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初探

2019-03-18罗香花

考试周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摘 要:新课程、新高考要求下的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需要“言”和“文”合一,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丰富有效的语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關键词:文言文课堂教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培根说:“教育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是的,作为教育重要承载途径之一的语文教学,如果只是传道授业解惑,就少了思考,多了几分盲从,权衡不了利弊,就容易偏离教育主题。《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一书所言:“我们需要一种更具有‘未来智慧的教育视角,在复杂多变的世界努力培养人的好奇心、启发人的智慧、增进人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引导学生积极地、广泛地、有远见地追寻有意义的学习。”这个视角也合乎新课程标准下核心素养的要求。但观高中语文文言课堂教学的现状,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还有一段距离,因此,笔者认为高中文言课堂教学活动,可以进行如下尝试与探索:

一、 多读文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重的是文章的多读,这里,我想说的读,指的是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多读与所教课文相关联的文章。比如,教授《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可以把史记里的《屈原贾生列传》和《孟尝君列传》印刷好让学生课堂上阅读,设置好人物大概事件,由学生阅读完后概括解答。也许难度大,但对文言阅读量的积累,文言阅读语感的培养大有裨益。学生读完会大致地建构起人事、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文言文学习能力。而文言文中人物内在品质的领悟更是传统文学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中廉颇的知错就改和蔺相如机智勇敢、大度谦让的品质以及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阅读的宝贵之处,不仅仅在于知识和技巧的掌握,还在于从大量的阅读中感悟赤子之心,这点是其他学习方式很难得到的。

二、 多合作

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文言文兴趣不大,认为知识点多而杂,不易记忆,而教师讲解也往往“字斟句酌”,侧重字词句的翻译,很是枯燥无味,所以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文言文学习毫无兴趣可言。要改变现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合作完成基础知识的理解把握。比如,教授《烛之武退秦师》一课,可以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先用大约二十分钟的时间给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互问互答、巩固检测的形式掌握基础知识,再用二十分左右的时间进行合作探究,可以简要勾勒烛之武的形象、烛之武的外貌、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也可以就文中人物外貌展开充分联想和想象(年纪、身高、相貌、衣着等)在原文中找出依据,每小组学生代表发言,讨论呈现烛之武立体的形象之后,给大家展示史书的记载,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必定是深挖课本,仔细研究,进而巩固所学,加深理解,同时又开拓了思维,将有限的课堂延伸至无限的课外,达到“结束而又没有结束”的效果。这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就大大提高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文言文的精华——古人高尚的品质精神,学会如何做人做事。

三、 多竞赛

核心素养提出后要通过教育评价来落实,这里的教育评价,途径很多,不仅仅是高考,有学者指出核心素养落地应强调软技能软环境的影响,通过综合素质评价来实现。对文言文课文理解后,课堂上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比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落实教学目标,还可以让学生受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课堂竞赛的形式与内容可以灵活多变,如赛表演、赛朗读、赛翻译、赛理解、赛延伸、赛改写、赛背诵、赛默写等等。不同特点的文章可以设置不同的竞赛内容,如《归去来兮辞》一文可以朗读比赛,《赤壁赋》一文可以在理解和翻译进行比赛上;一篇文章不同环节可以设置不同的竞赛内容,比如《荆轲刺秦王》一文针对“易水送别”片段可以进行背诵或默写比赛,“渑池之会”一片段可以表演比赛,“刎颈之交”片段可以在课文延伸方面进行比赛;不同学段学生可以设置不同参赛内容,比如高一学生活跃热情高涨可以赛朗读、赛表演、赛背诵,高二高三学生相对“成熟”可以赛默写、赛理解、赛翻译、赛解题;不同特点的学生可以设置不同参赛内容,如性格内向的学生可以赛默写、赛翻译、赛改写,性格活泼外向一些的可以赛表演、赛朗读、赛背诵。在不同的竞赛过程中让学生发挥人人参与课堂,人人可以表现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的文言文积累以及文言文表现水平。学生在参赛过程中,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在发现和探讨的过程中构建对知识的理解,进而达到文言文的深层次学习。

四、 多总结

任何一篇文章都存在内在联系、外部制约,都有它自身的发展、运行规律。遵循这些客观规律办事就能顺利达到预期的目的,而要找寻、发现客观规律的途径就需要总结。比如文言句式中宾语前置的几种句式类型:通过“大王来何操”这一例句,记住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微斯人吾谁与归?”记住介词宾语前置;通过“惟兄嫂是依”记住在宾语之前加上“惟(唯)”,构成“惟(唯)……是……”或“惟(唯)……之……”的格式等等,否则,知识点就成了无本之木。当然文言文教学更不能有“言”无“文”,高中所教文言课文都是历经千百年时间淘洗而流传下来的一些脍炙人口的文言文(包括古代诗歌),可以说是诗文中的极品,而表现在这些作品中的先哲们的崇高理想、美好情操,更是我们民族引以为豪的精神财富;如《六国论》里严谨的论证思维,《赤壁赋》里的哲学思维,《劝学》里的学习方法,《廉颇蔺相如列传》里的家国情怀等等。这些作品中千锤百炼的语言,斐然可观的文采,匠心经营的章法,也都足以垂范后世,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藏。

在文言文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断尝试与探索,融入“从做中学”的教育方法和“学生本位”的教育原则,相信,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会成为学生丰富内在,提升素养成长成才的重要舞台。

参考文献:

[1]董旭午.高中文言文教学:再也不能这样平庸下去了[J].教书育人,2014(17).

[2]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J].中学语文教学,1997(4).

作者简介:

罗香花,福建省三明市,三明市第九中学。

猜你喜欢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行之有效的网络教学手段
如何在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论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开发幼师语文校本教材的原则探析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