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管其下 让计算不成问题

2019-03-18张水仙

考试周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算理计算情境

摘 要: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必备能力,本文从深挖情境,理透算理;课始热身,强化算法;对症下药,集中训练;重在积累,形成技能这四个方面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计算;情境;算理;算法

计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几乎涵盖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的范畴。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是基本功,也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 深挖情境,理透算理

算理是算法的基础,算法的形成不能依赖形式上的模仿,而要依靠对算理的透彻理解,苏教版的教材几乎每节新授课都有安排一幅情境主题图引出新课,情境起到了把计算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的桥梁作用,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计算课特别要注意挖掘情境与计算内容相关的结合点,使其为学生理解算理提供直观的素材,这样情境的功能也会更大些。如三年级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除法计算》。两幅情境图,一幅是为解决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提供直观素材的,一幅是为笔算除法做准备的。第二幅图中:两人一共买了46支铅笔,平均每个女孩买多少支?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来说,引导其认真看图,就能分出:每人先分得2捆,再分得3支,合起来是23支。对中等生来说,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利用课件把静态的画面转化为动态的画面,演示先分整捆,再分单根的过程。对于后进生来说,听过的,可能会忘了,看过的,也许记住了,只有做过的,才能真正理解,可以设计摆小棒的环节,利用小棒摆一摆,进一步熟悉分的过程,为下面理解笔算除法的运算顺序——先算十位上的4(捆)除以2,得2,这个2是2个十。再算个位上的6(根)除以2,得3,这个3是3个一,以及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做好铺垫。借助情境,先观察主题图分,接着电脑动画演示分,最后再动手操作分,通过这样三个层次对情境主题图的再现,把图中的蕴含的“数学味”充分挖掘出来,学生理解了分的过程也就理解了笔算的算理,理解了算理,就能更好地掌握算法,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二、 课始热身,强化算法

口算是笔算、估算的基础,它对学生的注意、记忆、逻辑思维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它具有花时少、容量大、形式活、速度快的特点。通过口算训练,可以促使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培养思维的敏捷性。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在新课学习时,利用三分钟的时间进行口算热身,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对于学生出错的题目应注重算理和算法的教学,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为了提高学生口算的兴趣,在课堂上,我通常用的形式是视算和听算两种方式。视算是采用口算板、口算表、卡片、幻灯片或游戏进行训练,用开火车或者个别回答的方式进行迅速口算,每次题目为20题左右,主要出以下几种题型。

1. 容易混淆的题目。15×4 14×5 13×2 12×3 16×5 15×6 23×2 32×3

2. 错误率高的题目。

如在上完《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后,发现很多学生在算400×5=2000这样的题目时,常会漏掉一个0,于是在第二天的口算热身时,我就多出些相应的题目进行训练。

听算的题目除了出简单的一步计算外,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模仿《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雷夫老师那样,每天进行三分钟的心算暖身,学生也学得轻松,快乐。如三年级学生在学了乘除法知识后,可以出这样的题目:

1. 每个人心里想着7,乘4,翻一番,减50。

2. 每个人心里想着8,乘一星期的天数,减6,再平均分2份。

3. 每个人心里想着5,乘最小的二位数,加上最大的一位数,减50。

4. 每個人心里想着18,平均分3份,每份的10倍是多少?

在初步认识分数的知识后,可以出这样的题目:

5. 每个人心里想着1块蛋糕,平均分5份,你吃了3份,你吃了多少?

6. 每个人心里想着1样东西,平均分4份,这样的3份是多少?

高年级的可以请学生设计题目。

三、 对症下药,集中训练

在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计算出错的情况,老师在平常的练习中要善于收集不同学生的易错题,记入错题库中,并认真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利用遗忘规律先快后慢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练习,要在最短时间里让学生再次回顾,唤醒学生沉睡的意识,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学生的错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符号看错

把“÷”看成“+”,把“+”看成“-”如24÷6看成24-6。22+9看成22-9。

(二) 数字抄错

典型的是把6看成0或8等。或者横式的题目抄对,竖式抄错。如:472-257=215抄成472-257=213。有的是把验算的结果抄成计算的结果。

(三) 运算顺序出错

如24-6+14=24-20=4

(四) 基础薄弱

有些学生是因为表内乘法没有背熟练,出现二六十八、六九四十五等。有的是因为两位数的进位退位加减法没有学会导致三位数的进位退位加减法容易出错等。

(五) 求快出错

有些学生态度不端正,字迹潦草,求快出错。

对于以上几种情况的错因,可以采用以下对策:

1. 用“一步一回头”法,即算完一步,马上回头检查一遍的方法,这样能培养学生细心审题,认真计算,正确估算,仔细检查的好习惯。也可编儿歌记忆:

四则计算讲认真,数字符号不抄错,

选审题后再运算,顺序规则不搞错。

法则定律用正确,步步检验不放松,

正确结果从何来,良好习惯是保证。

2. 要求学生写好10个阿拉伯数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不能“0”“6”不分。

3. 对于基础薄弱的请家长、优生一起帮忙把缺漏的基础知识补上。

错题库中的错题集,还可以在单元考、半期考、期末复习时再次进行集中复习巩固,把错误扼杀在萌芽状态,从而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四、 重在积累,形成技能

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量变的积累。对于计算也不例外,每天都给孩子留几道计算题能让孩子的计算能力从量变转为质变。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自己出题,组长检查批改,教师要做的就是及时评价学生的情况,这样学生都会乐此不疲。争取做到节节有口算,天天练计算。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教师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四”管其下,常抓不懈,学生的计算能力才会不断提高。

作者简介:

张水仙,福建省宁德市,宁德市古田县第三小学。

猜你喜欢

算理计算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初探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经济增加值EVA——企业业绩评价新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