试周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中学音乐培养措施创新能力

摘 要:中学音乐课程在开展素质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音乐课程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提高音乐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本文通过联系教学实践,分析中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进而提升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中学音乐;创新能力;培养措施

一、 引言

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通过音乐课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奠定素质教育改革的基础。目前中学音乐课程教学中并未发挥自身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中学音乐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与理念,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 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通过接龙教学可以有效摆脱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听课模式也发生较大的改变。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增加学习的互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教师布局的限制,可以呈现出S型排队,轮流进行接龙。整个接龙教学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包括旋律原创接龙、音阶接龙、节奏接龙以及移调视唱接龙等。

第一,旋律原创接龙教学模式。首先按照事先排好的队伍,由第一名学生创作出一段旋律,之后由第二名学生重复该旋律,之后继续创作,到第三名学生时,需要重复前两名学生的创作旋律之后再创作自己的旋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培养自身的创造能力,还能提升其听辨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

第二,音阶接龍。音乐老师通过指定音阶,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一人一音传唱,直到接龙结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情况进行顺序调整,从而培养学生的整体能力。

第三,节奏接龙。教师按照教材计划,可以将学生必须掌握的节奏组合写在黑板上,之后由首位学生对标记的节奏进行随意组合,后面的学生要表现出前面学生的节奏,并自身再次组合,所有的学生都表演完才算结束,整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现节奏的具体情况。

第四,移调视唱接龙。通过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第一组需要准确唱出一段旋律,第二组接龙,唱出节奏,第三组,背出旋律,第四组,默写旋律。这种教学方式在实行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长期的练习,可以不断培养学生创作的能力。

三、 竞赛合作方法,提高学生创新思维

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音乐作为一门欣赏艺术,不应成为学生的压力,而应成为动力。中学音乐老师人数较少,大多为一人兼多职,工作强度很大,但仍必须用热情饱满的工作态度对待教学,提升学生的视唱练耳水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似水,能够融化人们心中最坚硬的冰凌。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在中学时期会出现叛逆心理,学业的压力、青春的烦恼也会让他们变得狂躁不安,学习音乐能使躁动不安的心平静,静静地聆听从心里发出的声音,然后重新审视这个世界,以一颗柔软的心包容所有不愉快。

老师可以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处理,每组选出代表上台,进行小组之间的竞赛。具体如下:第一,教师通过乐器弹出音调,第一名学生以该音作为低音,进行和弦创作;第二名学生根据第一名学生的创作,进行和弦唱出,第三名同学需要背对黑板,在第一名学生的指示下,完成和弦背诵。如果该学生背诵不准确,需要由该组的下一名学生补上,并及时指正其出现的问题,老师还应该指导学生进行改正提高,从而避免出现二次错误。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训练学生的构成情况以及和弦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的单音能力,以及学生之间的配合情况。这种趣味式教学,对于改进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参与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 重视教学内容,加强师生创新意识

传统中学音乐教学课程过于呆板,缺乏创新性。一方面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忽略了课程本身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身就缺乏创新意识。实际上,在当前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利用当前音乐知识,在提升学生创造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优化教学过程。

例如,在学习《渴望春天》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该曲在课堂上播放出来,引导学生细心聆听,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展开联想,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想象空间。在这样美妙的音符中,学生头脑中形成各种丰富的场景和意境,进一步帮助学生深刻感知《渴望春天》这首歌曲的内容。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从音乐的专业角度对该曲目的结构、旋律和节拍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对该首音乐中所包含的情感进行理解和赏析,掌握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式。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快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而且帮助学生对音乐内容和魅力的掌握更加形象、深刻。学生在想象过程中,是由自己展开想象力自由发挥,其所想象的内容形象不一,各具特色,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向着健康、积极的方向进行想象。

五、 结语

总之,中学的音乐教育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让学生在繁重的学习环境下,进行适当的放松。音乐课程的学习包括乐理的学习以及对音乐的鉴赏能力的培养。针对目前中学音乐课程的教育情况,教师应该转变观念,通过采取创新措施提升学生的视唱练耳水平,不断改善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高雄.浅谈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明日风尚,2018(17):181.

[2]辜朝刚.中学音乐教学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J].广西教育,2018(25):150-151.

[3]王丽.中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8(4):226.

作者简介:

张慧晶,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南靖县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中学音乐培养措施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浅谈中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方法
怎样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意识
关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中学音乐教学的思考
论高职计算机教学中计算机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校美术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